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2024秋拍|玉雕瑞兽灵物可珍

星鹏评文化 2025-01-21 04:53:09

西泠印社2024秋季拍卖会将于本月下旬相约。寒意渐起,周末时刻,在器物品类当中,为朋友们带来几件可畅意雅赏把玩,玲珑可珍的温润玉雕。

909绿松石辟邪

说明:此件绿松石圆雕辟邪,色泽明快纯正,局部受赭色沁。包浆浑厚而自然,光气内敛。辟邪呈站姿,长颈,扁方头,凸眼,鼻孔翕张,张口露齿,表情威猛,脑后双角。四肢短粗有力,右脚掌抬离地面,作势欲奔,身体亦相应扭转。背生双翼,翼尾上卷,长尾回绕于腹侧。体表多处以密集短阴线刻画鬃毛。细节考究,整体造型气势凛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绿松石已是中国艺术品的重要创作元素。古人将绿松石视为至高无上的神灵象征。但因其质地松脆,且大料难得,一般用作小件镶嵌装饰,鲜有较大圆雕存世。如此件尺寸,且雕刻如此精美生动者,实属罕见。

922白玉红沁辟邪把件

说明:白玉为材,质地细腻、润泽,其背、腹之局部带有红沁,琢辟邪体细长,颈部扭转,望向一侧,爪有前后,前进样貌,兽首威猛,宽吻张口露出獠牙,并见口中短舌。头顶出二角,须发显露其神,背有羽翼,根部阴线刻花纹如龟背。尾如蛇,卷曲一弯三折。此器辟邪,为古代神兽,有驱邪除秽、佑福兆祥之寓意。《小尔雅·广言》:“辟,除也。”《急就篇》:“射魃辟邪除群凶。”唐颜师古注:“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

865玉猪龙

说明:玉色偏红,满受沁,光韵温润,古意盎然。雕成玉猪龙,造型肥厚,龙身卷曲,弯成C状,尾部收稍。首尾几乎分开,而仍相连。上部雕头部五官及宽大双耳,双眼圆,鼻间多道褶皱。龙身共有两孔,一大一小。小者在龙之颈背对穿,大者在龙身卷曲中间之身洞。两孔周围处理圆滑,孔道外宽里紧,有人工钻磨痕迹,其之用似可系绳佩挂。龙身光素无纹,身躯宽厚,造型饱满圆润,打磨精致光滑,依料施工,颇见功力。玉猪龙是红山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玉雕题材,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体现了红山原始先民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代表其祖先的图腾,并具文化意义和学术价值。此器呈现红山文化风格与特色,赏玩皆宜。

890白玉洒金皮卧马把件

说明:马是传统玉雕的重要题材,古人对马的喜爱,可从诸多作品上得到证实。明代及以前的玉马形象以静态为主,尤以卧马居多。此件玉马即是一例,选取白玉为材,色泽洁白油润,质地细腻致密,遍布洒金皮。马身躯壮硕,两前肢弯曲支地,两后肢蜷缩向右,侧颈转首作凝望状。其双目炯炯有神,长鼻阔口,鬃毛丝丝缕缕,繁密有序。整器塑造形体娴熟,繁简结合,浑然一体,适宜摩挲盘玩。

931黄玉红沁卧牛把件

说明:玉牛为黄玉所制,玉质极为细腻致密,光气浑厚。整体受沁泛红,更显色泽动人,尤其头部沁色浓郁若玛瑙,深入肌理,令人赞叹造化之工。玉牛呈卧姿,头部略向右扭转,整体线条极为简括,牛首、牛颈与牛身浑然一体,拙朴中充满力量感,可见汉代造型艺术之高妙。四肢与身体以流畅的长阴线区隔,犀利密集的短阴线象征牛毛,牛尾亦以长阴线勾勒。这些均为典型西汉动物圆雕特征。器身还保留了多处管钻打孔的痕迹,令人想见两千前的制作工艺之繁复。西汉动物圆雕可谓中国玉器史上的巅峰之作,惜传世不多,此拍品无论从玉质、沁色、雕工到整体艺术性,均堪称难得一见的西汉玉器上乘之作。

1023黄玉骆驼把件

说明:此圆雕骆驼,黄玉为材,质纯润泽,点缀褐色皮壳。骆驼呈卧姿,曲颈,神态静谧,直视前方,如意纹双耳后掠贴脑,耳内打洼。身形饱满,前胸鼓凸,腹部丰硕,背部连接一低一高两座驼峰,驼尾盘曲甩起贴于后肢,似蓄锐待发之势。四肢屈收于体下,以身侧之隐起浮凸表现骆驼劲健结实的肌肉,线条流利顺畅,肌理圆润饱满,体态自然协调。底部勾勒四蹄,刻画清晰详尽。久经盘玩,宝光由内而外,既可于文人书案上用于镇纸,亦可为掌中清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