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背媳妇过河,引得众人皆笑,毛主席知道后却大发雷霆!

孔甲丙今说史 2024-08-08 04:05:01

1943年,中共中央在延安进行整顿,陈赓也和夫人傅涯在延安“碰了面”——不过,两人之间却隔着一条川流不息的延河,只能依靠小船来回摆渡;而傅涯是个“工作狂”,经常忙起来就一连一个星期都不回家,而思妻的陈赓只好跑到河边去,连喊带比划地让傅涯“回家”。

这样的“比划”总是会引来同事们善意地调笑,这对于性格腼腆温和的傅涯来说多少有点“丢人”。这天,陈赓又来“手舞足蹈”,傅涯有些不开心地找人给陈赓传话,表示这次“河水太大,就不回去了”。

没想到,陈赓听完,竟然跳下了延河,淌水过来,又背上傅涯淌水返回了河对岸。他的这一举动很快传遍了延安,很多人都忍不住跑来开陈赓的玩笑,而这段小小的“爱情故事”,也很快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毛主席竟然大发雷霆:“这样多危险,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很快,毛主席就派人在延河上搭起了一座简陋的小桥,陈赓和夫人傅涯也终于得以日日团聚——

一、包办的“妻子”

和战场上“无往不胜”不尽相同,陈赓的婚姻之路走得多少有些坎坷不平,而在他的一生当中,更是前后有着足足三位妻子:陈碧君,王根英和傅涯。

幼年时,陈赓在七里桥谭家祠堂的一个私塾里求学。彼时的私塾里还在教授孔儒之道,老师们每天穿着大褂,带着孩子们给孔子作揖,上课时更是古板又迂腐,这让天生就活蹦乱跳的陈赓感到格外难受。

兴趣不到位,学习就成了折磨,很快,天生就调皮捣蛋的陈赓就成为了学校里的“一霸”。他不仅带着学生们搞所谓的“罢课活动”,更是四处“报复”老师,有老师头一天抓住陈赓打了板子,第二天就踩中了陈赓在厕所里做的“陷阱”,险些跌进粪坑当中,气得老师们各个都对陈赓恨得“牙根痒痒”。

为了能让陈赓早日“收心”,等到陈赓长到十三四岁时,家里人决定为陈赓包办一场婚姻,还为他“精挑细选”了一位比他大两岁的、地主家的女儿。谁承想,这一下踩到了陈赓的“逆鳞”——

原来,当时的陈赓已经在东山学堂里接触到了许多新思想,因此对于这种封建旧社会下“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十分反感,得知这件事以后,陈赓十分恼火,他三番两次地和家里人抗议,却都得到了家里人的无视和拒绝。

抗议不成,年轻气盛的陈赓索性选择了离家出走,这可苦了他的“包办新娘”陈碧君。由于当时整体社会风气十分落后,尽管陈赓已经“跑路”,可是陈碧君却不得不仍然如约嫁进了陈家,成为了一个没有丈夫的“新嫁娘”。

没有人知道,这位还没过门就被丈夫“抛弃”了的封建思想下长大的姑娘,内心究竟有多少惶恐苦闷;而一直到陈赓参军加入部队后,他才想起来自己老家的这位“妻子”。他在家信中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再回家成亲,并且强烈要求他们赶紧把女方送回原家庭当中,“不要耽误人家”。

看到儿子的态度如此坚定,陈赓的父亲也无可奈何。为了解决这件事,他找到了当地的长者,除了彩礼以外,又赔偿了女方家一大笔钱,这才把这位姑娘顺利送回到了娘家,而这场被包办的婚姻,也像那个年代里千千万万个不幸的故事一样,就此无可挽回地以悲剧收场……

二、自由恋爱的婚姻

1923年,离家从戎的陈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在党组织的指示下前往上海,开始宣传革命思想。

在当时,党中央在上海怡和纱厂对面的小学里组织开办了工人夜校,陈赓担任讲师。由于陈赓的性格幽默风趣,不少工厂里的工人都前来上课,而在这其中,漂亮活泼的纺织女工王根英引起了陈赓的注意,而王根英也同样也注意到了这个潇洒不羁的讲师。

实际上,王根英也并非一个普普通通的姑娘。

得知工人夜校的开办后,王根英每天晚上都专程跑到夜校里学习。在夜校里,王根英了解到了资产阶级对工人们的剥削,也知道了列强对中国的虎视眈眈,更是明白了封建王朝的腐朽和落后,新思想的种子在王根英的心中萌发,同时,她也逐渐明白,只有团结斗争,才能真正地让工人阶级“翻身”。

因此,在这之后不久,王根英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开始担任怡和纱厂中的第一任团支部书记,就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5年5月,上海内外棉第七厂的日本资本家枪杀了工人领袖,这一事件成为了全国工人运动——“五卅运动”的导火索。闻听这一消息,王根英也带领着怡和纱厂的七千多名工人走上了街头,他们不仅在南京路上游行示威,更是发动了罢工运动。

最终,“五卅运动”取得了胜利,而王根英也迅速成长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工人革命首领”。

1925年11月,王根英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央的安排下在杨树浦部委当中工作,负责当地的妇女儿童工作;随后,王根英又在1927年的上海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议上选为代表委员,被委派前往参加中共五大。

另一边,在上海的工人夜校担任了一段时间的讲师后,陈赓又前往了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毕业后,在中共党组织的安排下,陈赓又负责带领中共在上海的特务营,执行保卫五大召开的任务,也因此再次遇见了王根英。

彼时,年仅21岁的王根英已经出落成了婷婷少女,而陈赓对她的感情经过了几年催化,也变得更加浓厚。在五大的会场上,陈赓向王根英求了婚,之后不久,依靠着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牵线搭桥,这对自由恋爱的革命男女顺利喜结连理。

婚后,王根英留在了上海,并在新闸路附近从事党中央的“秘密工作”,陈赓则前往南昌参加了“南昌起义”,后又在广东汕头腿部负伤,被转移回了上海治疗,这对夫妻也因此在上海重新团聚。

三、爱妻牺牲

回到上海不久,陈赓就和王根英生下了儿子知非。可是,由于夫妻俩的工作性质,谁也不敢告诉小儿子姓什么、家里的门牌号,生怕童言无忌,一句话为家里惹来祸殃。

可是,危险无处不在。有一次,才三四岁的小知非偷偷溜到街上玩耍,正好碰见印度巡捕挎着长枪在路边巡逻,知非想起来自己前几天刚在爸爸枕头底下瞥见了一把枪,擦得锃光瓦亮,于是指着巡捕的枪,天真而骄傲地说道:“你的枪还不如我阿爸的枪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巡捕当即注意到了这个孩子,并一路尾随他找到了陈赓的家,恰好遇见出来找知非的王根英。见到母亲,巡捕便指着知非问道:“听说你们家有枪?”

王根英抱起孩子,机智地答道:“噢,是有一把,他阿爸前几天刚在永安公司给他买了把玩具枪,他可喜欢了。”

为了避免自己暴露,在这之后不久,陈赓夫妻俩就再度搬家。据统计,在上海的三年时间里,陈赓和王根英先后搬过五次家,直到因为前线战事,陈赓不得不在1931年与妻子分别,而这一别,就是长达五年之久。

陈赓离开后,王根英继续投身于上海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当中。1934年,王根英身份暴露,被捕入狱,她在狱中饱受折磨、却始终坚持;

直到1937年8月,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人的多方运作下,王根英才终于被接了出来,随即经过西安来到了陕西云阳,和正在总政治部工作的陈赓团聚。

在8月27日的陈赓写下的日记里,和王根英团聚的喜悦心情几乎跃然纸上:

“昨日,根英由西安到云阳总政治部,小平同志加菜为我们庆贺……是晚,彼此互诉离情,直达深夜,尚无倦意,其快乐有胜于1927年武汉新婚之夕。从此,我俩的爱情更趋稳定,而绝不可动摇了。”

可是,短暂的相聚后,这对夫妻又很快迎来了分别。半个月后,陈赓率部出去抗日,而王根英则搭乘卡车前往延安学习。随后,夫妻俩分别奔赴在抗日的前线上,为革命事业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

1939年3月,日寇进攻冀南军区驻地中心南宫县,王根英跟随其他人一起撤退。就在大家一起撤到安全地带以后,王根英突然发现装有文件和公款的挎包被忘在了村里。为了保护文件,王根英独身一人潜行回到村里,却不幸在村口遇见了敌人,就此壮烈牺牲……

消息在当天就传到了陈赓的耳朵里,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爱人就这样离世了。在陈赓的日记当中,这一天他只写下了一句话:“三·八,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

在这之后的长达一个月时间里,陈赓的日记里都是空白,那刻骨铭心的悲痛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让他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释怀……

四、第三任妻子

在王根英离世后,陈赓变得有些情绪低落、沉默寡言,他的战友邓小平和刘伯承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宽慰陈赓,大家伙想方设法,开始为陈赓“牵线搭桥”,寻找一位新的“夫人”,傅涯就是在这个时候走到了陈赓的眼前。

1918年,傅涯出生于浙江上虞。由于从小在浙江长大,傅涯身上颇有些江南女子的温婉柔美,又十分机智聪颖,在带着弟弟妹妹来到延安后,傅涯被分配到了抗大总校的文艺团里工作。

1940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傅涯和另外两位姑娘来到了抗大宿舍里,明面上,她们是被请来和老领导“叙旧”,实际上,这是一场邓小平和刘伯承暗中计划的“相亲”活动。

果然,在“叙旧”聊到一半时,陈赓突然出现在了老领导的宿舍当中。姑娘们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陈赓以后,开始好奇地问东问西,而陈赓也一一如实道来,场面十分融洽。

在三个姑娘当中,陈赓对于漂亮的傅涯似乎更有耐心,而这点改变也看在了别人的眼里。在这之后,陈赓又在他人有心的撮合下,和傅涯见了一面,傅涯给陈赓讲了自己小时候曾经一位青梅竹马的表哥一起长大的事情,而陈赓则把自己和王根英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

陈赓的深情和坦率打动了傅涯;可是,当两人真的想走到一起时,傅涯的“身份”又出了问题:

原来,傅涯的那名青梅竹马的表哥,早在多年以前就参加革命,之后不仅曾经和国民党特务有过往来,身边的来往成员成分更是十分复杂。因此,中共中央对傅涯始终在“审查中”,这一审,就是两年之久。

1943年,129师在接连苦战后,在河北涉县进行休整,邓小平政委专程请来了抗大的文工团前来表演。谁能想到,文工团刚到为他们安排的驻地,傅涯就接到了陈赓的电话,告诉她上级已经批准了他们的结婚请求。

得知这件事后,傅涯很快赶到了师部,两个人很快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婚礼上,陈赓高兴地给大家讲了不少笑话,个个都把众人逗得捧腹大笑;而刘伯承和邓小平更是专门为他们两人腾出了一间西屋,让他们能够喜结连理。

不过,婚后第二天,陈赓和傅涯又要奔赴前线。赶路的途中,陈赓原本在前面骑马,可是却放不下自己的新婚妻子,便故意“倒骑马”,背对着前面,朝着傅涯露出了美滋滋的笑容;

看到陈赓这副“德行”,傅涯急坏了,她红着脸赶紧提醒陈赓在马背上坐好,可陈赓却得意洋洋地吹嘘自己“骑术好得很”——

谁承想,话音刚落,马失前蹄,陈赓一下子摔下了马背。好在他确实骑术上佳,一个“鲤鱼打挺”,重新翻身上马,弄得周围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五、河两岸的爱情

回到延安后,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农会工作,傅涯搬去了临近的双曲村,和延安党中央的驻地之间有一条延河相隔。起初,陈赓对妻子的工作十分支持,可是没过多久,陈赓就发现了最大的“问题”:

原来,傅涯是个“工作狂”,一忙起来就顾不着家,而两人的住处和傅涯的工作地点相隔又远,傅涯索性很少渡河回家,团聚的次数也因此变得屈指可数。

为了能见到妻子,每次忙完了工作,陈赓就会跑到延河边上呼唤傅涯的名字。一次,两次……每次听见陈赓的声音遥遥传来,傅涯身边的同事总是会打趣她两句,可这让脸皮薄的傅涯感觉又羞又恼;

尤其在走到延河边上时,陈赓更是手舞足蹈地表达着自己的兴奋之情,可傅涯看到此情此景,并不觉得高兴,反而有些觉得“丢人”。

一天,陈赓又跑来河边“上窜下跳”,嘴里喊着傅涯的名字,呼唤她早点回家。原本手上就有一大堆事情要忙的傅涯彻底恼了,她找人给陈赓传话,表示这次“河水太大,就不回去了”。

没想到,陈赓听完,竟然一拍大腿说道:“老子爬雪山、过草地,这条小河算得了什么!”

说着,他直接跳下延河,水流冲过了他的膝盖,而陈赓就这么涉水过了河边,背上傅涯,又淌着河水回到了对岸,就这么把媳妇“接回了家”。

陈赓的这一举动,很快传遍了延安根据地,不管陈赓走到哪里,都会收到一群人的玩笑,而陈赓则嬉皮笑脸、照单全收;

这段小小的“爱情故事”很快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毛主席竟然大发雷霆:“这样多危险,万一出事了怎么办!”很快,毛主席就派人在延河上搭起了一座简陋的小桥,傅涯也终于得以摆脱了渡河难的问题,两人的团聚次数也明显多了起来。

战事无情,没过多久,陈赓又要奔赴战场。在离开前,傅涯知道陈赓有写日记的习惯,便专程送给他了一个崭新的本子,而陈赓则把用完了的旧日记本留给了傅涯,好让她一解思念之情。

对于傅涯来说,这些日记本不仅仅是丈夫的代表,更是两人心意相通的证明。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傅涯都会拿出来陈赓的日记本翻一翻,里面那些由陈赓记载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像一根根精神支柱,鼓励着傅涯不断在革命道路上前行……

六、结语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和傅涯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岗位。然而,多年的征战和艰苦的生活岁月摧垮了陈赓的身体:1957年12月,陈赓第一次心肌梗塞发作,被紧急送往北京医院抢救;

1959年,陈赓的心肌梗塞二次发作。尽管这一次又抢救回来,但是陈赓已经彻底无法胜任高强度的工作,中共中央决定送他前往上海疗养,然而陈赓却始终不愿意享受纯粹的休息日子,也不喜欢疗养院里前呼后拥的感觉,更不愿意家里人因为他的病情而放弃工作。

因此,一直拖到1961年初,陈赓才在安子文的劝说和宋庆龄的邀请中,在傅涯的陪同下来到了上海。

彼时,陈赓只觉得有些胸闷,然而他却始终在坚持。一直到那一年的3月15日,傅涯结束了手里的工作后,回到家,看到半靠在沙发上的陈赓,正对她的回家“翘首以盼”,看起来兴致不错,甚至还跟她开玩笑说:“今天我生日,你给我擀点面条来吃吧!”

见到陈赓情绪很好,傅涯也放心了许多。她亲自下厨,给陈赓做了一碗雪里蕻肉丝汤面,陈赓吃得十分开心——可谁也不知道,这是陈赓的最后一餐。

3月16日早6点多,陈赓心肌梗塞第三次发作。由于那天是个周日,又是清晨,大夫们没能及时赶到,傅涯匆忙地给陈赓喂了几次硝酸甘油,可却全都被陈赓烦躁而无意识地吐了出来……

就这样,在经历了最后的抢救后,陈赓——这位赫赫有名的一代“战神”,最终遗憾地病逝在了上海。

在硝烟炮火当中,老一辈披肝沥血,这才最终为我们创立了现在这个和平而强大的新中国。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传颂,而他们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唯有不忘历史,才能砥砺前行!

参考

书籍《将帅们的家庭生活》

中国军网

书籍《海上碑林里的红色记忆》

10 阅读:3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