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一老人到军管会找儿子被拦,指着报纸说:报纸上的是我儿子

AnnieBaek 2024-12-13 14:33:00

1949年,湖南长沙,一位70多岁的老农拄着拐杖,来到了长沙市军管会的门前。

他小心翼翼从怀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报纸,手指着报纸上的一张照片,对把守大门的卫兵说:"娃啊,我是来找我儿子的,二十多年了,我那走失的儿子,就在这报纸上哩!"

卫兵定睛一看,报纸上的人物照片,竟然是新任大将许光达的标准照。

命途多舛 踏上求学路

1908年,许光达出生在湖南萝卜冲的一个小山村。家中子女众多,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五,因此乡亲们都亲切地唤他"五伢子"。

许家境贫寒,靠着几亩薄田维系生计,一家人省吃俭用也难免捉襟见肘。年仅6岁的许光达,就开始帮人放牛,赚取微薄的辛苦钱贴补家用。

一天,许光达在邻村放牛归来,路过村头的一所私塾。朗朗的读书声吸引了他,情不自禁地驻足倾听,竟听得入了迷。从此,他只要得空就跑来私塾外"偷听"。

私塾的先生名叫邹希鲁,他是一位开明的前清秀才。邹先生发现了这个瘦小的身影,看出他眼中炽热的向学之心。于是,邹先生破格收下许光达为学生,免除了他的学费,让他能安心求学。

许光达的父亲许子贵虽是一介农夫,却非常赞成儿子上学。可家中的窘境也容不得许光达专心读书,无奈之下,许子贵狠下心,将年仅8岁的儿子过继给了做小本生意的大哥。

这个决定,让许光达没了后顾之忧,得以安心求学。

许光达刻苦好学,成绩优异,1921年考入了长沙师范学校。在这里,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等进步思潮,对共产党人创办的进步杂志尤其感兴趣,常常如饥似渴地阅读。

1923年,许光达15岁,一名日本浪人当街开枪,打死了两名无辜的中国路人。许光达与许多进步学生一道,组织游行请愿,要求政府严惩凶手、捍卫国权。

他在游行队伍中振臂高呼,将印有抗议口号的传单撒向街头。腐败的军阀政府非但不体恤民意,反而派军警对手无寸铁的学生们大打出手。

许光达挨了几记闷棍,鲜血顺着额角直流,衣衫也被撕得破烂不堪。但他毫不退缩,只是默默承受,内心的愤懑之火与日俱增。

经此一事,许光达更加坚定了投身革命的决心。他意识到,只有推翻列强和军阀政权,劳苦大众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1925年9月,许光达在老师的引荐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许光达考入黄埔军校,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

谁曾料到,在军校的第二年,蒋介石便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形势突变,黄埔学生必须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做出选择。

许多人望而却步,而许光达坚决站在了共产党一边。他参加了南昌起义,成为起义部队中的一名排长。

奋勇杀敌 浴血负伤转移

南昌城头的枪炮声已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许光达所在的起义部队誓与国民党反动派血战到底。战况惨烈,阵地前尸横遍野,许光达身先士卒,率领战士们一次次冲锋陷阵,屡立战功。

就在敌军的炮火即将击穿工事时,一枚炮弹在许光达身旁炸开。等他再次醒来时,已在一处陌生的农舍中,身上包扎着绷带,剧痛难忍。战友们冒死将他转移出战场,辗转来到家乡湖南的一处秘密驻地。

养伤期间,许光达一直想重返战场、报效党国,却被父亲许子贵再三挽留。

许子贵见儿子一走就是三年,生死未卜,如今好不容易才回到身边,怎肯再让他涉险。况且儿子临行前还欠下一桩人生大事——婚姻。

许光达14岁那年,他的恩师邹希鲁家中遭逢变故,便指婚女儿邹靖华与许光达。当时二人年纪尚小,只举行了定亲仪式。如今快十年过去,他们都已及笄,是时候履行当年的婚约了。

许光达心中再不情愿,但为了安父亲之心,还是答应下来。新婚后短暂的九天,国民党特务的追捕近在咫尺。在亲友的掩护下,许光达连夜出逃。

之后,许光达隐藏身份,上了战场。本想借此保全亲人,不料因通讯阻隔,家中父老反而以为他已战死沙场,妻子邹靖华陷入苦苦等待。

1932年,许光达已是英勇善战的红三军25团团长。然而,磨难与牺牲的战火烧到了他身上。那一年,国民党军队发动了第四次"围剿"。在突围战中,许光达胸膛中弹,鲜血直流。

战士们将他抬到镇上一处简陋的医院,却发现药品匮乏,医疗条件十分有限。为了取出胸腔里的子弹,大夫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不实施开胸手术。

许光达咬紧牙关,紧攥着床沿。他痛得昏死过去,又醒来,但始终,他硬是没吭一声。

一次手术失败了,又做了第二次、第三次。子弹依然顽固地嵌在胸腔里,像个定时炸弹。眼看许光达命悬一线,贺龙等领导下决心,要将他送往上海治疗。

然而,叛徒出卖了许光达的行踪。刚到上海没多久,他就被迫再次转移,辗转流亡。在党组织和战友们的悉心安排下,许光达只身来到莫斯科疗伤。在异国他乡,保住了性命。

抗日战争 延安抗大重逢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许光达已从莫斯科归来;1938年1月,许光达被任命为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

然而,许光达却不知道,远在湖南老家的妻子邹靖华,从来没有忘记过他。自丈夫离家从军,她就开始孜孜不倦地打探他的下落。

10年过去了,依旧杳无音信,许光达“牺牲”的噩耗传来时,邹靖华始终不肯相信,许光达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于是,邹靖华只身上路,要去寻找许光达昔日的战友和长官。

在一位老红军的指点下,邹靖华辗转来到了延安,这里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如果许光达还活着,那他一定会出现在这里。

邹靖华信步来到清凉山军委大礼堂,准备参加一场学习会。演讲者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声如洪钟,慷慨激昂。邹靖华抬头望去,讲台上的身影,不正是日思夜想的丈夫许光达吗?

多年的离愁别绪,化作这一刻的温存。夫妻俩诉说着各自的经历,许光达得知父亲仍健在,还四处寻找自己的下落,内心既欣慰又愧疚。

然而,抗战还没结束,许光达还不能回家。他让邹靖华暂且留在延安,学习工作,等待时局好转。邹靖华应了下来,就读于抗日军政大学。

许光达得知党中央已批准红四方面军改称新四军,调他到新四军担任第5师师长。临行前,他再三嘱咐妻子,切莫将他的行踪泄露给家人,以免连累亲友,引来杀身之祸。

1949年8月,兰州战役前,一野第二军团司令员许光达给全体官兵做战前动员,他在大会上讲的话和照片被刊登在了报纸上,远在湖南老家的父亲许子贵无意中看到了报纸上的内容,于是就有了开头寻子的那一幕。

许光达听到父亲来了的消息,急忙找到了父亲,他跪在父亲面前连连磕头,嘴里说着:“儿子不孝、儿子不孝。”许子贵能看到儿子活着回来,他也已经心满意足了,他知道儿子是为了国家才这么多年不回家,也没有过多责怪儿子。

见过父亲之后,再次动身回归部队。家人团聚固然开心,但是许光达想让更多的国人都阖家团圆,为此他只能跟家人聚少离多。

1957年,许子贵弥留之际,他正因公务繁忙,无法赶回老家。就在那最后的时刻,父亲叮嘱道:“五伢子忙,就不用回来送了,让他好好工作。”

许光达深知父亲的心意,早在几年前就试图将父亲接到北京,以便更好地照顾他。当时,许光达曾匆匆回家探望,短暂地陪伴了父亲三天。

父亲坚持不愿随他去北京养老。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儿子又身居高位,总是公务繁忙,去了北京只会增加许光达的负担。尽管许光达再三劝说,父亲却始终愿,执意要留在乡下的老家。

父亲的去世让许光达倍感遗憾。在那个年代,像许光达这样的前辈比比皆是,大家都为了更好的国家而努力,为了更多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这些人都该被历史铭记,被后代永远当作榜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