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一战,奠定唐王朝的统治地位,也让李世民的地位声望达到了顶峰。这个时候最头疼的就是李渊了。对于李世民他实在封无可封了。李渊也是一个传统的人,废长立幼,自古乃取乱之道。这一点他深信不疑。所以,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他应该是从未想过要动摇的。所以他为了嘉奖二儿子,特赦了老二一个官职:天策上将。给他创办天策府,而且许李世民自制官属。那么李渊为什么能容忍,李世民手下有那么多能臣猛将,让李世民一步步做大呢?
李世民在唐初能够有那么大势力,手下那么多能臣猛将,本质上是因为李渊实行宗室领兵政策,外姓功臣的角色被李世民等宗室替代。李渊的宗室领兵政策,避免了其它朝代建国是外姓功臣势力过大的问题,但也造成了李世民这个亲王的势力极端膨胀,最终引发了玄武门事变。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完整头衔是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秦王李世民。如果忽略其亲王身份,作为臣子的话,名义上给予的身份实在太多太重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功勋让自己儿子取得,总比让外姓功臣取得好。唐初没有韩信、彭越这种级别的外姓功臣,我大唐的韩信彭越这类角色是李世民李孝恭之类宗室。即使发生了玄武门事变,也是肉烂在李家锅里。李渊从起兵反隋炀帝到称帝,只有短短的1年多时间,说是皇帝更多的则像是陇西集团豪强推举出来的盟主一样,类似开公司创业,我们是股东推举你当董事长;李渊为了巩固自己的实力,就让李世民召集那些没有士族背景的强人,并可以任免官职;一方面是因为李世民的确很有才干,另一方面毕竟是一家人,自己的亲儿子;再不济权力不可能落到外人手里,就像当爹的会因为儿子太能干而忧虑吗?
总而言之,李世民麾下有这么能臣猛将是李家的政治需要和军事需要,也不是李渊的容忍,而是他的默许。当然也不排除,李渊暗里打着让新旧两个利益集团“鹬蚌相争”而李家在后面摘果实的打算。只是,李渊没有想到的是,在权势膨胀的情况下,李世民的眼睛也不由自主地看向了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同时在李建成的步步紧逼之下,最终发生了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的结果,以牺牲李渊的权柄与自由、及其二子十孙,几千将士性命为代价,避免了一场规模更大、程度更激烈的内战。更让天策府集团整合到唐朝政府中枢,对李唐社稷、天下百姓而言,亦算得上不幸之万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