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大的称帝,小的称王。军阀们为了当皇帝甚至甘愿出卖国家利益,儿皇帝石敬瑭便是其中的代表。他为了篡夺后唐皇位,居然把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人,借用契丹军队争夺中原王朝的皇权。石敬瑭靠着契丹人当了皇帝,他建立的后晋朝廷成为契丹人的奴才,唯契丹主耶律德光马首是瞻,被认为是古代史上最为不齿的王朝。石敬瑭临终前,仅剩的儿子石重睿不足五岁。他将儿子托付给宰相冯道,让他扶持石重睿登基称帝。没成想他刚去世,冯道就否定了这个决策,联合景延广改立了石重贵为皇帝。
按照史书的说法,石敬瑭临终前命令儿子石重睿叩拜冯道,并让宦官将石重睿抱到冯道怀中,希望冯道能辅佐石重睿即位。石敬瑭去世后,冯道立刻违背之前的约定,找到了掌握禁军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改立了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为皇帝。据说冯道认为石重睿不到五岁,年纪太小,当时国家多灾多难,应该拥立年长的君主。而石重贵当时已经三十二岁了,不但已经成年,而且还有带兵打仗的经验,比石重睿更适合当皇帝。冯道的这个建议的到了景延广的认可,于是两人改立石重贵为皇帝,是为后晋出帝。
这个说法放在中国历史上看是非常常见的,所谓主少国疑,指的便是这种情况。但因为主少国疑而直接否定了先皇帝遗诏,拥立没有血缘的先皇养子为皇帝的,在中国历史上却极为少见。虽然石重贵是石敬瑭的养子,但两人毕竟没有血缘关系,冯道与景延广的做法与谋朝篡位无异。虽然石敬瑭的儿子大部分死于战乱之中,只剩下一个年幼的石重睿,但是他的兄弟还有不少子嗣。如果按照中原王朝的礼法来看,即便是因为石重睿年幼无法治理国家,也应该让同宗兄弟的子嗣来当皇帝,而不是养子石重贵。
而且废立皇帝在中国古代是大罪,不但风险巨大,也是会遗臭万年的。冯道和景延广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否定石敬瑭的遗诏,改立石重贵,的确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站在两人的角度,这种行为风险太大,很容易导致后晋的政局失控。而且当时后晋朝廷有契丹人派官员监督管理,一旦发生内乱容易给契丹可乘之机,甚至将自家陷入道战火之中。对于他们两人来讲,控制住年幼的石重睿,借机挟天子以令诸侯才是政治利益的最大化,为什么为甘愿冒着战乱的风险改立石重贵呢?而且改立皇帝之后,他们并没有更多的好处?
要解释这样的问题,还是要从当时他们所在的后晋的历史背景来寻找原因。后晋是契丹主耶律德光扶持起来的王朝,石敬瑭只是耶律德光手里的傀儡皇帝,所以后晋朝廷的所有政策都受到契丹人的监督和管制,这让当时的后晋军民们非常不满。其实从石敬瑭登基称帝开始,后晋就叛乱不断。不少跟着石敬瑭打天下的大将都不齿于他做儿皇帝的行径,主动与他脱离关系,打起了叛乱的大旗。天平军节度使范延光、河阳节度使杨光远、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先后发起叛乱,后晋陷入了一片混乱的战火之中。
虽然石敬瑭靠着契丹人的军力将这些叛乱都镇压了,但却使得后晋朝廷的分裂越来越严重。一部分人看到了投靠契丹人的好处,纷纷效仿石敬瑭的不齿行径,与契丹人相勾结,其中以宰相桑维翰和河阳节度使杨光远为典型代表。另一部分不齿于石敬瑭投靠契丹人的行径,对朝廷的政策阳奉阴违,暗中与契丹人做对,比如范延光、安重荣就是这类将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石敬瑭的去世成为政局变化的重要转折点。石敬瑭在世时纵容契丹干涉后晋朝政,很多人怒不敢言。石敬瑭去世后,后晋是否延续继续这个政策,成为两国关系的焦点。
按照石敬瑭的意愿,肯定是希望这个政策延续下去的。他自己当儿皇帝,还希望石重睿当孙皇帝。因为后晋是契丹扶持起来的,只有这样契丹才能稳住石家在后晋的统治地位,皇权才能延续下去。但对于很多后晋军阀和大臣而言,他们的利益在契丹的倾轧中受损,面对契丹派驻的官员卑躬屈膝,这是他们不愿意的。尤其是在黄河两岸和中原一带的军阀,他们距离契丹本土较远,却依然要忍受这种侵略,不论是利益上考虑,还是尊严上的考量,都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对于继续向契丹称臣的政策,后晋很多军阀都表示不满。
石敬瑭将石重睿托付给冯道,其意愿就是让他延续这个政策。石重睿是个小孩子,没能力管理国家,于是国家政策就落到了契丹人手里。冯道作为宰相只需要配合契丹人,就能将自己的政治利益最大化。但作为一个有节操的大臣,如此操作肯定是声名扫地,与石敬瑭一起遗臭万年。冯道是儒家出身,向来对名声看得很重。当年耶律德光多次派人来邀请他,他都拒绝道契丹任职。所以他不愿意背上汉奸的骂名,所以必须改变契丹人主导后晋朝廷政策的情况。他联合景延广拥立石重贵,其目的就是推翻契丹人主导的国家政策。
石重贵年轻气盛,早就对契丹人不满了。让他给契丹人当孙皇帝,他肯定是不愿意的。而且他一向野心勃勃,对于皇位有很大的愿望,所以登基后与契丹闹翻是早晚的事情。景延广是禁军统帅,掌握着后晋的军权,也是石敬瑭的心腹。他作为军队出生,对于契丹官员在东京汴梁城的的嚣张跋扈早有不满。如果石重睿登基,他未必能继续掌握军权,契丹人很可能将其架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位,拥立石重贵是最好的选择。而且石重贵是石敬瑭的养子,实际上是改朝换代了,这就避免了依附于契丹的投降派继续掌权。
冯道和景延广改立石重贵,实际上就是从根基上切断后晋朝廷和契丹的关系,让后晋朝廷摆脱契丹人的控制而独立。这种操作是政治上的,也会给军事上带来极大的利益。后晋是各地军阀组成的国家,军阀们都不想继续被契丹人欺压,所以联合起来反抗契丹的机会很大。后晋建立后经过石敬瑭时代的发展,国家力量有所恢复,所以也不是特别惧怕契丹的军队。在这种考虑之下,让石重贵登基与契丹抗争,保留中原王朝的独立性,是冯道主要考虑的应对策略。这个策略在初步还是成功的,在石重贵即位初期就摆脱了契丹的控制。
从后晋和契丹的前两场大战来看,冯道的战略上非常成功,可以说是让后晋摆脱了石敬瑭时代的窘迫,终于能够挺直腰杆子了。石重贵作为新皇帝,在面对契丹的压迫时奋起反抗,没有再学石敬瑭做契丹奴才的养子,这也给中原军阀做出了表率。所以在后晋和契丹的前两场大战中,虽然契丹的军力依然占据上风,但后晋有着以逸待劳的本地优势,让耶律德光的大军两次无功而返。从这中情况看,只要中原军阀继续团结一心,耶律德光的契丹大军就很难攻破后晋的防线,他在中原建立契丹人王朝的理想就无法实现。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石重贵在取得了前两场大战的胜利后开始沾沾自喜,并且清洗石敬瑭时代的老臣,营造自己的政治架构。这样一搞使得后晋朝廷上下矛盾重生,再也无法团结起来对抗契丹军队。在第三次应对契丹南下的大战中,正是因为军阀们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导致了战场上各自为战。大将杜重威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居然学着石敬瑭出卖了国家,将整个军队几十万大军投降了耶律德光。于是后晋防线在一夜之间崩盘,数日内契丹大军就攻破东京汴梁城,石重贵也成了耶律德光的俘虏,中原王朝再次覆灭。
从整个拥立石重贵的过程看,冯道选择的策略还是正确的。实际上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后晋也没有比石重贵更适合的人。但石重贵本身的局限性也导致了最终的失败,让耶律德光君临东京汴梁城,差点就在中原站稳了脚跟。从整个角度看,真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冯道做出了最恰当的选择,却没有得到最适合的人选。实际上从历史的角度看,即便是后来后汉高祖刘知远也不是最好的人选,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后周太祖郭威。可惜当时郭威还不是独挡一方的大将和军阀,并没有能力扛起抵抗契丹南下的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