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一夜,娱乐圈的“拜高踩低”,在李沁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娱史解读 2025-01-15 15:49:00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微史解读

编辑|微史解读

不红就是原罪?

不红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北京这一夜,娱乐圈的“拜高踩低”,在34岁的李沁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01

每一次的红毯,总能吸引无数目光。

近日的红毯,也不例外。

参加星光大赏的时候,她是主办方眼里的香饽饽,各种机位都给了她。

当时还有人觉得,在娱乐圈辛辛苦苦努力十几年,她总算是看到春天了。

可到了“微博之夜”的红毯,她的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首先,就是主办方对她的“轻视”。

这一点,从座位的安排就能看出来。

众所周知,晚会的座位是按照艺人的咖位高低排的。

第一排,属于业内资深大咖。

第二排,是那一年的流量担当。

第三排,是一线明星专属区域。

第四排,是二三线明星和边缘艺人的归宿。

同样是《庆余年》主演?

张若昀在第二排,她在第四排。

就连网红出道的刘宇宁,没什么作品的时代少年团都被安排在三排中区,后起之秀虞书欣也在第二排。

反观这两年进入事业黄金期,推出一部部优秀作品,深受央视宠爱的她,却被安排在第四排边缘的位置。

难怪走完红毯的她,没有在内场落座。

这种看人下菜碟的行为,也让很多人怒批吃相难看。

更令人寒心的是,其他明星在台上有互动的过程,她连说一句获奖感言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如此不公的待遇,她心里还能平衡?

接下来她要做的事,让喜欢她的粉丝拍手叫好,也让红毯晚会在不体面中收了场。

拿完奖就走。

这一幕,不禁让人回想她16年的演艺生涯。

认真。

敬业。

努力。

论资历,论作品,她绝对是年轻一辈中的实力派。

02

对于她来说,能进入娱乐圈,完全是个意外。

她是普通家庭长大的姑娘,打小就长得甜美可爱,还带着一股灵动劲儿。

家里人看她对艺术感兴趣,就送她去学戏曲。

没想到,这一学可不得了,她在戏曲方面称得上天赋异禀。

14岁那年?

就被上海戏校选中,开始了她的昆曲之路。

在这里,她接受了严格的训练,专攻闺门旦,是国家一直秘密培养的人才。

在学校的日子,那可真是苦不堪言。

可她却乐在其中,每天天还没亮就麻溜地起床练功,压腿、下腰、吊嗓子。

为了把一个动作做到极致,常常反复练习上百次。

哪怕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也从不喊疼。

她的努力,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在眼里,纷纷竖起大拇指。

尽管昆曲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她从未有过放弃的想法。

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表现,让她在昆曲界逐渐崭露头角。

这段艰苦的昆曲学习经历,为她日后的演艺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她身上多了一种独特的古典气质。

然而,命运似乎为她安排了另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

新版《红楼梦》剧组全国海选演员,却始终找不到“少年薛宝钗”的演员。

李小婉和李少红急的团团转。

就在此时,她们在上戏校园看到了气质绝佳的李沁。

为了把人弄来剧组,李小婉三顾茅庐。

找到李沁的父母,这才说服了学校领导放人,要到了合心意的好演员。

在院长的含泪祝福中,她一脚踏进了演艺圈。

这可是她演艺生涯的起点,当时的她,心里别提有多激动和期待。

可跨界转型并非易事。

进入剧组后她才发现,拍戏远比她想象的要辛苦得多。

她需要放弃自己熟悉的昆曲舞台,重新学习表演技巧,适应影视圈的规则和节奏。

她并没有退缩,勇敢地迎接了这些挑战。

为期两年的封闭训练,让她认识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彻底爱上了演戏。

为了诠释好少年薛宝钗这个角色,她不仅要深入研究原著,还要向导演和前辈们请教表演技巧。

在拍摄过程中,她常常为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琢磨很久。功夫不负有心人。

端庄大气。

聪慧内敛。

这部剧播出之后,她在影视圈崭露头角不说,还捧回了一个“最佳新人奖”,虽说有了不错的开端,但她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

演艺圈的竞争有多激烈?

她心里清楚得很。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就像个拼命三娘似的。

不断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一个劲儿地挑战自己的演技。

03

《建党伟业》中的杨开慧,《如懿传》中的寒香见,《白鹿原》中的田小娥,《人生之路》中的刘巧珍,《楚乔传》中的公主元淳,《梦中的那片海》中的佟晓梅........

一部部作品,见证了她的演技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也让她在演艺圈站稳了脚跟。

遗憾的是,尽管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人气始终未能达到某些同龄演员的高度。

在这个追求“流量”的时代,明星的成功与失败常常一瞬间改变。

有些演员凭借出色的演技和扎实的功底,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但人气却始终无法与那些拥有“流量”的明星相提并论。

她,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出道16年,演过不少女主,也演过衬托女主的女配,合作的演员都是当红顶流。

可奇怪的是,所有大红的条件都具备了,她在娱乐圈的地位,依旧不温不火。

也难怪,有网友辣评:演配角时她的风头力压女主,演主角时压不住配角。

不过,多年的坚持也不是没有回报。

能说得出口的代表作品,多不胜数。

从《红楼梦》到《楚乔传》,从《庆余年》到《追风者》,李沁的演技一直备受赞誉。

她能够准确地把握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将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2024年,她主演的《追风者》和《庆2》更是口碑收视双丰收。

连她自己也被金鹰视后提名。

这说明什么,她的实力毋庸置疑。

然而,尽管她的演技无可挑剔,但人气却始终未能达到巅峰状态。

这其中的原因?

或许,跟她对角色选择的谨慎态度有关。

她并不像某些演员那样为了人气和关注度而盲目接拍作品,而是更加注重作品的质量和角色的挑战性。

这种谨慎的态度,虽然让她在演技上得到了提升,但也让她失去了一些机会。

此外,娱乐圈的竞争也异常激烈。

在这个更新换代极快的行业中,每天都有新的面孔和作品涌现出来。

要想在这个行业中站稳脚跟,不仅需要实力和作品的支持,更需要持续的曝光度和话题度。

而她?

似乎总是缺少那么一点“流量”的加持。

面对人气上的不足和竞争的压力,她并没有妥协,依然坚持用自己的作品说话。

近年来,她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涵盖了古装、现代、都市等多种题材。

尽管在人气上还有一些不足和遗憾,但她的实力和作品已经足以让她在娱乐圈中站稳脚跟。

流量不高,不是被冷落的理由。

认真创作的演员,值得被尊重。

北京这一夜,娱乐圈的“捧高踩低”,在她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需要流量,更需要用作品说话的演员。

不红就是原罪。

她的遭遇,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委屈,也映射出了整个行业的残酷现实。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看完记得关注@微史解读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