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之后,又一个寒门贵子勇夺奥运金牌

麦子熟咯 2024-08-03 21:24:39

三年前,14岁小将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三跳夺冠,彻底改写了个人的命运,也引领着整个贫困家庭步入了新的生活篇章。 三年后,来自贵州大山的00后选手谢瑜,在巴黎奥运会夺下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的冠军,一枪击破家徒四壁。 寒门贵子顽强生长的故事,依旧还在延续。

谢瑜的这枚金牌,可谓意义非凡。

不但是此次奥运会中国夺下的第三枚金牌,更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庞伟夺冠之后,中国队时隔16年再次拿到金牌。

可由于预赛表现一般,赛前几乎无人看好他夺冠。

就连教练都表示:「对于这个冠军并没有想到。」

谢瑜就这样顶着压力一路逆袭,成功证明了自己,正应了那句:「无人看好你,可偏偏你最争气。」

全红婵的开局,想必大家早就有所耳闻。

出身于广东湛江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务农,家里五个子女,她是夹在当中的老三,成绩一般。

启蒙教练陈华明去当地小学挑选有潜力的苗子,偶然发现了在操场玩跳格子游戏的全红婵。

当时7岁的全红婵,立定跳远目测可以跳到1米6,很符合跳水需要的条件。

就这样,她被教练「连哄带骗」进了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训练。

而当时,这里被称是广东「最穷」体校,一点也不是夸张。

全红婵最初开始训练的地方,除了一方泳池,就只有一个简陋的露天跳台,外层的水泥甚至已经开始剥落。

参加奥运选拔赛前三周,她才学会了所有动作,却一举拿下第一,拿到了去往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

可就是手握一副烂牌的全红婵,硬生生打出了「王炸」。

与全红婵一样,谢瑜的射击之路并不是家庭的精心培育,而是纯属意外。

谢瑜的家乡,来自于贵州乌蒙大山深处的毕节,环境的艰苦可想而知。

为了抚养三兄弟,谢瑜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最小的谢瑜成了留守儿童,一直跟随叔叔生活。

直到14岁那年,叔叔发现他的体育天赋,才让他转学到体校进行专业学习。

谢瑜的叔叔(左)谢瑜(中)谢瑜的爸爸(右)

第一次看到枪的时候,谢瑜就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兴奋感,这一拿起就再也没有放下过。

凭借着一腔热爱和刻苦训练,谢瑜一年后就在贵州省射击锦标赛上拿下两块金牌,很快崭露头角。

比起全红婵的一鸣惊人,谢瑜的夺冠之路就少了一丝幸运。

就在谢瑜从毕节市体育运动学校起步,一路闯进省队、国家队时,由于接触射击的年龄较晚,再加上环境有限,他的成绩出现很大波动。

2018年到2021年,他被国家队两次退回,这对谢瑜造成的打击可以想见。

可贫苦家庭出来的孩子,最不怕的就是吃苦,更别说重头再来。

最后一年,谢瑜收起所有浮躁的念头,每一天窝在训练馆里不断重复举枪、瞄准、击发的动作,在一人、一枪、一靶的枯燥训练中不断坚持着。

最艰难的时刻,省队教练牛农成总是不断鼓励他:

大山的孩子就要多走出去看看。

最终,谢瑜凭借骨子里那股不轻易认输的倔劲,从大山走到了奥运会的赛场上。

谢瑜获得杭州亚运会男子10米气手枪团体亚军

如今都说「寒门难出贵子」,普通家庭的孩子要出头,尚且要倾尽几代人之力,贫苦家庭的孩子想要出头,就只能完全靠自己,因此全红婵、谢瑜的冒头,才格外振奋人心。

环境或许决定了一个孩子人生的起点,可绝不能决定上限。

全红婵、谢瑜用他们的努力和坚持,从自己原不起眼的起点出发,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完美诠释了「何谓努力改变命运」。

虽然谢瑜一举夺冠,但是他夺冠后受到的关注度,远不如全红婵。

由于射击项目是小众项目,教练组也将希望放在预赛表现更好的另一个选手身上,因此后续热度攀高,全仰赖于谢瑜父亲的赛后采访。

不同于很多选手父母是坐在大礼堂,有着领导陪同一起观赛。

谢瑜的父亲是一人坐在家里默默观赛,可就算独自一人,每拉回一分,他都要大力鼓掌,为儿子喝彩。

采访背景里破旧的沙发,斑驳的墙面,无一都预示着这个家庭的困窘。

更让人心酸的是,谢瑜父亲的手臂已经被晒得颜色分层,一看就是常年顶着烈日干活。

虽然后续村支部出来辟谣称,谢家不至于家徒四壁。

但是家境普通,父母务工,确是实打实的。

无论是比赛时,还是采访时显得一派淡然的谢瑜,在谈到父亲时也是几度哽咽。

为了支持他的梦想,谢瑜父亲十分节俭,常常就是两个馒头,或是水煮白菜,有的时候甚至一天连饭都不吃。

哪怕手臂和腰上都有伤,却还是出去送水补贴家用。

与全红婵父亲一样,谢瑜父亲的身上有着劳动人民天然的淳朴气息。

女儿爆红之后,开始有各种老板想要给全家送房送车,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可全红婵爸爸都选择了拒绝,也从不过问女儿的奖金有多少钱。

谈及当初女儿被教练挖去体校,他虽然不懂什么是跳水,但是他也完全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