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养生主》中都说了什么?读了这篇,你就懂了!

玄学集锦 2019-09-12 10:04:06

对于诸子百家的道家,我一直向往那种洒脱不羁的精神,天人合一的境界。却又不得不承认所谓小国寡民,相望江湖,都无法在这个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实现。因此,每读一次老庄,“持而不有,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意境便在脑中浮现。却又感叹,如此意境只存在与脑海中。

近日又重读《养生主》,略有感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这句话经常被人断章取义,教导人们投入认识到学海浩瀚,应当及时勉励,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当然,即使不断章取义,很多人初读此句也会出现一定的误解。有些人将道家的“无为”“道法自然”等理解为顺应天命,又或是随性而为。于是就遵从自己的惰性,为自己的懒散找借口。

其实,无论《老子》还是《庄子》,都可以看出所谓无为并非一事不做。如《老子》所言“无为而无所不为”所说的无为可以理解为无心之为,即不刻意为之。当作一件事情没有私心与目的的时候,就不会厚此薄彼,这样就可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买一件事情。由此便有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人之道,为而不争”的观点。可以看出,老子并不反对“为”,而是强调“不争”“不持”“弗居”。

因此,我认为庄子此句的观点是不刻意去追逐无边的知识,而应追逐本性,莫因读书而过度劳累神形。所谓求知,应如刘梦得(刘禹锡字梦得)一般“谈素琴,阅金经”陶冶情操。而非“悬梁刺股”为考功名而读书,最后难免发出“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的感慨。当然,如果本心就是读书,也无需背负思想包袱,只许随性而为便可。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前文说到,所谓“无为”其本质在于“不争”。庄子提倡人的行为一共在制度框架下遵从本心,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在我理解此句同样表现庄子提倡做事不带功利色彩,既不在乎别人评价的的随行心态。因此,我将此句翻译为“不去图好名声而做好事,不怕得坏名声去做不违背刑法得坏事。”

“天下丧乱,忠孝尽废。”这句话很好得诠释了东晋的社会乱象。由于察举

制度本身的缺陷。东晋很多士族便在此投机“秀才”是靠真才实学,由于没有统一考试,也很难又量化的标准,于是人们便把目光投入道“孝廉”“察廉”。

何为孝?父母死后的时候守孝,本来应该守三年,为了表现出更“孝”便有人守五年。何为廉?装穷!穿褐衣,喝稀粥。在东晋官许多官员入职前唯一的经历就是守孝,入职后为表自己清廉故意装出一副穷态。既没有获得真才实学,也没有享受到人生百态。仅仅为了一个好名声而违背本性,如果是我,可能会觉得太累而不值得去做吧。

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每天从早到晚的忙碌,只为换取更好的生活资源。而换取生活资源这个过程中,又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单调无味。这个冲突好像一直会存在,而且社会分工越明确,矛盾就越明显。

赡养长辈,抚养子女,维持自己的生计,这些基本的开销在农耕时代的隐士或许可以在独自解决。而现代社会却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老庄向往的小国寡民,如今只能是向往。

向往的只能是向往,不想面对的又不得不面对。而我认为,道家的智慧本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道家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中庸之道”但道家思想却一直有“中庸”的“影子”。如《道德经》有言:“持而颖之,不若其已;揣而瑞之,不可长保也”。

所以,理想的隐居生活与现实社会无法契合的矛盾便可通过生活态度的转变来化解。其实,只要不追寻大富大贵,基本的劳动还是可保证基本的生活,甚至隔三岔五邀两三好友,酌几杯小酒也是可以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黄梅雨下,邀友对棋;清风河畔,对饮月光;儿女绕膝,高堂安康;结发入梦;共赏朝阳。如此生活,也寻得一份安逸。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这句话现在被理解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精神可以延续。所以与其费尽心思延长自己的生命,倒不如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精神长存。

在我看来,长存的精神便不是他以前的精神,都是经过后人加工的。而使思想长存这一目的与道家所提倡道法自然也相违背。以“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胸怀去刻意提升自己的修为而使精神长存也是说不通的。所以,我把这句话简单理解为人的寿命会结束,但是种群却可以一直繁衍。把自己放在历史长河中,人生百年不过弹指一挥间;把自己放在浩瀚宇宙中,人一生所经历的一切永远微不足道的。生老病死只是自然规律,有人生,便有人死。自然规律永远在运行,所以说“薪尽火传,不知其尽”。

如此说来,此句便是教人看淡生死,而不是将精神长存。也与本篇主题“养生”契合。

何为养生?庄子曰:“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如何养生?不刻意追寻,顺应本心,随行而为;善无近名,恶无近刑,不迎合他人;衣暖餐饱,不贪富贵,无欲自无扰;生死有命,不惧便无恼。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