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两个五年就工业化,民国“黄金十年”连大炮都不能造?

德闲说历史故事 2024-11-10 01:10:5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民国的“黄金十年”始于1927年,结束于1937年,这段时期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鼎盛期之一。有人说这十年是经济振兴的黄金时代,是民国政府工业化的骄傲。然而,一提到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就不免让人心生疑问:为什么苏联在短短十二年内完成了工业化,而民国却在同样的十年里连造大炮都显得力不从心?

这其中的差距,究竟是怎么来的?

民国“黄金十年”的工业现状

当时,民国政府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口号,比如“振兴工业”“鼓励垦荒”“流畅货运”,听着真是铿锵有力。但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成绩,表面看确实不错,但细究起来,却是有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首先,民国政府的工业发展目标是全面振兴工业,力求追赶世界强国的步伐,然而这些计划在实际执行中却问题重重。

虽然账面上工厂的数量增加了,甚至有些资本超过百万的工厂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这些工厂大多集中于轻工业和某些出口导向的行业,例如纺织业、桐油业和猪鬃业。这些产业虽然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却远远无法支撑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完成工业化。

而且,从整体工业发展来看,民国“黄金十年”期间的工业化水平仍十分落后。钢铁产量在整个十年间甚至还不如1927年,1936年的钢铁产量甚至缩水至1927年的十分之一。可以说,“黄金十年”只是账面上“增长”的繁荣,而非实质性的工业化突破。

这与苏联的工业化成就形成了鲜明对比——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不仅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还实现了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突破,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工业化发展之所以如此困难,背后有着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资源的错配和工业布局的不均衡。在“黄金十年”中,中国的工业布局主要集中在沿海和一些重要的通商口岸,比如上海、天津和武汉等地。

这些地方有较好的交通条件和商业氛围,适合发展轻工业和对外贸易,但重工业的发展却明显滞后。这导致了一个非常不平衡的局面——工业布局偏重沿海,重工业基础薄弱,内陆地区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无法形成真正的全国性工业化进程。

此外,南京国民政府的资源配置也存在严重问题。为了维持政府运转和军费开支,政府对农村的田赋税不断增加,田赋附加税在江苏、浙江等地增长了数倍之多,这些负担最后全部压在了农民身上。

农民不仅无法提高生活水平,甚至在连年灾荒中陷入了生存危机,这也严重影响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基础。当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处境如此糟糕时,工业化的发展自然也无从谈起。

苏联的工业化路径

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苏联。苏联的工业化历程堪称“惊艳”,短短十二年就从一个农业国转型为工业强国,这背后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苏联的工业化始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到193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则从1933年到1937年。这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迅速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强国。这种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结果。

苏联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方式,将全国的资源集中用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政府直接控制生产资料,制定严格的生产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了重工业的突破。

苏联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民众的生活水平,但却有效地推动了工业基础的建立。苏联政府在短时间内建成了大量的钢铁厂、机械厂和电力设施,这些项目为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以东北工业基地为例,通过“一五”计划的建设,东北成为了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典型代表,钢铁、煤炭和机械工业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更重要的是,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注重科技和技术的引进与消化,特别是在机械制造和重工业领域。通过引进外国专家和技术,苏联迅速提升了自身的工业制造能力,逐步实现了自给自足。

这种模式虽然在现代社会看来有些粗放,但在那个时代却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使得苏联能够在短短十多年内具备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甚至成功制造了飞机和大炮,这与民国“黄金十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民国和苏联在工业化道路上的巨大差异,根本原因在于政策选择、资源配置以及工业化模式的不同。

首先,在政策选择上,民国政府虽然提出了“振兴工业”“鼓励垦荒”等口号,但在实际执行中并没有强有力的措施来保障这些目标的实现。政府的资源主要投入到了轻工业和对外贸易中,而不是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导致了民国工业体系的整体孱弱。

而苏联则采取了计划经济的方式,政府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将全国的资源集中到最需要的领域,从而确保了工业化目标的实现。

在资源配置上,民国政府的资源主要来自于对农村的剥削,这种模式导致农村经济的恶化和农业的破产。整个“黄金十年”期间,中国农村的田赋附加税不断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极其低下,甚至连温饱都难以保障。

相比之下,苏联政府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激进的手段,但其资源配置更加集中和有效,特别是在工业化的初期,政府通过集体化和征收农业剩余,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人力支持。

再次,在工业化模式上,民国政府主要依靠市场导向,试图通过引进外资和发展对外贸易来实现工业化。然而,这种模式在当时的中国是行不通的。由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受到的限制,外资并未大规模流入,国内市场的狭小也限制了工业发展的潜力。

而苏联则采取了自力更生的方式,通过计划经济的手段,集中全国的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民国“黄金十年”背后的困境

“黄金十年”的表面繁荣背后,是民国政府难以掩盖的困境。首先是农村经济的全面崩溃。

在“黄金十年”中,农村的赋税负担不断增加,农民的生活状况每况愈下,甚至有许多农民开始怀念“专制时代”,因为在他们看来,民国政府的高额赋税和剥削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严重。

这样的农村经济状况,不仅没有为工业化提供足够的支持,反而成为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巨大负担。

民国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缺乏对重工业的投入和支持,导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始终停留在较为低级的阶段。

整个“黄金十年”期间,中国的钢铁、煤炭等重工业产量并没有显著提高,许多关键的工业产品依然需要依靠进口,甚至在抗战前夕,中国的国防工业仍旧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根本无法支撑起抵御外敌的重任。

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固然有其优点,但也并非毫无缺陷。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苏联的确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化,实现了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突破。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对民众生活水平的忽视,以及对农业和轻工业的牺牲。

这种过度偏重重工业的发展模式,在后来的发展中也逐渐显现出其弊端,尤其是在经济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苏联的工业化模式明显存在不足。

对于民国来说,“黄金十年”期间的失败经验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教训。工业化不能只依靠口号和市场导向,而需要政府有明确的规划和强有力的执行力。

工业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稳固的农业基础之上,没有农业的支持,工业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此外,工业化不仅仅是工厂数量的增加,更是整个产业链的系统性建设,只有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绝不仅仅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它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有效的资源配置以及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而这些,恰恰是民国“黄金十年”所缺乏的,也正是苏联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资料:

民国“黄金十年”的真实面相:农村陷入“总崩溃” 凤凰新闻 2016年07月25日

1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