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不忘历史,永记先辈!
杨尚昆献身革命70余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1993年,杨尚昆从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上完全退下来,也仍然继续关注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然而,在他刚刚过完93岁生日后不久,他的生命便进入了倒计时。
1998年9月14日凌晨1时17分,杨尚昆同志逝世。其女第一时间给刘源打去了电话,刘源赶忙飞奔到病房却已经太迟了。
杨尚昆的儿子告诉他:“爸爸在病中几次念叨你,他不要我们告诉你,怕你分心。”
杨尚昆退休1993年3月3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86岁的杨尚昆退出了担任五年的国家主席的领导岗位。
对于这5年的工作,大会作出这样的评价:
“杨尚昆同志担任国家主席期间,以其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和国际上的赞誉。我们衷心地向杨尚昆同志表示感谢和敬意。”
就在这天,这个投身革命几十年,历经坎坷的老党员,终于落幕退休。
在杨尚昆的办公室中,最显眼的就是书墙。这里的每一本书,他都阅读过,还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读书是他一生的爱好,他常常说自己是孔子搬家就剩下书了。退休后的他,终于有了读书的时间,却并没有退休后的清闲和无事可干,而是手不释卷,更加忙碌。读书时,他总是特别投入,常常忘记了时间,
每当工作人员叫他吃饭的时候,他总会说到:“这么快又吃饭了”,“怎么又吃饭了”。
杨尚昆非常喜欢读书,和毛主席相比过之不及。曾给毛主席管理书籍的逄先知曾说,每当见了他都会问有什么好书,他就会给杨尚昆推荐。有的书比较好,逄先知也会自己买了送给他。
杨尚昆的儿子杨绍明说道:“我父亲临终的时候说,我没什么财产,我的财产就是书。所以是我的父亲让我懂得了知识就是力量。”
1995年,88岁高龄的杨尚昆开始撰写了他的回忆录。1996年他开始拟定写作提纲。杨尚昆曾做过中共党史领导小组组长,因此,也对于书写回忆录非常慎重。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身在病榻,分别为刘少奇、周恩来诞辰百年撰写了纪念文章。
一次,刘少奇的儿子刘源还专门接到了杨尚昆的通知,说要他陪同去河南看看刘少奇去世的地方。
看到这里,也勾起了他的许多往事。杨尚昆告诉刘源,当年在太行山抗日时,刘少奇任北方局书记,杨尚昆担任副书记。
他曾说过,你不同刘少奇接触,会觉得他不好讲话,但他从来没跟我红过脸。杨尚昆动情地说道:“我可能是对刘少奇最了解的、共事最多的一个人了。”
刘少奇去世,杨尚昆悲痛万分,因为当时的他身处逆境,在山西临汾自顾不暇。
而周恩来的逝世,也给了他精神上的打击,没能最后送别周总理,成为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杨尚昆表示,当时他致电邓大姐表示吊唁,同时向中央请示到北京参加悼念活动,却遭到了拒绝。
后来他们只好在临汾宾馆秘密搞了一个悼念活动。在此期间,杨尚昆写下了5篇日记,记录了周恩来的往事,想着两人曾经的过往。
杨尚昆病重作为一名伟大的革命家,就算是在生病住院期间,杨尚昆仍然关注着国内外大事,关注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病中,他经常看电视、读报、看文件解除烦闷。最爱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随着病情的加重,他看不了报纸,就让工作人员读。
在和病魔抗争的日子里,他的身体逐渐消瘦,从刚入院的80公斤降到60公斤、50公斤。原来的睡衣穿着都非常肥大。
工作人员说要给他换一件,他却坚决不让,说道:“现在南北闹灾,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要节约啊。你们谁会缝衣服,替我把腰收收就行了。”
他考虑到灾区人民的生活,要求身边每位工作人员都要捐款捐物。后来还把家里存在银行的2万元全部捐给了灾区。
1998年,杨尚昆突然被病魔击倒,住进了医院。他只好中断了回忆录的写作,用最后的精力,连续完成了三篇纪念彭德怀、周恩来、刘少奇的文章。
他一边输着液,一边看着文章,工作人员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来不及了。
他宁愿把回忆录放在后面,也要把文章写完。最后一篇文章是在1998年的8月28日,在病床上最后审定的,过了几天,就写了遗嘱。
病重中的他,十分清楚自己的情况,他说道:“我的身体现在跟长江大堤一样,都很危险,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
为了查明病因,医生曾在杨尚昆的身上进行了三次脊椎穿刺,并活检。
这种检查很疼,但他每次都什么都不说,护士问他疼不疼,他也会说不疼。有一段时间,他每天都会输液,手上扎满了针眼,都是淤青。后来,手上都没有地方下针,只好采取颈静脉穿刺的办法。
但以他目前的身体情况,也很容易出现感染,杨尚昆主动表示继续进行治疗。
穿刺的时候,他全身发抖都不会发出一点声音。在他的配合下,手术顺利进行。
杨尚昆告诉工作人员,不要隐瞒他的病情,如实告诉他。虽然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很难过,但也非常高兴大家都对他讲了实话。
在给杨尚昆治疗的时候,他不仅自己忍受着疼痛,还和医护人员拉家常,缓解他们的情绪。
为了尽快恢复健康,医生要求他在房间里走八圈,杨尚昆就算身体再不适也会多走两圈。
1998年初,杨尚昆也曾亲自去香港,看到了回归后的香港,他感慨万千。他多次对医生说:
“我要同病魔进行斗争,希望活到下个世纪,因为我还有个未了的心愿,希望能亲眼看到祖国早日统一,希望到澳门、台湾走走看看。”
但很快,杨尚昆预感自己的生命似乎已经走到了最后。
1998年9月2日下午4时,他把家人召集到病床前,开了最后一次家庭会议。交代他们一些事情,告诉他们人总是要死的,不要太伤心。
他表示,我的后事要求从简,希望火化后送回老家潼南区,和四哥杨暗公埋在一起。
家庭会后,杨尚昆一直处于半清醒半昏迷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他逝世……
而在他逝世后,他的女儿叶向真第一时间给刘源打去了电话。
刘源回忆中的杨尚昆1998年夏秋,发大水抗洪,刘源作为河南省长和群众一起努力着。9月12日上午,刘源接到了杨尚昆病重的电话。他赶忙一路飞奔到医院。
一路上疑惑,杨爸爸的身体一直都很好,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到了医院,他才知道杨尚昆已经住院许久。
杨绍明带着他来到病榻,老人家已经没有了知觉,刘源呆呆地看着杨爸爸,一言不发。
杨绍明说道:“爸爸在病中几次念叨你,每从电视上看到发大水,就说你一定正在抗洪,忙得顾不上来看他。他不要我们告诉你,怕你分心。”刘源抽泣着离开了房间。
他回想起这些年来,杨爸爸对他们的教育,不管学什么做什么都要尽力做好学好,告诉他们要先学会做事才能学会做人。
当刘源当选河南副省长之后,他兴奋不已,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给我一支烟,为我们的副省长高兴一下。”后来还拉着他说:“来和中国最年轻的将军照张相。”
刘源知道,以自己的资历跟杨爸爸来比根本不足为奇。在杨尚昆26岁时,他就已经是总政治部副主任、军团政委,30出头的华北抗日首领。
他还记得小时候,和杨爸爸在一起的一些回忆。他出生的时候,身边大都是军人,都喜欢逗着他玩。1955年我军第一次授衔后的一天,不知道是谁给他画了一副肩章,用别针钉在了肩膀上,得意得不得了。
正巧杨爸爸走过,要他跟来到怀仁堂。当时,朱德、彭德怀、陈毅三位元帅在和邓小平说着什么。杨爸爸拉着他过去,说道:“看看咱们未来的将军!”
几位老总围着他哈哈大笑,逗着他。后来,邓小平叔叔按着他的脑袋把他推进了会议室,在场人都哄堂大笑。刘源不仅不感到害羞,还感觉很是骄傲。
直到杨爸爸把他拽出怀仁堂,让他出去玩。那段时间的他,飘飘然,“芝麻酱”成为了他的外号,不过他确实给这些老将带来了不少欢乐。
9月13日,杨爸爸去世后,刘源参加了丧事的全部过程,俨然成为了家中的一员忙前忙后。他们之间早已成为了家人,而刘源也始终铭记着杨爸爸对他的谆谆教诲。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