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康大娘子毁于母亲的溺爱,更毁于哥哥妹妹的愚孝

影视多米诺NEW 2022-02-12 11:04:54

康家大娘子王若于,也就是王若弗的亲姐姐,盛家孩子们口中的康姨母,是一个极为自私且心狠的女人。

她不仅平时爱八卦挑事,就算是生死关头,也从来没有考虑过亲人的利益。

甚至,康姨母在毒害盛老太太时,一直也是计划着拉上所有人为自己脱罪。

一个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女儿,为何王若弗被评价为蠢笨但却惹人喜爱,康姨母灵巧善辩却惹人唾弃?

与自身的性格有关。

王若弗虽在盛家不甘心居于人后,但却从没有想过要事事拔尖,更没有想过要为此害人性命。

如果,王若弗真有那么狠辣,又怎会容忍林噙霜这么多年,最后还是明兰出手才整治了这个林小娘呢?

就如同所老太太评价的:“大娘子有个心软的优点。所以,就算给她把刀,她也想不到要人性命上来。”

而且,无论王若弗心中有多么地愤愤不平,心中永远在意的是盛家的脸面,孩子们的前程。

只是这么一个底线,王若弗就不可能做出太多出格的事情。

反观康姨母在康家为了争宠,不仅害死了好多妾氏性命,更是从来不会考虑整个康家的利益,心中永远只装着自己。

仅仅是为了整治盛明兰的不恭敬,康姨母就设计要用继女的性命,把顾廷烨逼到绝路。

可见,康家人的脸面,平常人的性命,在康姨母看来都不值得一提。

换句话说,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康姨母可以枉顾礼法,更可以枉顾性命。

与母亲的教育有关。

通过王若弗与张妈妈的对话,我们能够了解到,康王氏从小就是讨母亲喜欢的那一个,而王若弗却恰恰相反

因为,康王氏是王家的第一个女儿,母亲生她的时候更是费了好大的周折。

还因为,康王氏是母亲一直养在身边的女儿。

更因为,康王氏从小就比王若弗之个妹妹能言善辩,讨人喜欢。

其实,康王氏的性格与母亲是有几分相似的。王老太太也是在大事上是非不分,但如若论起混搅蛮缠,混淆视听却是没理都能辩三分的。

为了救出被明兰扣下的康王氏,大厅之上王老太太一会谈恩情,一会论亲情,一会耍横,一会装可怜,唯独没有把盛家老太太的生死放在心上。

如果没有盛明兰在旁提醒,恐怕盛弘早就已经放了康王氏这个大姨子,也不再追究其毒害母亲的事情了。

由此可见,康姨母的“聪明机灵”,绝对是得到了王老太太的真传。

当然,王老太太偏袒康王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嫁入康家后,并没有王若弗这个妹妹过的好,母亲始终觉得亏欠了这个女儿。

可这并不是因为当初父母亲偏心,只给王若弗选了一个好夫家。而且,事实恰恰相反,当初的康家的条件不知比盛家强了多少倍。

只是,后来风水轮流转,盛家的长柏争气,姐妹又都嫁得好,才慢慢地强盛起来。而康家却败落了。

当然,康家的败落也是有迹可循的。多年来,康氏夫妇的感情并不和睦。康姨夫一个又一个的小妾招到府里来,而康姨母就全部地视为仇敌,非要弄出个你死我活才肯罢休。

这样的家风,又怎能让康家兴旺呢?

其实,无论理由是什么,王家老太太都不应该如此宠溺康王氏这个大女儿。

宠到她天不怕地不怕,宠到她把哥哥妹妹的帮助看做理所应当,宠到她拿人命当儿戏的地步。

与王家孩子们的愚孝有关。

孝顺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愚孝却是一个害人又害己的行为。

孝是要顺着老人们的心意,才叫孝顺。

但老人们的行为是错误的,是不利于家庭和睦的,有碍于家族发展的,甚至是违法的,儿女们仍然支持就是愚蠢了。

在《知否》中,王家哥哥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愚孝之人。

为了让母亲满意,不问青红皂白便替妹妹摆平了好多人命官司。为了让母亲高兴,甘愿拿自己和王家的前途去赌,直到丢掉了性命。

其实,王老太太的眼界与判断,任何人都能看出来是有限的,甚至是错误的。因为,她只是一味地在保护大女儿,并没有真正地为王家几百口人的利益考虑过。

经过毒害盛家老太太一事,王若弗已经和王家已然断绝了关系。

换句话说,这对当时的王家损失是惨重的,毕竟王家大哥在官场上并没有父亲的庇佑,如今也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小卒。

失去了盛家的提携互助,王家想在朝堂上立足真的是越来越难了。

即便如此,王家大哥却还要决定去为妹妹报仇,跟着母亲去投靠太后,最终成为了逆臣贼子。

从这一方面来看,王家的这个长子真的是毫无分辨是非的能力,只知道一味地讨母亲的欢心,这不是愚孝又是什么呢?

还有王若弗,最初对姐姐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甚至还要找盛宏帮忙,这也都是看在母亲的面子上。

王若弗对姐姐的建议,不是如此地言听计从,康王氏又怎会有机会毒害盛家老太太呢?

如果,没有哥哥和妹妹的“助力”,康王氏又怎会越来越无法无天呢?

康王氏本性就是自私邪恶,贪得无厌的。

但王家的老太太,包括王家兄妹的纵容直接让康王氏变得无法无天了。

读书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而父母决定了一个人的下限。

正因为有了王老太太的宠溺与短视,才有了邪恶的女儿与糊涂的儿子。

0 阅读: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