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人用米创造出各色美食,每一样都惊艳味蕾!

觅波玩转旅游 2024-11-06 11:16:47

金山区地处上海西南,

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千年百来,勤劳聪慧的金山人,

用家中常见的大米、糯米等,

创造出了花色繁多的米制品。

那么这些米做的金山美食,

你都吃过吗?

糯米饭糍

糯米饭糍,就是把糯米饭摊在柴火灶的大铁锅子上,用铜或铝的饭铲子摊得而成,也就是所谓的“锅巴”。2017年,糯米饭糍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金山本地有柴火灶的人家,都会制作这道美食。一碗糯米饭糍,加上红糖,再用开水一泡,就成了一道风味独特的糯米饭糍汤,又甜又香,又糯又滑,是几代人味觉记忆中抹不去的乡愁。

白龙糕

白龙糕,凭借精致的外观和香糯爽口、甜而不腻的口感深得当地百姓喜爱。2015年,白龙糕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白龙糕选用了优质糯米、粳米、大米等,经配米、泡米、磨粉、拌糖水、筛粉、焋糕、蒸糕多种工序制作而成。有豆沙馅、猪油白糖馅、玫瑰馅等,每逢大型节日都供不应求。

枫泾黄酒

枫泾作为吴越古镇,当地黄酒既吸取了浙江绍酒的精华,又保存了江苏甜白酒的工艺,酒香清醇淡雅,色泽清亮,口味纯正。2007年,上海黄酒传统酿造工艺入选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枫泾黄酒是金山馈赠世人的一份厚礼。传统的枫泾黄酒酿造,时间上极为讲究,每年立冬开始,到下一年立春结束,以糯米为原料,历经蒸煮、糖化、发酵、压榨等多道复杂工序,俗称“冬酿酒”。

莲湘糕

莲湘糕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民间传说是一位叫“莲湘”的姑娘制作了这种方形的糕点。对于廊下镇的居民们来说,莲湘糕是一道过年必备的点心,寓意甜甜蜜蜜、步步高升。

年节时候,走进廊下的农家,扑鼻的糕香洋溢着整个灶间。等到第一枕糕出炉的时候,吃上几块热乎乎的糕,软糯弹牙的糕皮包裹着甜蜜的豆沙,正是心心念念的年味。

状元糕

相传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枫泾镇人蔡以台高中状元,当地铺商就将蔡状元平时爱吃的元糕改名“状元糕”。因“糕”、“高”音相谐,既含庆贺蔡以台高中状元之意,又隐喻此糕为糕中“状元”之义。

状元糕品种多样,有蛋黄、椒盐、松子、香草、玫瑰等,一片片薄如莲瓣、又香又脆,装在30多年没有变过的粉色油纸里,凝聚着枫泾人浓浓的乡土情结。

灶头饭

用土灶头烧的“咸肉菜饭”,也是金山农村的传统美食。其中尤以廊下的阿婆菜饭最为出名。纯朴简单的农家灶头菜饭,可以给你儿时最美的舌尖记忆。

选用新粳米,加入咸肉、青菜、嫩春笋、莴苣叶等,烧好后油润晶亮、香味扑鼻,比不上酒店的菜肴精致,但绝对够接地气,不用配别的菜,也能多吃一碗。

大肉粽

比起工厂流水线生产的粽子,枫泾的手工大粽子,颇有“小时候的味道”。现场包粽子、绑粽子、现烧、现吃,仿佛回到儿时奶奶在院儿里包粽子的时光!

五花肉粽,绝对是枫泾手工粽子的招牌。油光光的糯米包裹着大块五花肉,糯米的软糯,配合上煮到几乎融化的猪肉,带着粽叶味的鲜香,每一口都是鲜、香、甜!

塌饼

农家塌饼,与方言“太平”谐音,寓意“太太平平”。在金山,人们用糯米作为外皮,加上豆沙、鲜肉、咸菜、荠菜等或甜或咸的各类馅料,再放置到锅中煎制。

小小一只饼,看起来很简单,像是把汤圆拍扁了就行,但做起来最麻烦。刚从油锅里捞出来的塌饼,不顾烫咬上一口,鲜肉咸菜毛豆的香味齐齐袭来,好吃到哭的妈妈的味道。

汤团

金山人钟爱的,还有那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团,个头扎实、甜甜糯糯,久煮不破。鲜肉、荠菜、豆沙、芝麻、紫薯、板栗……口味多样,每一种几乎都成了经典。

捏皮、加馅、揉圆、下锅煮...滑糯清香的汤团皮,中和了肉馅的油份,也冲淡了豆沙或芝麻馅的甜味,吃起来口感非常的细腻,一般吃上四五个就饱了。

这些以米为原料,

富有地域特色的美食,

是金山传统美食文化的体现。

但金山的米制品远远不止于此,

快来留言告诉小编还有哪些吧?

图 | i金山 枫泾古镇旅游 微漕泾 陈嘉珺等

来源:文旅金山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