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8年随着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的历史征程,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事业进入了新时期,党中央作出了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成立经济特区和经济沿海开放城市的决策。
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厦门市就处在这样的一个风口浪尖之上,然而,就台海问题的紧张局势,是否在厦门驻军成为了一个激烈讨论的话题,导致军地两方矛盾交织,双方该何去何从,分歧最终又如何化解呢?
一、厦门历史问题追溯与其地理位置
厦门,一座由沿海城防所铸就的城市景区,现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沿海出口与贸易基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更是占比17.1%,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在75年前的战争岁月中,书写了独有的城市记忆。1949年8月25日,解放军边防部队打响了解放厦门市的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第十兵团挥师南下肃清闽南漳泉地区之敌。
当时的国民党守军团长是蒋介石的嫡系亲信汤恩伯,其统一指挥刘汝明兵团、李良荣兵团。
从9月14日—9月25日,解放军捷报频传,陆续拿下平潭岛、湄洲岛、海澄、浮宫,并先后攻克集美、嵩屿、高埔等厦门外围大陆沿海的阵地,对守敌形成三面包围态势。
10月15日,厦门解放战役从鼓浪屿拉开序幕。我军渡海登陆,采用佯攻鼓浪屿的作战策略,调动敌人纵深机动部队南调救援,而主攻方向则放在厦门岛北部高崎。
同一天,就在解放军鼓浪屿之战打响后,我军5个师团于12时,分别从东、北、西南三个方向起航,乘坐数百条快船,出敌不意,对厦门北半部发起进攻。
10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奋起冲锋,于早上10时成功登陆北半岛,抢占了高崎海滩的前头阵地,与敌人进行奋勇的拼杀。
10月17日11时,厦门全部解放。
厦门的地形
厦门的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多中低山,从西北往东南,依次分布着高丘、低丘、阶地、海积平原和滩涂。
厦门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海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厦门湾的防御工事如炮台,在抵御侵略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厦门成为炮击金门作战中充当着墙头堡防御体系的关键一环。 尤其是鼓浪屿与周边狭长海陆地带,进一步突显了其在海防上的重要性。
二、炮击金门与驻军问题的由来
炮击金门,台湾方面称八二三炮战。1958年8月23日—10月5日之间对国民党驻台反动派进行炮火压制的隔岸打击事件。事件的起因是国民党当局在美国的支持下叫嚣“反攻大陆”,并不断在福建沿海地区村镇寻衅挑起事端。
对于国民党此番举动,中共中央当局运筹帷幄,分析利弊,从大局出发。对台湾当局发出了“警告”的信号,国民党反动集团对解放军给予的信号不予理会的情况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线部队对金门国民党军发起了武装反制行动,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炮击,并夺取了制空权。
在此期间,美军加强了在台湾地区的兵力,输送给国民党士兵大量的武器装备,与我军形成对峙局面。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人民解放军多次对金门和驶往金门的国民党运输舰船进行了大规模猛烈地炮击,有效的封锁了金门岛。
在炮击的过程中,解放军根据战场形势和战略目标,适时调整炮击策略和强度,如“只打蒋舰,不打美舰。”
金门炮战最终以国民党军全线溃退,伤亡惨重的代价而告终。中国人民解放军给予国民党军有力惩罚,实现了对金门岛封锁,给国民党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时也展现了解放军的强大实力和坚定决心。
驻军问题的由来
金门炮击事件后,两岸关系依旧处于僵持状态。至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窗口期。对于中央做出的发展港口开放试点区的策略部署,厦门市的领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但随之而来的国防问题也提上了日程,就有人提出:“既然全力发展经济建设了,那在厦门市的国防驻军还要不要?”
这个问题一时间在市领导干部队伍中广泛讨论起来,主要分为两派—地方基层干部、国防军事领高层。
两派人士各抒己见,表达看法。地方派说:“党中央国务院都下达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发展省市经济,引进外部投资。再说现在都是和平年代了,军事应该为经济发展让步。”
国防军事部发言称:“经济建设固然重要,那得以强有力的国防为根基,没有国防为后盾,经济发展不起来!”
在一场场争论后,双方相持不下,久久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兹事体大,只能上报中央。
中央随即发出一道指令:“现如今海峡两岸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即使是在和平发展年代,也不能放下戒备,为什么不驻? 必须驻守,而且要坚持到底!”
这个回复的发出,表明中共中央对于国防安全问题的强烈重视,军部的意见得到了上级的有
力支持。
天有不测风云,在接下来发生的突袭事件中,从侧面验证了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正确性。
军地双方关系的缓和及金门事件的重演在军地双方相互交流与摩擦的过程中,厦门市领导干部也从中反思其中的利弊,结合当前海鲜两岸复杂交错的局势,逐渐认识到了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开始主动与军方展开合作,化解分歧,这一改变使得军地双方关系趋于缓和,有利于厦门市的经济开发与建设。
在军地双方关系缓和之际,国民党军队炮轰了厦门海域岛屿守备连队。这场突如其来的炮声造成我方两名战士和一名军医的伤亡,这一事件使得原本紧张的海峡局势再次升级,军部迅速做出反应,决定采取反击举措,国家军事委员国防军事部长顾及到两岸达成的和平宣言等一系列协议,以及两岸人民的安全考虑,否决了此项决议。相反,发出了一则通告来揭露国民党的行为。地方代表也进一步的认识到国防驻军对于城市发展的保障作用,慢慢也不再嚷嚷撤军了。
2.海峡两岸统一的努力
在这次的金门冲突前后,两岸领导人都有意要缓和矛盾,并为此展开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虽然蒋介石与我军交战多年,但始终并未放弃过“一个中国”的原则。
在《红墙大事—共和国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 一书中曾披露过这样的一段对话,蒋介石为了避免美国干涉中国与台湾地区的内部事务,强撑着压力,与毛主席书信回访佯装两岸冲突,进行炮火打击,从而达到迫使美国让步的目的。
毛主席在接到来自台湾的书信后,瞬间理解了蒋介石的意思,发出指令向台湾地区发出炮响,并说到:“他美国现在是想搞一中一台,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援蒋抗美,坚决抵制美国分裂中国的阴谋!”。
蒋介石得知大陆的反应后,连说三声“好!”与大陆相互配合,打打礼炮。时间一久,美国也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看清楚了蒋介石的内心打算,同时也宣告了美国分裂中国阴谋的破产。
1974年,蒋介石的身体每况日下,许多事情已感觉到力不从心。早已古稀的蒋介石硬撑着疲倦的身姿向毛泽东发出了访问台湾的邀请。
然而,在台湾的另一头,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也在缓缓下滑,昔日的对手惜惜相兮,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活力,毛主席在看到邀请信后,便找来邓小平交代说:“小平同志,你可以代表我去台湾,两岸可以以此为契机,尽快实现‘三通’。”
就在大陆方面回信到达台湾不久,蒋介石便逝世了,直到1976年,毛主席也相继去世,两岸的和平统一的机会被打断了。
这个统一的重担就落在了邓小平和蒋经国的身上,邓小平与蒋经国是同学,两人一起留学苏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两人深知各自使命的重要性,相互之间展开了友好互动,促使两岸关系走向融洽。
蒋经国开放了两岸的海岸关口,准许台湾人民回大陆地区来往探亲,收到信号的邓小平也相应的做出回应,开放大陆与台海地区的关卡,促进两岸人民的交流与互鉴。
1984年,邓小平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言:“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20世纪80年代,是当之无愧的距离统一最为接近的时期,直到1988年,蒋经国的离世,使得中国再次错过了统一的机会。从而导致了80年代关于是否驻军的一次次争论。
海峡两岸的领导人为了祖国的统一事业奉献了他们的一生,并为之不懈奋斗。
自蒋家父子去世后,台湾各党派林立,国民党失去了执政的权力,以李登辉、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民进党当局无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原则,分裂国家,使得两岸统一变得遥遥无期。
我们要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定会抓住时代的潮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小结
厦门驻军问题在改革开放后历经长时间的争执与讨论,久久达不成一致,这其中既有自然因素的存在,也有历史问题的纠葛夹杂其中,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驻军问题油然而生。虽然两岸关系起起伏伏,错综复杂,但两岸领导人从未想过要放弃彼此,始终在为国家的统一事业操劳奔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而不懈努力着。
这同样也在告诫新时代的青年们,我们要把握好历史机遇,跟紧党的步伐,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时刻准备着!
参考文献:
——《炮击金门的前后缘由》
——《1958年的金门战役,为什么开始?》
——《两岸关系的破冰之旅—邓小平与蒋经国的过往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