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期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患病率达5%~8%,对于爸爸妈妈而言,对宝宝最大的帮助就是给予他(她)足够的语言刺激。
宝宝不爱说话,大体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不会说,我们经常见到宝宝想要东西,就指着东西“a, a, a”;另一种是不敢说,宝宝可能说话不清晰或说话声音小,因为害怕或自卑,或者被同伴嘲笑而不愿意说。所以,诱导宝宝说话也需要分清情况,“对症下药”。
一.从”不会说”到”会说”
1.增加宝宝的需求:不管是爸爸妈妈 ,或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宝宝的照顾一定是细致入微的,宝宝的需求总是在不开口索取时就提前得到了满足,久而久之也就不需要自己表达了。
如果宝宝想要什么,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种表达的权利一定不能被剥夺,家长不要事事包办。在宝宝索要玩具、对事情不满意时,会由哭到指,再引导他(她)说词语,便可以逐渐增加词汇量。
2.多模仿宝宝说话:即便是”不会说”的宝宝,在平时也会无意识地发很多音,这时候爸爸妈妈要多模仿宝宝的”说话声”。在模仿的过程中,宝宝会关注到你们的交流,继而激发出表达的兴趣。
3.夸张的动作和发音:陪伴宝宝的过程中 , 爸爸妈妈可以做一些伴有声音的夸张的动作,比如,老虎吃东西"a-u" 等。宝宝在关注动作的过程中, 会潜意识地习得声音。宝宝会觉得说话能让人开心,以此激发说话的欲望。
4.游戏中灌输:即便工作再忙,爸爸妈妈也需要多陪宝宝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灌输一些有意思的发音。
二.从“不敢说”到“敢说”
1.多鼓励:对于说话不清楚或伴随口吃的宝宝 ,爸爸妈妈切不可训斥或让宝宝一句话反复说直到清晰。在这种强压下,宝宝的小心灵会受打击,说话也会小心翼翼, 可能就直接不说了。爸爸妈妈要与宝宝多交流,鼓励宝宝多说话。如果存在说话不清晰的情况,要有针对性地练习语言。
2.多倾听:由于工作的关系,忙碌的爸爸妈妈会忽略与宝宝沟通,有些甚至在宝宝主动交流时无暇顾及、置之不理。其实,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很关键的,会让他(她)觉得自己得到关注与重视。多倾听,孩子才更愿意多交流。
3.重视语言环境:学习语言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爸爸妈妈需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创造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
4.关注宝宝的内心世界:孩子是很敏感的。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情绪的波动、心理的变化,找到孩子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敢说”。
5.对“因”下良药:和爸爸妈妈的引导同样重要的是,根据语言发育迟缓的病因对宝宝进行专业的言语治疗。"双剑合璧”才是促进语言发育迟缓宝宝语言能力发展的最佳方案。
6.听力障碍:佩戴助听器后进行 言语训练。
7.语言环境贫乏:家长要给孩子创造 良好的语言环境。
8.构音器官疾病:如果口肌运动不佳和协调能力弱,可通过感知觉训练、下颌训练、 唇舌训练、气息训练等提高。
9.认知理解和表达能力差:加强词汇积累、概念理解,学习问句应答和句式运用等;可使用沟通类图书学习恰当的表达方式,改善行为问题,建立规则,提高互动沟通、情绪表现和社交适应能力。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康复医院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