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这些青铜器的用途吗

牛奶文化 2024-07-09 07:01:11

大家好,上两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山西博物院馆藏青铜器当中的盛酒器和饮酒器。今天,我们再和大家聊聊青铜器当中的饪食器。

首先,咱们来说说什么是饪食器?饪食器是古代王公贵族在进行祭祀、宴飨和征伐时,举行礼仪所使用的器物。

作为礼仪重器,不同规格、不同大小、不同用途的青铜器,代表了其主人的不同身份等级。

鼎,本来是古代烹饪的炊具,相当于现代的饭锅。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发展为传国重器。当礼乐文化逐步形成之后,鼎又成为了祭祀的主要用器。

在奴隶社会,鼎的多少直接反映了使用者地位的高低,鼎的轻重标志着使用者权利的大小。可以说,鼎就是是奴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明贵贱”的重要器物之一。

另外,根据鼎的用途,可以分为镬鼎、升鼎和羞鼎。其中,镬鼎形体最大,用来煮整头白牲肉。升鼎则是盛放从镬鼎中煮好的熟肉。而羞鼎则是放有佐料或是肉羹的器皿,它与升鼎配套使用,所以也叫“陪鼎”。

在古代,鼎的使用有严格规定,基本以奇数出现,一般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簋与鼎一样,除了具有盛食器的作用外,还兼有礼器的功能。在祭祀时,盛满黍稷的簋常常与盛有熟肉的鼎摆在一起,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在西周时期,簋是除鼎之外的另一种标志贵族身份、等级、地位的重要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簋会以偶数组合的方式与以奇数组合的鼎配合使用,这就是“列鼎列簋制度”。

具体来说说,鼎和簋在宴会祭祀时分为四个等级: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两簋。

可以说,列鼎列簋制度是礼乐制度的核心,这种制度通过鼎和簋的数量来区分社会地位,体现了古代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

青铜鬲源于陶鬲,是以烹煮食物为主要功能的炊具。作为青铜礼器中重要的一个类型,青铜鬲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

在西周中期以后,“列鼎列簋”制度逐渐形成。与此同时“列鬲”现象也开始出现。当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达不到使用鼎的情况下,鬲便可以作为鼎的替代品,伴随墓主人入葬。

西周时期,大量的食器成为主要随葬器物,也进一步体现了西周的重食文化。

从考古资料来看,我们的祖先在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已经成功的烧制出了陶甗。成为了世界上最早懂得利用蒸气蒸煮食物的先民。

而在先秦至汉代期间,青铜甗不仅是实用的炊具,而且还具有礼器的作用。尤其是在西周末期至春秋初期,它还与鼎、簋、豆、壶、盘等其他青铜器进行组合,成为成套的贵族随葬品。

另外,甗的形状有圆形和方形之分,商代的甗多具有立耳、侈口、束腰和袋状腹等特征,而西周时期则出现了附耳和上下部分可以分体的形式。

青铜豆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盛行于东周时期,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在古代,青铜豆不仅是盛肉酱、调味品或黍稷之类的盛食器,而且也是重要的礼器。在《礼记•明堂位》中就有:“夏后氏以楬豆,殷玉豆,周献豆。”的记载。

说的就是在祭祀礼仪中,夏朝用的是没有装饰的豆,殷商时期用的镶嵌玉石的豆,周朝的时候用的是雕刻着花纹的豆。

另外,在《礼记•礼器》中也有:“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的记载。

由此可见,豆数量的多与少,就代表贵族身份的高与低。身份越高,其使用的器具就越多,这倒是和鼎同出一辙。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晓姝。下期,我们将为您带来青铜器中的盥洗器。原创不易,欢迎您的关注、点赞以及在评论区的留言,我们下周一再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