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相信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出现一个人的名字——鲁迅。可以说鲁迅对于近代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鲁迅先生对于中国的文字也是有着影响的,在鲁迅逝世前曾经就说过一句话:“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一、成本太高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东西,可以说在现在看来鲁迅先生所言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
并且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宝贵的就是文化了,当一个国家连文化都不复存在的时候,那么距离这个国家覆灭也不远了。为什么当年日本要在中国设立学堂,教导孩子们日本的文化就是想要中国的后代忘记自己原有的文化。
这样看来鲁迅先生所言是十分不恰当的,但是被世人所称赞的鲁迅先生又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通过先生的文章不难看出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当然这一切还是要从当时的时代来说。
任何事情都要是要看此时的时代背景的。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不仅要面对侵略者,还有国内的混乱。在当时文盲的程度是很高的,可以说只有极少数人是经受过短暂的教育的。
为什么还要加上短暂两个字,在饭都吃不饱的时代,大多人只受到短暂的教育。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当一个国家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是文盲,这个国家应该怎样富强起来呢?
鲁迅先生忧国忧民,对于此时中国的局势先生十分地忧心,在当时受教育的人本就少,再加上汉字十分地繁琐,使得教育雪上加霜。先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之际发表了一篇文章《鲁迅论语文改革》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就当前中国的教育发出了自己的看法。
能够受到教育的人本就少,学习的汉字还十分地繁琐,加大了受教育的难度,同时也加速了受教育的时间。受教育的时间一增加,能够接受教育的孩子就更少了。可以说这是一个无限的循环。
并且即使是学习出来了,大多也都是只学习到了一个皮毛,想要用这个皮毛去救国救民是远远不够的,当即先生就对于繁体字提出了质疑,在鲁迅看来正是因为繁体字的繁琐才导致了当前的局面。
在那个年代大家受教育的困难程度是今天的我们没有办法想象的,不仅仅是贫穷的限制、还有地域的限制、战争的限制……
最终鲁迅先生得出了一个结论——汉字的成本太高了,若是执意坚持学习汉字,是不利于中国的发展的,随即“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出世。
鲁迅先生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毕竟当年的他也就是学习这种文字的。在鲁迅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很快就在社会上引发了共鸣,当时许许多多的学者都纷纷赞同鲁迅先生的想法。
在这些人中就有我们所熟悉的陈独秀、胡适还有北大的校长蔡元培等在社会影响重大的前辈响应。
二、推行拉丁文相信通过上述,也可以看出鲁迅之所以会摒弃汉字,并不是要摒弃这种文化,而是要摒弃他们的繁琐。
并且后世的专家学者们针对当年鲁迅先生的看法,大多都是赞同的。在那个落后的中国下,只有进步才是最重要的,中国从十八世纪的鸦片战争到之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人民都在体验什么是“落后就会挨打”。
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鲁迅的思想是有可取之处的,中国的落后、贫穷与腐朽,压得中国的百姓们喘不过气。想要拯救国家就要从每一个人民开始,当然首当其冲的就是思想文化。
以发展为中心的话,鲁迅的想法虽然是有些偏执,但是还是有道理的。鲁迅本人是极其推崇中国学习拉丁文的,与汉字相比拉丁文就容易多了,即使是现在中国用简体字,但不得不说的是汉字依旧是世界上最难的文字,更不要说当时了。
在特殊时期就要用特殊的方法,不久之后以鲁迅先生为首的一些文人们就开始表述自己的思想。拉丁文的简单易懂很快就受到了许多的文人学者的青睐。
可以说1935年对于拉丁文运动来说是最具有时代意义的一年,在这之前就已经有很多的学者发表文章响应,除了前文提到的鲁迅、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人之外。还有茅盾、郭沫若、瞿秋白……
在他们推动之下一场运动袭来,当然这其中的艰难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往往改革都是很艰难的更不要说改革的还是流传几千年的文字了。
在这么多年间,拉丁文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种空前繁荣的阶段,不仅仅有学习班还有拉丁文的读物。
不过遗憾的是,即使是通过多年的推广,在社会上许多人响应,但汉字废除的决策最终还是被拒绝了,取而代之的是汉字的简化。
三、简体字汉字简化运动是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的,当然将汉字简化推上时代的舞台的正是钱玄同。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大力提倡简体字,并且呼吁社会响应简体字改革。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简化字的苗头了,不过那个时候的中国还在清政府的统治之下,这也就直接导致汉字的简化没有办法推行开来,只能小规模地传播。简单来说就是影响并不是很大,也没有很多人响应,当然这也与当时的时机不成熟有很大的关系。
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始,整个社会开始了大规模的民主运动,并且在五四运动中大多都是积极知识分子与学生。他们相对比较年轻,对于事物的接受也是比较快的。
所以在这一阶段大大推动了汉字的发展。但汉字简化还是在汉字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改,在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也因为这所以简体字一直都没有受到重视。
在那之后汉字简化的大集团中又加入了许许多多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汉字简化。
可以说从上个世纪初,到汉字简化正式成形,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1956年之际《汉字简化方案》出世汉字简化的运动终于迎来了他的硕果。
结语虽然在鲁迅所言的“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有一些剑走偏锋,但在当时大规模的救国运动中,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并且延续了多年的拉丁文推广运动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这也可以看出,无论在什么时候一个国家想要富强,教育都是最必不可少的,只有教育才可以强国,今天的中国终从文盲中走出来,这都是前辈们努力之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