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益,北宋时期将领,他出生于武将世家,自幼便有非凡勇气。在驻守边关的日子里,孙益知道战士们的艰辛,因此他时常倾尽家财,奖励那些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的士兵,以此激发他们的斗志。这种无私的举动赢得了士兵们的心,他们愿意为孙益拼死效力,保卫大宋边疆。
当时,边境地区有一个名叫小鞠的人,时常侵扰边疆,成为边防的一大祸患。孙益精心策划,派遣了一支精锐部队前去讨伐。在这场战斗中,孙益的儿子也加入了军队,随同一起征战沙场。
然而,战斗过程中,军队并未取得预期的战果,孙益的儿子更是在激战中不幸战死。消息传到朝廷,皇帝对孙益家给予了丰厚的抚恤。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段时间后,孙益的儿子竟然活着回来了。原来,他在战场上并未阵亡,而是被敌军俘虏,后来侥幸逃脱。得知这一消息后,孙益并未感到欣喜,反而因为儿子没有战死而愤怒。在他看来,这是对朝廷抚恤的欺骗,有损家族声誉。于是,孙益向上级报告了这一情况,并主动退回了官府所赐的一切抚恤。
在北宋宣和末年,孙益作为福州观察使,被任命管理朔宁府。他在治理期间,发现当地有一位名叫孙谷的人,此人品行端正,才学出众,是可堪重用的人才。于是,孙益向上级朝廷上奏,极力推荐孙谷担任掾属,希望他能辅助自己处理政务,共同为朝廷效力。
孙益对孙谷的器重非同一般,他在公务上对孙谷信任有加,私下里也待他如同家人,这种特殊的待遇让孙谷深感荣幸。
不久,战事再起,孙益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要求他率军前去救援正处于战火之中的太原。面对即将来临的战事,孙益深知此行可能凶多吉少,因此在出征前,他将自己的后事托付给了孙谷。孙益交代孙谷,若自己不幸战死沙场,希望他能继续守护朔宁府的百姓。孙谷感念孙益的知遇之恩,郑重地接受了这一重任。
当时,敌人的势力确实非常强大,他们在战场上占据优势,给北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孙益的部下中有一些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不如带领军队北上,绕过太原,直接攻打云中。他们认为,攻击那里必然会让敌人分兵回援,从而缓解太原的危机,这正符合兵法中“攻其必救”的原则。
然而,孙益在深思熟虑之后,却给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这个策略固然有其巧妙之处,但如果我们这样做,就违背了朝廷的命令。我们作为朝廷的将领,应当以君命为重,坚守职责,不能擅自改变战略。”孙益的忠诚让他的部下深感敬佩。
于是,孙益决定继续执行原定的救援太原的计划。他带领着部队,冲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历经艰难险阻,最终抵达了太原城下。然而,太原城的守将张孝纯却因为种种顾虑,不肯打开城门接纳孙益的部队。孙益和他的士兵们在城外孤立无援,面对着敌人的猛烈攻势。孙益没有退缩,他带领士兵们英勇奋战,最终在太原城下战死。
孙益战死后,敌军的骑兵便乘胜前来攻城朔宁,同时,敌方还另派了一名新的郡守来接管此地。城内的官员和守军面对这样的变故,不得不紧急商议对策。
在商议中,有一部分人主张打开城门,迎接新郡守的到来,他们认为这是为了避免更多无谓的伤亡,同时也是为了城内百姓的安危考虑。然而,孙谷坚决反对这一提议,他认为这是对孙益遗愿的背叛。
孙谷在会议上据理力争,试图说服众人,但他的声音最终被多数人的意见所淹没。面对无法改变的局面,孙谷感到无比的痛心。他叹息道:“我孙谷早已以身许国,如今又怎能忍心辜负孙益的托付?既然诸位同仁不容我,那么这里就是我尽忠报国的地方。”
在场的有些人对孙谷的坚持感到愤怒,甚至有人举起刀剑威胁他,要求他放弃抵抗。但孙谷面对死亡威胁,却显得异常平静,他毫无惧色,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最终,在一场混乱中,孙谷因为坚持原则而被杀,他的勇气如同孙益一样,成为了朔宁城下的又一段悲壮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