TWISTURAD-MAJOR入耳式耳机体验-TDSREVIEW

我是音频数码怪 2024-07-14 15:27:15

TWISTURA D-MAJOR Dynamic IEM - TDS REVIEW

TWISTURA D-MAJOR ダイナミックイヤホン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以及内容说明 V202402 进行。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TWISTURA D-MAJOR: IV (Recommend)

这是 TWISTURA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一个产品。

和往年一样,TDS Studio 的 AHA 高亮榜其实是在每一个新品的体验时就会逐渐成形,我们有一个 BUDGET IEM 的奖项,待选区每年都排起各种低价“卷王”的长队。近两年这个奖项尤其难以选出,原因在于每一百甚至每五十的细分档位都有足够有代表性的产品能够立足,而这些产品本身甚至就两年会换一次代。所以给新品牌没有建立起大众认知的新型号留下的空间就尤其少。本文的主角 D-MAJOR(中文名 D 大调)就来自一个读起来挺拗口的新品牌,它的中文名叫“逆转未来”——看到它时我想像中的英文名大概会是“Days of Future Past”之类,没想到却是拗口的“Twistura”,好吧,twist 确实有扭曲转动的意思,这大概是 twist 和 future(futura)的合成词吧……

包装与配件 | Package & Accessories

D-MAJOR 的包装在这个价位显得还是挺用心的,设计风格简洁,很直给地展示产品大图,各种元素的堆砌也没有给人繁复或是花里胡哨的感觉——甚至可以说挺商务的。整体体积并不大。

内部配件包含一个收纳袋、一板两对滤网、一板六对硅胶耳套、一条 3.5mm to USB-C 带 DAC 数字转接线。

收纳袋的材质是一种表面处理得油光发亮的皮子,不清楚是真皮还是人造革,但是手感还不错。封口处有金属条协助封口且厚度比较大。内部空间收纳 D-MAJOR 本体是没问题的。

六对硅胶耳套可分为两种,开口大小均比较适中,一种总体偏软的半透明白色耳套,还有一种是透明度较高,摸上去材质介于清泉套和 UC 套之间,与耳道口的接触力较大。后者这种耳套在耳帽的尾部和导管侧均有竖向的纹路,也给人一种清泉套的感觉,只是声音风格的确稍有不同。

这根转接线的具体信息并不清楚,总之在连接几个设备后可以确认是带有 USB DAC 的数字小尾巴,而不是模拟转接。推力不算很大,起个对于入门用户来说直接插上就能听的作用,基本上是符合 CX31993 方案小尾巴的表现给人的印象。搭配这条耳机时,相比较好的驱动条件,声音厚度稍有欠缺。做工细节则没有什么问题。实测最高支持 384kHz / 32bit 的 Wave PCM 解码。

设计、佩戴表现与声学结构 | Design, Fit & Acoustic Structure

D-MAJOR 的设计应该算是近期低价耳塞里颇具辨识度的一个,仅有一个配色,通体为锌合金材质,在手上颇有些重量。它的造型可以理解为前腔体嵌在后腔体中。后腔体的表面经过电镀处理之后相当光亮,而前腔体则像是嵌套在里面的号角,表面则是氧化处理的磨砂质感。佩戴好之后从外面看起来,耳机就像一个大写的 D 浮在耳廓上。而从耳机的侧面来看,它又像是三明治或是某种卷饼一样,你能看到外腔体的金属壳内好像一层一层包起来,最内圈正好把母座和气孔保护起来。辨识度很高。

在电镀处理的后腔体表面,D-MAJOR 的树脂面板嵌合得很紧密,它与腔体尾部的圆弧正好同心,看上去没有什么违和感。面板表面有浮雕的品牌 logo,透过面板也能看到部分内部结构,也能看到上文所述的后腔体的嵌套结构。

前腔体的造型做了人体工学适配,它与耳甲腔的贴合程度相当高,接触点较多,所以尽管大多数人的佩戴状态下,D-MAJOR 都会以一个大部分腔体悬浮于耳廓的样子存在着,但稳定性其实并不差。由于腔体的厚度总体上是比较高的,所以你基本上不用担心后腔体的边缘会顶到耳甲艇的边缘。

D-MAJOR 的腔体开孔是偏多、偏大的,位置也有些特殊。在腔体的侧面有并列的三个开孔,它们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有开孔的独立声学腔体被嵌进了后腔体中。传统动圈耳塞在腔体内侧与导管基座衔接处的气孔也有所保留。这使得它的开放程度相对是比较高的,腔体也没有气压平衡方面的问题。

线材、扬声器配置与功率需求 | Cable, Driver & Power Demand

线材方面,TWISTURA 官方宣称给 D-MAJOR 搭配了一条镀银 OFC 材质的线材,并采用 Litz 编织。线材的外观上表现为两股并列的双绞线芯,整体偏细且柔软程度较高,不会有什么自缠绕现象产生。

可换线结构基于 0.78mm 2PIN 平座设计,母座四周略有下沉,对于无额外外壳的平座插针和凸针均可良好兼容。线材端的插针则也做了加长,紧密程度非常高。插针注塑有专门贴合腔体结构的调整,也可用于大多数平座或者无防呆槽凹座的耳机上。

D-MAJOR 搭载了直径为 10mm 的镀铍复合振膜动圈单元,悬边为 PU 材质,并采用了双腔体双磁路设计。这种增强球顶刚性、增加悬边柔性以提高振膜振动冲程的结构在新的动圈耳塞上已经是普遍做法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综合特性。

阻抗 22Ω,灵敏度 108dB(具体单位未知)。D-MAJOR 给人的印象是一条比较好推的动圈耳塞,即使是包装内自带的数字接口转接线推起来也能够有足够的响度。不过在实际搭配过程中,我会建议你与至少中低档位的小尾巴开始搭配,比如 Audirect Atom 3 等。它的单元还是有一定潜力的。风格搭配上则不建议偏冷的前端,会对于中高频的一些声音特性过分强化进而影响耐听度。

下面的声音描述部分,我们将主要围绕着黑色胶圈的参考导管下的表现进行,搭配原线、透明耳套并满足驱动功率需求。另外两种导管引入的区别会在主要部分结束后单独介绍。

声音主观描述 | Sound Description

低频量感适中,厚度和饱满度则不算突出,下潜表现同价位优秀,弹性适中。收放速度会稍微快一点,保留有轻度的残响。氛围烘托有一定的晕染程度,但没有浓郁的感觉。D-MAJOR 的中低频整体上是比较平顺、比较舒展的,自然度比较高。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没有前倾感。

中频,人声的距离较近,口型会比标准稍大一些,会有一定的贴脸感,好在精致程度比较高。对于质感表现和线条刻画之间能够把控平衡,兼顾得不错。有一定的厚度,结合比较合适的颗粒感大小,它对于很多厚实人声的表现是不缺质感的。男女声的倾向性不会很明显。音染的比例不高,只是在上盘会引入一些调整让人声听上去更加明亮。对于声线的兼容性还不错,因为足够近的结像,D-MAJOR 在表现一些录混音质量较差的人声时会把它的一些偏暗、偏薄的问题有所补充,来到一个比较舒服的听感。喉音的位置比标准稍高一些,气声比例较高,口水声等细节的突出程度较高。齿音有一定的保留。人声的通透程度比较高,没有一点闷感。

乐器方面,D-MAJOR 对于大部分乐器的质感表现是比较到位的,也能对于线条刻画有所兼顾。弦乐器中,小提琴、中提琴的厚度适中,吉他的会强调一些明亮感,拉拨弦的细节有所突出。大提琴不会偏薄,形体感表现在这个价位属于少见的相当扎实的类型。铜管类的气势感还不错,需要亮感的小号等有着比较突出的亮度。木管类的扎实感适当,空气感会给得有点多。乐器的泛音有轻度的突出感。打击乐器中,Kick 的结像扎实,存在感恰当。Snare 的收放速度不快不慢。镲片类凝聚感强,会有点刺激。

高频的亮度适中略偏亮一些,会有一些尖峰突出。极高频的延伸符合价位应有表现,但是由于滚降不会过早,听上去信息量是比这价位不少塞子要充裕的。

声场的规模不算很大,纵向的距离会比横向拉得稍微更远一点,声音有一定的“高度感”,但是总体上还是一个有弥散感但并不宽阔的空间。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良好,在听一些人声过于靠近且配器复杂的曲目时,可能会感知到整体感会稍微有一点受影响,总体上问题不大。解析能力同价位出色,也有“解析感”的突出。动态出色,瞬态良好。

导管对比 | Tubes & Filters

D-MAJOR 也有导管更换的设计,配了一个相当精致的铝合金固定板,感觉略眼熟(不是)。默认已经安装在腔体上的黑色胶圈导管被定义为参考导管,也是导管内阻尼最少的一组,肉眼可见只有管口的金属挡板和一层密度较高但是很薄的滤网。蓝色胶圈的流行导管则在金属盖板下方将滤网更换为密度稍低但是稍微厚一点的滤网。这两种导管的内壁结构是肉眼看不出区别的状态,且管口的金属盖板均做了下沉处理。而红色胶圈的古典导管就会相对复杂一些,它在管尾也加入了一层高密度金属滤网,且管口的金属盖板前移到了基本上与管口共平面的位置。由于导管两侧均有滤网存在,没办法看到内壁是否有结构上的差异来引入不同的反射设计了。从外观上来看,古典导管的长度也更长一些,推测除了不同的阻尼材料和密度来影响调音,TWISTURA 也在反射结构上做了一些处理。

在蓝色胶圈的流行导管下:

低频会变得薄一些,人声的气声比例会变得更多一些,乐器线条也会有所突出。同样还是延续了参考导管的人声较近的路子,但是两端的能量感会进一步突出。在这个状态下,对于一些欧美流行的表现会更加抓耳。引入的一部分人声频段的音染也会更加符合一部分人群对于“女声要甜”的要求。

在红色胶圈的古典导管下:

人声来到一个比较合适、稍远一点的距离上,气声比例大大减少,听上去耐听度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低频的量感会适当变多一点,弹性更好,但是能量感并不像流行导管那么突出。中高频的平滑程度会好一些,人声齿音有所打磨,各类乐器也会更加重视质感的表现。声场变得更加规矩,听上去是一个规整、弥散感依旧很好的状态。

引入我的个人喜好的话,我对于古典导管的喜好要远高于流行导管。流行导管的表现跟很多其他品牌对于“流行”的定义似乎有所不同,更像是一些产品中会内置的“摇滚”模式会呈现的样子。

总结评价与玩法建议 | Summary & Recommendation

曲风适应性上,我主要来谈谈我个人偏好度较高的两种导管。在参考导管的搭配下,D-MAJOR 适合于一些对于速度有所要求的泛电子乐,尤其是 Breakbeat、Trance 等。对于流行的适性,它主要面向的是一些低频厚度要求不算高、人声齿音不会突出的类型,很多现代的欧美流行、J-Pop 以及部分 City Pop、Synth Pop 是可以的。对于一些金属类的曲子,在搭配一些小开口的耳套也可以胜任。不过它对于一些需要还原混响的 OST、录混音质量较差的 anisong 以及重视氛围的布鲁斯和慢节奏摇滚上会有些不太适合。一些注重悦耳感而非准确度的管乐小编制,D-MAJOR 在这个价位有着相当的优势。换上古典导管后,对于爵士、RnB、民谣和一些华语流行的适应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对于古典器乐作品的适应性转向了室内乐。

尽管在这个价位现在并不缺乏什么高素质耳塞,但在它们面前,D-MAJOR 的声音素质依然可以是它的优势之一。足够有辨识度的外观和看上去不太好戴实则稳定性还不错的造型,对于低价位耳塞来说其实很少见。导管带来的声音区别是可感知的,也有自己的声音风格,这些都是值得表扬的,也给这个新品牌打头阵的产品带来了足够的完成度。不过,声音风格的凸显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它的默认状态。看上去它的经销渠道已经铺得很广了,那么找试听也就并非难事,可以去试试,记得多去尝试不同导管的搭配。至于它能不能进入我们的榜单,那得看下半年低价塞的总体发展水平了。

KingTsui, TDS Studio.

July 2024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

TDS REVIEW is now available on Zhihu, Toutiao, Weibo, WeChat, SMZDM and Bilibili.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