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一碗家乡面

恨真聊经济趣事 2024-12-26 04:04:10

早市的喧嚣还没散去,老李头就摆好了他的面摊。

巷子口的梧桐树下,一张折叠桌,四个马扮,一口老旧的煤气灶,一口冒着热气的大锅。这就是他的江山了。

"老李头,今天胃口不好,来碗清汤面。"

杨奶奶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过来。她是这条街上最老的住户,见证了这条街几十年的沧桑。

"得嘞!"老李头应声,手上的动作麻利,"我给您放点香菜?"

"你还记得我爱吃香菜啊。"杨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这条街上谁爱吃什么,我都记得。"老李头一边煮面一边说,"王老师爱加辣,张屠户喜欢放蒜,李师傅要双份葱花..."

街对面的"阿龙饭店"已经开门了。玻璃门擦得锃亮,门口停着几辆豪车。服务员穿着统一的制服,打扮得利利索索。

"哎,阿龙现在可是发达了。"杨奶奶叹了口气。

老李头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很快又恢复如常:"各人有各人的造化。"

三十年前,老李头在这条街上开了"李记面馆"。那时候的面馆虽然简陋,但生意红火得很。特别是他那碗"三鲜面",汤底用老母鸡和猪大骨熬制,加上鲜虾和瑶柱提鲜,面条是纯手工的阳春面,每天都有人排队。

阿龙是隔壁巷子里的孩子。那时候他才十岁出头,放学后总爱往面馆里钻。

"叔,我帮您擦桌子。"

"叔,我给您跑腿买调料。"

就这样,阿龙在面馆里一待就是五年。

十五岁那年,阿龙父母出了车祸。老李头二话不说,收了他当徒弟。

"你小子手脚麻利,就是性子急了点。"老李头常这么说,"做面要沉得住气,火候到了,自然就好。"

阿龙确实聪明。不到半年,就能独当一面。面团和得多软多硬,汤头要煮多久,蘸料该放多少,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好好干,这门手艺,以后就是你的饭碗。"老李头拍着他的肩膀说。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直到八年前,城市改造,老李头的面馆被列入拆迁范围。

"李叔,咱们换个地方开吧。"阿龙着急地说,"我都打听好了,西街有个铺面..."

"不了,"老李头摆摆手,"这把年纪了,折腾不动了。"

其实是嫌那铺面租金太贵。拆迁补偿款虽然不少,但老李头舍不得。那是他准备给儿子娶媳妇用的。

"那我先去市里打工,等您找好铺面再回来。"阿龙说。

老李头点点头:"去吧,年轻人多见见世面也好。"

可阿龙这一去,就是三年。再回来时,已经是开着小轿车,穿着西装。

"李叔,我回来了。"阿龙站在老李头家门口,"我在街对面租了个大铺面,您去看看?"

老李头去看了。装修很气派,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开业那天,阿龙特意请老李头去剪彩。

"师父,您尝尝这碗面,看看我有没有走样。"

老李头尝了一口,没说话。

面条韧性足了,但少了那份绵软;汤头鲜美,但火候差了那么一点;配料新鲜,但味道重了些。

"现在的人喜欢这个味道,"阿龙解释说,"我请专门的厨师改良过配方。"

老李头放下筷子:"是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从那以后,老李头就很少去阿龙的店里。

儿子结婚后,老李头更是整天闷在家里,连门都不出。

直到去年,儿子在市里买了房子,要接他们老两口过去住。

"爸,您和妈就安心享清福吧。"

老李头摇摇头:"我这一辈子都在这条街上,走不开。"

就这样,老两口留了下来。老伴知道他闷得慌,就怂恿他:

"你那手艺放着不用多可惜,摆个小摊子玩玩呗。"

这话正中老李头的心思。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跑去市场,买了面粉和调料。老伴帮他收拾出尘封多年的面案和擀面杖。

"您看,都生锈了。"老伴心疼地说。

"没事,擦擦就好。"老李头说着,就拿砂纸仔仔细细地打磨起来。

街坊们看到老李头重操旧业,都很高兴。

"可想死你的面了!"

"现在的面馆太讲究,反而没了那个味。"

老李头的摊子,一摆就是大半年。

生意不算太好,但也不差。老街坊们都喜欢他的面,说吃着有年头的味道。

这天下午,一辆黑色奔驰停在摊位前。

阿龙从车上下来,还是一身笔挺的西装。

"师父。"他喊了一声。

"来啦。"老李头抬头看了他一眼,继续和面。

"最近生意怎么样?"

"还行,够买点菜的钱。"

阿龙在摊位前站了一会:"师父,我店里缺个主厨,您要不要..."

"不去,"老李头打断他,"我这把年纪了,配不上你那高档地方。"

"师父,我..."阿龙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

"我最近在想,"阿龙深吸一口气,"是不是太着急往前跑了。店是开大了,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老李头擀面的手停了下来:"怎么,生意不好?"

"生意倒是不差,"阿龙苦笑,"可天天想着扩店面、搞连锁,都忘了最初的那个味道了。"

老李头看着这个徒弟,突然觉得他还是那个在面馆里帮忙的小伙子。

"那你想怎么办?"

"我想把您那碗三鲜面重新做出来。"阿龙说,"就按原来的配方,一点都不改。"

老李头沉默了一会:"行啊,明天来摊子上,我教你。"

"真的?"阿龙眼睛一亮。

"臭小子,"老李头笑骂道,"你以为我这把年纪了,记性就不好使了?"

第二天一早,阿龙就来了。脱了西装,换上一件旧体恤。

"先和面。"老李头说,"水温要刚好,面粉要过筛..."

阿龙认真地听着,就像当年在面馆里那样。

一上午,他们做了三锅面。

"不对,火候还差点。"

"调料放轻了。"

"面团太硬。"

...

太阳落山时,阿龙终于做出了一碗像样的三鲜面。

"师父,您尝尝。"

老李头喝了一口汤,点点头:"这才是我教你的味道。"

阿龙眼圈红了:"师父,对不起。这些年,我太功利了。"

"傻小子,"老李头拍拍他的肩膀,"我们这一行,最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能让人吃出家的味道。"

从那以后,阿龙经常来摊子上帮忙。他的店里也多了一道特色面——"师父三鲜面"。

价格和街边摊一样,但每天限量供应。

老李头去他店里吃过一次,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就是这个味。"

日落时分,老李头收摊回家。

巷子里飘来阵阵面香,那是从阿龙店里传来的。

老李头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味道,熟悉得让人心安。

(全文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