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富商罗怡文:垄断日本东京火葬场,让日本人死了也难摆脱中国

乐宝侃世界 2024-09-19 21:28:56

引言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国葬可谓是轰动一时,内里的门道却鲜为人知,谁曾想,这位政坛“大佬”的身后事,竟然与一家中国企业息息相关。

当人们还在为国葬的盛大场面所震撼时,殡葬业内人士却窃窃私语,安倍的遗体,恐怕是在一家中资控股的火葬场化为灰烬的。

没错,就是东京博善株式会社旗下的桐谷斋场,要知道,东京都内的九家火葬场中,七家都由博善公司掌控。

安倍作为前首相,身后事自然也逃不出这个“魔掌”,不过,令人玩味的是,博善公司背后站着的,竟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商业奇才。

这位名叫罗怡文的企业家,三十多年前只身闯荡日本,从一份中文报纸起家,到收购日本最大免税店,再到入主殡葬业龙头,他的商业版图可谓日益壮大。

如今,博善公司已是东京殡葬业的一方霸主,年销售额超过90亿日元。

中国企业家罗怡文的商业布局

罗怡文,这位在日本商界叱咤风云的中国企业家,他的商业布局可谓高瞻远瞩,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罗怡文就远赴日本闯荡,他敏锐地察觉到,在日留学生对中文信息的渴求。

于是,他创办了一份名为《中文导报》的报纸,专门服务在日华人,这份报纸很快就在留学生中风靡,为罗怡文积累了第一桶金。

有了原始资本,罗怡文开始谋划更大的版图,2009年,他盯上了日本老牌免税店Laox,彼时这家企业已濒临破产,但罗怡文看到了它的潜力。

他出任Laox社长后,大刀阔斧地改革,将其打造成了吸引中国游客的购物天堂,仅仅几年,Laox就摇身一变,成为日本最大的免税连锁店之一。

对于罗怡文这样的商业奇才来说,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新的商机,日本的殡葬业。

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加剧,死亡率不断攀升,每年有近百万人离世,而日本的火葬场数量却十分有限,尤其在东京都内,仅有9家规模较大的火葬场。

2021年,罗怡文果断出手,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入主了东京殡葬业龙头企业,东京博善株式会社。

这家公司旗下拥有东京都内6家火葬场,市场份额更是超过一半,通过收购博善,罗怡文几乎垄断了东京的“死亡生意”。

东京博善垄断东京火葬场

东京博善株式会社,这家公司堪称东京殡葬界的“一方霸主”,旗下拥有东京都内七成的火葬场。

在东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能够占据如此大的市场份额实属不易,博善公司的火葬场遍布东京各处,从都心到郊区,形成了一张“火化网络”。

这些火葬场设施先进,环境优雅服务周到,深受东京民众的青睐,许多人在生前就已经预约好了博善旗下的火葬场,希望在百年之后能在这里得到安息。

更令人惊叹的是,博善公司提供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火化服务,而是一整套“死亡套餐”,从遗体的接运、清洗、化妆,到火化、骨灰存放,再到追悼会的举办,一应俱全。

家属只需“一站式”委托博善,就可以省去诸多麻烦,尽享“VIP”级的身后服务,在火化技术上,博善公司也是领先同行一大截。

他们引进了比较先进的火化炉,采用智能化温控系统,确保遗体在极佳温度下彻底化为灰烬,同时,他们还十分重视环保,对火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进行严格处理,做到零排放。

凭借着过硬的服务和技术,博善公司不仅赢得了普通民众的信赖,就连日本皇室和政要也对其青睐有加。

据悉,多位皇室成员和政界高官的身后事,都是由博善公司一手操办的,在日本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能得到上流阶层的认可,足见博善公司的实力非同一般。

中国制造深度渗透日本殡葬业

在罗怡文的商业帝国中,我们看到了中国资本在日本殡葬业的身影,中国制造的触角,似乎已经深深地扎根于这个特殊的行业。

远在中国山东的曹县,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竟然承包了日本九成的棺木生产,这里盛产质地优良的泡桐木,加之当地工匠精湛的手艺,打造出了深受日本人青睐的棺木。

从简约素雅的白木棺,到雕龙画凤的豪华棺应有尽有,曹县的棺木远销日本各地,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

在福建惠安,一个有着千年石雕历史的小县城,则承制了日本九成的墓碑,这里的石材质地优良,石雕工艺精湛,雕刻出的墓碑不仅造型精美,而且经久耐用。

许多日本人专程来到惠安,选购心仪的墓碑,或是请当地工匠按照自己的设计来定制,惠安墓碑在日本市场上供不应求,成为了中国石雕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中国制造何以能在日本殡葬业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这背后既有经济因素的推动,也有文化差异的影响。

在传统观念中,日本人对于殡葬有着极为严肃的态度,认为这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需要避讳。

在中国,殡葬却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民生服务,是为逝者送终、为生者慰藉的庄严仪式。

这种观念差异,导致日本本土企业对殡葬业避之不及,而中国企业却敢于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此外,中华文化中的包容性和共生理念,也在殡葬业的交流中得到了体现,中国企业并没有将自己的文化强加于人,而是尊重日本的传统习俗,积极学习和融合。

从棺木到墓碑,从火化到殡葬,无不体现出中国制造对日本文化的适应和包容,中日两国在殡葬业的合作,既是商业领域的互利共赢,也是文化层面的交流互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