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河南农民在日本乘火车时,满车的日本旅客向他高呼:万岁

游史渊 2025-01-02 17:46:13

1993年时,有个河南老农在日本坐火车时,被人认了出来,结果车厢里所有日本人都纷纷起立,朝他深深鞠躬,并高呼“万岁!”

这位普普通通的河南老农究竟做了啥,为什么会得到这些日本人的感谢和尊重呢?

事情要从1945年时,抗战胜利时候说起了……

当宿敌倒在你家门前,奄奄一息的时候,你会怎么做?置之不理,还是落井下石。

相信一般人面对这种情况,很难克服内心的厌恶去伸出援手,这不是恶毒,而是人的本能。

可是身在河南的农民孙邦俊,却做出了很不一样的选择,在抗战刚胜利时,一位日本兵在他面前险些活不下去,善良的孙邦俊将他带回了家,数十年如一日地照顾他。

哪怕自己的儿子因为他丢了前途,娶不上媳妇,都从来没有想过迁怒这个曾经与国家敌对的人。

孙邦俊用大义和爱换来了一条生命的尊严,他也为自己和儿子赢得了两国人民的尊敬。

那么孙邦俊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捡到”一个日本兵

1945年抗日结束,日本投降。

敌人撤走了,留下来的除了胜利的喜悦,还有这14年抗战留下的种种创伤。

虽说日本军离开了,但是总有漏网之鱼。

有一些士兵因为伤重或种种原因丢队,在同伴已经乘上归国的轮船时,这些人依然在中国的土地上游荡,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之一石田东四郎,就是这样一位日本兵。

石田东四郎在战争中头部受了伤,没有了依靠的他在河南的乡间流浪着,饥肠辘辘地活着。

一天,他从路边挑贩的手中得到了两个馒头,赶紧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贩子本以为他要买,等着石田东四郎付钱。没想到石田东四郎几口吞下,却不见掏钱。贩子一下就知道,这是遇到吃霸王餐的了。顿时跟石田东四郎闹起来。

因为动静太大,逐渐引来了围观的人群。这时他们从石田东四郎口齿不清的话语中依稀辨认出他是个日本人。

本就怨恨日本人的老百姓们顿时沸腾了,叫嚣着给这个日本兵一点教训。就在石田东四郎即将被暴打一顿的时候,孙邦俊出现了。

他围观了一阵,发现这个日本兵身体不太灵活,面对愤怒的人群压根没有反抗的能力。眼看着他就要被暴打一顿,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伸手拦住了人群。

在孙邦俊的好言劝说下,日本兵总算被放了一马。孙邦俊还帮他还了包子的钱。

一切结束之后,孙邦俊本想回家。但是他注意到石田东四郎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加上伤重未愈,如果把他一个人留在这里,石田东四郎多半活不久了。

孙邦俊也憎恨日本人,但他看着这个神智有些不清的“流浪汉”,再一次心软下来,他带着日本兵一起回家。

孙邦俊心想,就留他一段时间,等他恢复健康了,再放他走。起码能有生存能力才行吧。

却没想到这一刻的不忍,变成了一段长达47年的羁绊,把孙邦俊一家人的命运与石田东四郎勾连在一起。

一照顾就是47年

孙邦俊刚把石田东四郎带回家,就受到了里里外外的双重压力。

孙邦俊的妻子不解,日本人迫害我们国家,本应是不共戴天的仇恨,丈夫怎么把自己的仇人带回家了。

孙邦俊只能向妻子解释道:“他看着也没啥攻击力了,再怎么说,这也是一条人命。就算是个小猫小狗,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去死……”

在孙邦俊的劝说下,妻子张金荣叹了一口气,她知道丈夫是个老好人。可是自己当初不就是看上了孙邦俊的忠厚善良吗。于是她不再反对,默许了孙邦俊的做法。

虽然一家人达成了共识,可是村子就那么大,孙家养了一个“鬼子”的消息很快就不胫而走了。

孙邦俊更是成为了村里的议论对象。不少人看到孙邦俊走过,总是戳他脊梁骨。

“这人啊,平时看着老老实实,结果自己捡了个小日本回去,小日本多残忍啊,我看他也不是什么好人……”

看着平时一个个关系不错的村民,如今用异样的眼光看他。

孙邦俊知道乡亲们都是好人,也不是故意针对自己,只是对小日本的太过憎恨了。因此,他也不做辩解,只是默默承受着骂名。

正如孙邦俊想的那样,其实乡亲们都是心软的人,大家心里也清楚老孙为人,向来都是个善良的主。

并且当神志不清石田东四郎,摇摇晃晃出现在村民们的面前时,他们心里也不禁泛起了一丝同情。

这个日本人神情呆滞,很明显脑子出了点问题。对于生命的朴实的尊重,超越了战争带来的偏见。慢慢的,石田东四郎被村子接纳了。

有时候,村民会给石田东四郎送一些食物,看到他也会顺手打个招呼了。

看着石田东四郎在自己的照顾下,伤口慢慢痊愈,孙邦俊也放下心来,觉得不久之后就能让日本兵自行离开了。

却没想到石田东四郎竟因为后遗症突发偏瘫,在床上无法再动弹了。

孙邦俊一家做不出把石田东四郎扔出家的事,在那个艰难的年月,他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继续把这日本兵留在家中,直到他康复或者找到家人。

孙邦俊一家为了日本兵能够好受一点,把他照顾得十分周到。定时给他喂饭,擦身子。就连端屎端尿也不嫌弃。

很多时候,在孙邦俊忙于农活时,这一切由张金荣代劳。这一照顾就是几十年,张金荣也没有怨言。

在石田东四郎刚刚发病时,一度生命垂危,孙邦俊也没有觉得麻烦费钱而任由他自生自灭。在家庭条件本就不宽裕的情况下,依然为石田东四郎到处寻医问药,请来了他能请到的大夫。

其实,如果石田东四郎病死的话,他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甩掉一个累赘。但孙邦俊选择了负重而行,这是他对于生命的尊重。这份大义是超越了国界的仇恨和物质的贫瘠的。

父亲离去儿子接力

在数年间与孙邦俊一家的相处中,失去记忆的石田东四郎已然融入了这个家庭,甚至整个村子。

因为不知道这个日本兵的本名,村民们还给他取了个日本名“小门野郎”。

从这个带着一点揶揄的名字,也能看出村子对于石田东四郎的逐渐接纳。

在60年代,孙邦俊所在的村子发生了饥荒,许多老人孩子都饿着肚子,吃不饱饭。但在这艰难的岁月里,孙邦俊没有让家里的任何一个人饿死。包括无法自主生活的石田东四郎。

为了喂饱石田东四郎这个成年男子,孙邦俊想尽了一切方法,到处挖野菜煮汤,采摘山涧还没被发现的酸果子。

人在现实的困境面前可能是难以招架的,可是不管再怎么辛苦,自己再如何饥饿。孙邦俊都没想过少日本兵一口粮。

相反,因为共同经历过绝境,石田东四郎与这家人的联系更加紧密。他们真的跨越了国界,成为了没有血缘的一家人。

1964年,孙邦俊病倒了,在生命弥留之际,他交代自己的儿子孙保杰,一定要好好照顾石田东四郎,把他当做亲人一般对待。

孙保杰含泪答应后,孙邦俊也欣然闭眼。

对于孙保杰来说,石田东四郎是一个让他感情复杂的存在。

当年,孙保杰本可以上师范学院,将来当一个人民教师,但却因为他家收留了一个日本兵,最终错失机会。

无奈之下,他只能在家务农,到了娶媳妇的年纪,姑娘们一听到他家有日本人,纷纷退避万分。一直到30岁的年纪,才找到一个不嫌弃的姑娘,匆匆成了家。

孙保杰本应痛恨石田东四郎,但因为责任和怜悯,让他无法舍弃这份担子。

孙保杰每天给日本兵煮粥喂饭,还密切关注着老人的身体状况,其细心跟父亲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每年冬天,因为担心炕上不够暖和,孙保杰还会亲手给石田东四郎缝制棉衣,这甚至是家人也没有的待遇。

有一段时间,石田东四郎吃不下饭,孙保杰就每天熬热汤,给他补充营养。

就这样,石田东四郎在孙家一住就是47年,两代人的接力让一个日本兵安乐地度过余生。

在这期间,孙保杰没有放弃过给日本兵寻找家人。

1992年,孙保杰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推着老人去参加了一个日本访华团,没想到这一次活动,老人曾经的上司也出席了。

他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老部下。经过基因检验,石田东四郎的身份获得了最终确认。

离开国家几十年的石田东四郎,终于找回了自己的根。

而孙保杰父子对石田东四郎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的故事,也被传到了日本国内,感动了无数日本人。

1993年时,孙保杰亲自送石田东四郎回日本,并被邀请在日本停留参观,不管走到哪里,他总是受到热烈的欢迎。

孙保杰乘坐火车时,还被介绍给了车厢里的人,当听说了孙保杰的事迹后,数十名日本人不约而同地站立鼓掌,掌声雷动。

孙保杰父子的大爱已经不仅仅是善良和热心,他们身上对于生命的尊重,早已逾越了外在的隔阂,成为一种永恒闪烁的精神。

17 阅读:4804
评论列表
  • 大海 25
    2025-01-04 17:15

    农夫和蛇!后来环境变了否则…

  • 2025-01-06 10:40

    有病,捡个日本伤兵当爹供着

  • 2025-01-04 14:47

    一看开头就知道是扯蛋文章。

  • a康 14
    2025-01-04 15:01

    妈的,日本鬼子真的是脑子有问题才会收留,还47年。神经,4个有个神经病的在你家白吃白喝都得赶出去。

  • 2025-01-04 20:12

    这个日本兵肯定杀过不少国人吧![好生气]

  • 恕我直言,这不是善良这是愚昧,如果是我,就算做不到落井下石,也会不管不问

  • 2025-01-03 23:56

    文章看完了, 我却说不出话来

  • 2025-01-05 23:48

    沙雕!

  • 2025-01-04 23:58

    什么狗能活47年?告诉我,我马上买一条

  • 2025-01-05 15:41

    大爱

  • 2025-01-04 07:44

    不该

  • 2025-01-08 09:35

    很多国人就是太过于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