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状元”袁钧瑛:公派留美后不愿回国,年老了想落叶归根

小风谈史 2024-10-17 12:35:53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作为上海“高考状元”的袁钧瑛,为了追逐科学之梦,毅然决定要赴美留学。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她后来为了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竟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

然而,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想要落叶归根重新回到祖国,却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那在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团队成员——袁钧瑛 2023-11-6

书香世家

1958年,袁钧瑛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外祖父李青崖是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将《包法利夫人》、《三个火枪手》等诸多法国文学名著引入中国。

祖父袁开基则是一位有机化学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投身科研教育事业。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袁钧瑛从小便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学习成绩优异,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特殊年代的到来,让袁钧瑛的求学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高考制度的取消,迫使她中断学业,进入工厂工作。

生活的艰辛和知识的匮乏,并没有磨灭袁钧瑛对未来的憧憬,她始终记得祖父和伯父对她说过的话,化学和生物,未来大有可为。

凭着一股韧劲,袁钧瑛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坚持学习,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的消息传来,沉寂了十年的中国教育界重新焕发生机。

袁钧瑛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只有短短四个月的复习时间里,她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和顽强的毅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生物系,重新踏上了追逐科学梦想的道路。

进入大学后,袁钧瑛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她整日泡在图书馆里,废寝忘食地学习,仿佛要将失去的时间全部弥补回来。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袁钧瑛也逐渐意识到,国内的科研条件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1978年,中美关系迎来“破冰”时刻,两国在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逐渐展开。CUSBEA项目的启动,为中国学生打开了通往世界一流大学的大门。

这个项目由美国高校自主命题和选拔,旨在选拔最优秀的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深造。

对于袁钧瑛来说,CUSBEA项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她深知走出国门,意味着要面对陌生的环境、文化和语言,意味着要离开家人和朋友,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打拼。

然而,对于科学的渴望,以及对更广阔平台的追求,最终战胜了一切犹豫和不安。

1982年,袁钧瑛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CUSBEA项目的选拔考试,成为当年两万五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在踏上赴美留学的航班之前,袁钧瑛郑重地向家人承诺,学成之后,一定回国效力,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赴美之路

初到美国,陌生的环境、语言和文化差异,让袁钧瑛感到有些不适应,然而,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很快便克服了这些困难。

她积极融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积极与导师和同学们交流,很快便适应了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在哈佛大学,袁钧瑛师从细胞死亡领域的权威专家罗伯特·霍维茨教授。

霍维茨教授对科研的严谨态度和对科学真知的孜孜追求,深深地感染了袁钧瑛,在导师的指导下,袁钧瑛全身心地投入到细胞凋亡的研究中。

上世纪80年代,细胞凋亡还是一个相对冷门的研究领域,但袁钧瑛和她的导师都坚信,这个领域蕴藏着巨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他们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不断尝试新的实验方法,分析实验数据,最终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为细胞凋亡机制的阐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9年,袁钧瑛获得了哈佛大学神经学博士学位,随后,她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此期间,她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逐渐在细胞死亡研究领域崭露头角。

正当袁钧瑛在科研道路上高歌猛进之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摆在了她的面前:是继续留在美国发展,还是回到祖国,履行当初的承诺?

最终,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留在美国,继续她在细胞凋亡领域的研究。

个人的抉择

1990年,袁钧瑛接受了哈佛大学的邀请,成为该校医学院的一名助理教授。

为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她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不解的决定,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

因此,袁钧瑛的选择在国内引起了一片哗然,许多人指责她“数典忘祖”、“背叛祖国”,曾经对她寄予厚望的母校和老师也对她感到失望。

然而,面对外界的质疑和不解,袁钧瑛始终保持沉默,她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用实际行动来回应那些质疑的声音。

加入美国国籍后,袁钧瑛在哈佛大学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细胞凋亡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她关于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研究,为开发治疗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新藥提供了重要线索,其学术成就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也让她在2000年获得了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

2002年,袁钧瑛的丈夫俞强,一位同样在CUSBEA项目资助下赴美留学的科学家,决定回国工作,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员。

丈夫的决定,让袁钧瑛再次陷入了思考,一边是蒸蒸日上的科研事业,一边是魂牵梦绕的祖国和亲人,袁钧瑛该如何选择?

最终,她找到了一条折中的道路,在继续保持与哈佛大学合作的同时,积极推动中美两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祖国的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后,袁钧瑛频繁往返于中美两国之间。

她不仅在美国继续自己的科研工作,还多次回到中国讲学,将自己在细胞凋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国际前沿的科研理念带回国内,为中国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科学殿堂的窗户。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让袁钧瑛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科学研究没有国界,人类命运休戚与共。

她深知,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也是在这一年,袁钧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想要“落叶归根”的愿望,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有人支持袁钧瑛的选择,认为她心系祖国,在功成名就之后,依然选择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这种情怀令人敬佩。

也有人对袁钧瑛的选择表示质疑,认为她当初为了个人发展,放弃了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如今却又想回到中国,享受国内发展的红利,这种行为是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

面对外界的种种议论,袁钧瑛始终保持着低调和沉默,她深知,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外界的评价,而是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说话。

笔者认为

袁钧瑛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时代背景下的个人抉择。

她最终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回馈祖国,为中国科研事业贡献力量,这份赤诚之心,值得我们肯定和尊重。

0 阅读:6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