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计划:俄奥瓜分土耳其、重建东罗马的计划,为何没有实现?

环球情报员 2022-01-13 19:42:17

希腊计划

公元1453年,欧洲历史迎来了重大的历史转折点,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亡。东正教的中心随即转移到俄国。

俄国以东正教守护者身份自居,不愿看到欧洲被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践踏,历代沙皇都以“重建东罗马”为目标。

在18世纪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叶卡捷琳娜二世精心炮制了“希腊计划”,策划由俄国、奥地利和法国三国瓜分奥斯曼帝国在欧洲和非洲领土,恢复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希腊帝国,并由女皇的孙子君士坦丁为皇帝。

▲希腊计划的后人假想图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女皇苦心经营数年,然而直到女皇临终希腊计划也未能实现,这是为什么呢?

一、沙皇俄国的扩张

恩格斯曾说过:“没有希腊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罗马帝国全盘承接古希腊文化,史称“第一罗马”。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后,古典文化的中心转移到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作为希腊-罗马文化的嫡系传承者,历任皇帝们都以重振罗马昔日辉煌为己任,君士坦丁堡便成为“第二罗马”。

▲罗马帝国分裂后,东西罗马分界线

然而在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自此,君士坦丁堡由东正教文化中心转变为伊斯兰教文化的中心。

▲欧洲宗教分布

东罗马灭亡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东罗马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亚,以东罗马国徽为莫斯科国徽,俨然成为东罗马帝国的继任者。

随着俄国的逐渐强大,君士坦丁堡牧首失去对莫斯科督主教区的控制,在1589年明文裁定莫斯科为“第三罗马”,俄国成为东罗马灭亡后的东正教的中心。

奥斯曼帝国逐渐将伊斯兰教移植到巴尔干地区,形成了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三教鼎立的局面。基督教世界都不愿意看到巴尔干被奥斯曼这个伊斯兰国家占领,因此,距离巴尔干最近的奥地利和俄国打起了小算盘。

▲俄奥蚕食奥斯曼帝国

奥地利虽属天主教阵营,但是它一直视巴尔干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便利用巴尔干存在的民族、宗教矛盾,号召当地的基督教徒抗击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则号召半岛上的伊斯兰教徒反抗奥地利,鼓动他们互相仇杀制造宗教仇恨。

俄罗斯人与巴尔干斯拉夫人同族同宗,而且沙俄又以东正教守护者自居,自觉有义务帮助这些教徒摆脱伊斯兰奥斯曼的统治,于是便以“上帝的名义”踏上了领土扩张之路。

▲巴尔干半岛人种二、沙俄的巴尔干政策彼得大帝时期(1672年-1725年),沙俄的扩张之旅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当时,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因庞大的军费开支日益困窘,封建专制政权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切都为帝国的衰亡埋下了隐患。

俄国在击败瑞典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后,将夺取黑海出海口定为角力欧洲大陆的核心任务,但是这里也是奥斯曼帝国的核心地域,因此引发了沙俄与奥斯曼和其他欧洲列强在巴尔干地区的激烈博弈。在土耳其的激烈反抗下,沙俄在1710年被逐出了巴尔干半岛。

▲拿下黑海制海权,俄国就能沿水路贯通欧亚非

尽管沙俄没能控制黑海,但是却让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人开始相信:俄罗斯人愿意帮助他们从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下解放和独立出来。

沙俄也没有放弃占领巴尔干的野心,彼得大帝之后的历任沙皇都将侵占巴尔干列为首要任务,但是屡屡受到阻碍,因为不只俄国,奥地利、英国、法国也同样对巴尔干地区心怀鬼胎。

沙俄和奥地利是距离奥斯曼帝国最近的两个强国,都对巴尔干有领土诉求。

从17世纪开始,奥地利就不断地利用宗教手段从西北面向巴尔干的西部和多瑙河下游进行扩张。因此它很担心俄国在巴尔干的扩张会危害自己的利益和安全,于是便一边与俄国勾结,一边处处掣肘。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红圈内)

英国已经拥有了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它不希望日益强大的俄国控制黑海和地中海的出口,但是又希望借助俄国的力量削弱法国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所以英国的态度非常暧昧;只有法国始终坚决抵制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侵略扩张。

▲克里米亚战争

在各方势力的牵扯下,沙俄在巴尔干问题上一直未能如愿,七年战争为沙俄重返巴尔干创造了机会。

1756年,由于英国与法国、西班牙在贸易与殖民地上的相互竞争,普鲁士和奥地利在神圣罗马帝国体系内外争夺霸权,最终导致了英国-普鲁士联盟与法国-奥地利联盟之间爆发了著名的“七年战争”。

▲七年战争由欧洲列强之间的对抗导致

七年战争结束后,奥地利消耗巨大,再难与俄国争锋;法国丧失大量海外领地,在巴尔干的影响力急剧下降;英国虽然扩张了海外霸权,但是也受累于海外殖民地事务,无暇顾及巴尔干问题。

能够牵制俄国的各方势力都偃旗息鼓了,俄国终于等来了夺取巴尔干的最佳时机,也等来了一位卓越的统治者——叶卡捷琳娜二世。

1768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发动对土战争,女皇的宠臣格·奥尔洛夫提出远征群岛计划,即发动周围各希腊部族、斯拉夫人反对土耳其人的计划。

俄海军驶抵希腊海岸时,在陆上和海上大量散发传单,煽动半岛上的斯拉夫人和希腊人举行起义来牵制土军力量,从而切断君士坦丁堡和爱琴海、地中海的联系,使俄军能顺利地向君士坦丁堡推进。

同时,俄军还利用和奥地利、普鲁士一起瓜分波兰的手段,避免了外交孤立。最终俄国掌握了黑海到地中海的制海权,为向巴尔干扩张奠定了基础。

▲1772~1795年间俄普奥瓜分波兰

尽管奥尔洛夫提出的群岛计划在这次战争中收效甚微,但俄国利用希腊人、斯拉夫人和东正教徒来反对土耳其统治的计划却日益酝酿成熟。女皇和其宠臣波将金将奥尔洛夫的计划系统化,策划了一个更大的反土同盟外交活动——希腊计划。

计划将黑海北岸西部的德涅斯特河至南布格河之间的领土,克里木半岛并入俄国版图;巴尔干半岛东北角的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公国变成俄国的附属国;恢复君士坦丁堡的希腊帝国,并由女皇的孙子君士坦丁为皇帝;将南斯拉夫民族生活的地方划给奥地利。

▲希腊计划各国领地分割示意图

所有计划都以恢复斯拉夫人和希腊人的国家,反对异教徒和土耳其人为借口,充分暴露了沙俄利用这里民族矛盾来达到自己目的的阴谋。

三、希腊计划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希腊计划并非是天方夜谭。

当时,俄国北部的瑞典在波尔塔瓦总决战败北,再无力威胁俄国;西部的波兰已成土崩瓦解之势,难逃成为战利品的命运;德国因普、奥之争疲惫不堪;英国忙于殖民地经营问题;法国正在酝酿一场巨大的资产阶级革命风暴。

▲第五次俄土战争爆发之前的欧洲版图

经过1768年-1774年的俄土战争,土耳其不仅失去了对克里米亚和黑海北岸伊斯兰汗国的宗主权,还让帝国境内的东正教教徒处于俄国的保护之下,这更加鼓励了巴尔干地区的希腊人、斯拉夫人和东正教教徒反抗奥斯曼统治的决心。

俄国此时提出希腊计划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它还需要找到坚定的盟友。

女皇首先排除了英国,因为她不愿卷入英法在美洲殖民地和远洋上的战争。1780年,为了进一步压制摇摆不定的英国,女皇利用英国和其他欧美国家的矛盾,抓住美国独立战争的时机,组织其他欧洲国家建立反英的“武装中立”,拉拢了土耳其的主要支持者——法国。

▲叶卡捷琳娜二世

奥地利出于对抗普鲁士、保护自身安全的目的,在1781年与俄国缔结了为期8年的同盟条约。一切都准备就绪,叶卡捷琳娜二世在1782年正式抛出了“希腊计划”。

1783年,俄国吞并克里米亚,这原本是希腊计划的一部分,但是俄国随后的举动为希腊计划的失败埋下伏笔。

夺取克里米亚半岛后,俄国在半岛的西南端组建了黑海舰队,建立起尼古拉耶夫和塞瓦斯托波尔两个海军基地,此举过早暴露了俄国追求黑海霸权的野心,破坏了近东地区平衡,引起了欧洲各大国的强烈不满。

▲俄国设置的两个海军基地位置四、希腊计划失败英国反应尤其剧烈,英国为了保护近东利益开始奉行对俄的强硬政策,普鲁士、瑞典、荷兰等国也纷纷向英国看齐,反对俄国对奥斯曼的进一步侵略;法国继续向奥斯曼提供军事支持。

奥地利担心俄国控制黑海海峡后,会削弱自己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危及奥地利南侧的安全。而且,一旦俄国占领巴尔干,那么不仅巴尔干的斯拉夫人和东正教徒会转而追随更强大的俄国,奥地利境内的斯拉夫人也难免不被俄国煽动,届时奥地利将陷入内忧外患之中。

▲斯拉夫人分布地图

但是,奥地利已经和俄国缔结了盟约,只能在俄土交战后尽量拖延介入的时间,因此俄国实际上陷入了孤立的境地。

俄国孤立被动的外交处境让奥斯曼土耳其看到了一雪前耻的希望。1787年,奥斯曼土耳其率先对俄国宣战。次年,奥地利兑现承诺对土耳其宣战。

俄奥联军在巴尔干半岛分散了土耳其的兵力,让俄军顺利攻取了黑海沿岸的战略要地奥恰科夫。正当联军节节胜利之际,土耳其的盟国瑞典对俄国宣战,俄国遭受南北夹击,叶卡捷琳娜二世赶紧拉瑞典的死敌丹麦下水,对抗瑞典。

▲奥恰科夫位置

不同于俄国的高歌猛进,奥地利对土耳其的作战并不太顺利。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欧洲形势大变,瑞典退出了战争。奥地利因为面临普鲁士入侵的威胁,又担心俄国在巴尔干扩张,选择与土耳其单独议和。

但是,俄国并没有因为奥地利的退出而终止希腊计划。1890年,俄国趁欧洲无暇顾及土耳其,一举攻下位于俄军翼侧和后方的伊兹梅尔要塞,土耳其元气大伤,只能请求和谈,将黑海北岸的大片土地割让给俄国。

▲伊兹梅尔要塞位置

俄国从土耳其手中获得了克里米亚和黑海北岸广大地区的永久占有权,巩固了在黑海的势力范围,为深入巴尔干以及干涉奥斯曼土耳其的内部事务打下了基础。

奥斯曼土耳其版图大为缩减,国力不断衰弱,国内独立和分裂的倾向越来越严重,面临着分崩离析的窘境。然而,叶卡捷琳娜二世并未等到希腊计划实现就在1796年因病去世了,希腊计划无疾而终。

女王去世并没有影响俄国人对巴尔干的扩张,然而未等俄国人行动,希腊自己先独立了。

18世纪末,受到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巴尔干半岛的人民开始意识到,只有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建立独立的国家才能获得自由。1821年,希腊率先打响了民族独立的第一枪,并且在列强的帮助和交涉下在1831年取得胜利。

▲巴尔干民族大独立前欧洲局势

希腊刚独立时仅包括小部分地区,只有现今希腊面积的一半。想到被异教徒统治多年的屈辱,独立后的希腊人定下了“伟大理想”计划:夺取君士坦丁堡等故土,解放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所有希腊人。

▲希腊版图变化(1832年-1947年)

但是刚独立的希腊根本不是奥斯曼帝国的对手,只能求助于欧洲大国。

但是,俄国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去世后就修改了对土耳其的政策,因为俄国意识到征服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很可能会被其他欧洲大国围殴,所以宁愿维持土耳其虚弱的现状,而其他欧洲列强出于平衡地缘政治的目的,也必定不会允许希腊真正的独立。

因此,希腊的“伟大理想”注定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重建东罗马注定是不会成功的。然而,希腊独立却成为俄、法、英、奥地利等欧洲大国干预奥斯曼帝国内部事务的开端,以至于后来巴尔干半岛上寻求独立的民族,都需要主动或被动地向这些大国寻求“保护”,巴尔干地区的矛盾逐步加剧。

希腊独立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巴尔干半岛掀起了返土民族大起义的浪潮,各个国家揭竿而起,一直持续到20世纪巴民族大独立才以各国独立为结束。

▲一战前巴尔干半岛独立的国家

一战后,站错队的奥斯曼土耳其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领土几乎丧失殆尽,但是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依然属于土耳其。

希腊趁着列强肢解土耳其的机会发动希土战争,但是未能成功收复君士坦丁堡,“第二罗马”彻底失去了重建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游斌.民族与宗教互动的欧洲经验[C]//宗教与民族(第六辑).,2009:112-118.

[2]刘景华.论古代中北亚游牧民族的移动及其影响[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58-63.

[3]王玉芝.土耳其文化认同双重性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3,11(05):72-76.

[4]张国臣.浅论近代巴尔干民族主义[J].许昌学院学报,2006(04):104-107.

[5]胡光利.试论奥斯曼帝国的兴衰及其历史经验教训[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11-14+112.

[6]林绍玲.塞尔维亚的独立与大国外交[J].世界历史,1997(02):50-58+129.

[7]徐松岩,王三义.近现代希腊政治制度的嬗变及其特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5(01):102-114+203.

[8]朱晓中.从巴尔干到东南欧——冷战后巴尔干地缘政治变迁[J].东欧中亚研究.1998(3):10

[9]钮松.宗教因素对土耳其入盟前景影响浅析[J].世界民族,2011(06):1-9.

[10]朱虹.科索沃模式与巴尔干难题[J].新远见,2008(06):66-78.

[11]乐峰.俄罗斯东正教的特点[J].世界宗教研究,2004(03):103-113.

[12]李提.沙皇俄国对巴尔干政策演变及特点[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09):89-97作者|花城

责编|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13 阅读:10889
评论列表
  • 2022-01-14 21:03

    谁能想到关键时刻希腊国王被猴咬死,而土耳其又天降猛男,时也命也

  • 2022-01-14 12:38

    因为土耳其天降猛男凯末尔

    安杜路兽 回复: 瓜瓜
    [汗]恩维尔算了吧 一战送分童子 土耳其被阉割成这样他功不可没
    瓜瓜 回复:
    凯末尔不过是个捡现成的继承人,恩维尔才是先驱者
  • 2022-01-14 12:43

    简单说因为一只猴[笑着哭]

  • 2022-02-22 12:16

    保加利亚挺倒霉的,两次押错赌注[呲牙笑]

  • 2022-01-14 21:38

    最后时刻天佑土耳其吧,西亚病夫真是命不该绝啊

  • 2022-01-24 22:47

    一派胡言乱语俄土属敌,[得瑟]罗马东征必须征服土耳其奥斯

  • 2022-02-05 12:05

    一个希腊人拯救了土耳其

  • 2022-01-31 15:56

    小国的计划,大国为什么要实施?付出和收获不对等

  • 2022-01-17 12:13

    野心和雄心是有天壤之别的。[笑着哭]

  • 2022-01-28 03:20

    哪里那么多妖孽

  • 2022-01-28 18:46

    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