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蔡斌的用人保守,想到当年袁伟民大刀阔斧培养郎平

细品名人 2024-07-01 07:27:01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离巴黎奥运会开幕还剩30天,中国乒乓球、羽毛球、女篮等奥运参赛阵容已经官宣,而中国女排的奥运参赛名单迟迟未定,引发球迷猜测和热议。

蔡斌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他用人保守,不敢培养新人。

“细品名人”由此联想到,当年金牌教练袁伟民大刀阔斧启用郎平的前前后后……

01

2022年2月,蔡斌再次担任中国女排主帅,出于求稳,他打造的阵容绝大部分是郎平留下来的老队员。

袁心玥、龚翔宇、丁霞是郎平时代的主力,李盈莹是重要的主攻替补,刁琳宇也年年入选国家队。连一直没有得到郎平重用的副攻郑益昕,也被蔡斌留在队里,改造成接应。

蔡斌最大的失误,就是两年多来没有培养一名能挑大梁的新人,导致刁琳宇、龚翔宇没有合适的替补。奥运名单迟迟出不来,无人可用是主要原因。

袁伟民有一句名言:不会识人、用人的教练,不是合格的教练。

(蔡斌和他的“七仙女”)

的确,一个主教练只想求稳、吃老本,注定带领球队走不了多远。

巴黎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出线都面临着困难,进入淘汰赛后更会面临强敌,很多网友和球迷对中国女排的前景并不看好。

目前这支中国女排年龄结构有些老化:朱婷30岁,丁霞34岁,李盈莹24岁,袁心玥28岁,龚翔宇27岁,张常宁29岁,王梦洁29岁,刁琳宇30岁,王媛媛27岁。

(蔡斌)

除了李盈莹年轻一些,其他队员年龄都偏大。这样一支年龄老化的队伍,不知在巴黎奥运会上会有怎样的表现?

如果蔡斌从接手中国女排就开始培养新队员,经过两年多的打磨,新队员完全能够挑大梁了。

对照蔡斌的保守,金牌教练袁伟民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他发掘、培养郎平的过程,被球迷津津乐道……

(年轻时的袁伟民)

袁伟民1939年7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58年入选江苏男排,1962年进入国家队。

袁伟民曾是中国男排的主力二传,在1966年的第6届男排世锦赛上获得最佳运动员称号。

1976年,袁伟民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同年6月,他正式组建新一届中国女排。

02

在国家男排打了多年球,袁伟民深深地意识到:中国女排要想成为世界冠军,必须高快结合,能攻善守,快速多变。

(袁伟民与老女排队员)

上任之初,袁伟民挑选的队员主要有张蓉芳、孙晋芳、杨希、曹慧英、周晓兰、陈招娣、张洁云、齐丽霞等。

袁伟民仿效日本教练大公博文的魔鬼训练方法,一天三练,训练时间长达10个小时。

1976年10月,组建刚刚4个月的中国女排出访美国。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进行了6场比赛,全部获胜,这更坚定了袁伟民的信心。

1977年11月,袁伟民带领中国女排参加第二届界杯。中国女排以3:2击败强敌古巴队,但不敌日本队和韩国队,结果取得第4名。

(张蓉芳)

当时中国女排的队员技术全面,各种战术运用娴熟,但关键时刻缺乏一名一锤定音的主攻手。

中国女排的两位主攻张蓉芳、杨希都在当打之年,但身高有限,强攻实力欠缺,遇到一传不到位打调整强攻,很难下球。

因此中国女排在关键分的把握上有所欠缺。袁伟民深深地意识到,中国女排缺一名进攻核心,必须发掘培养新人。

1977年全国女排锦标赛在南京举行,袁伟民发掘了北京女排新秀郎平。

(青年郎平)

当时郎平才17岁,身高1.84米的她又高又瘦,但她弹跳好,身体的柔韧性好,爆发力强。

1978年,袁伟民将郎平招入队中。进队伊始,袁伟民对郎平进行重点培养,让她顶替杨希打主攻。

杨希1956年出生于河北保定,身高1.80米,一直是中国女排的主力主攻。她技术全面,擅长4号位平拉开,与张蓉芳打对角主攻。

当时杨希的全面性和实力远超郎平,袁伟民冒险让郎平顶替她,引起了外界的质疑。

(郎平与杨希)

一些排球专业人士在座谈会上,将一个个问题抛给袁伟民:“你这是拿中国女排的前途做赌注吗?”

“杨希的实力摆在那儿,为什么不用?要是郎平没有培养出来,你负得起责任吗?”

袁伟民顶住压力,大刀阔斧启用郎平。

03

郎平年纪小,球龄不足,发挥时好时坏,外界的质疑越发强烈,袁伟民与郎平都承受着巨大压力。

(赛场上的郎平)

郎平看到一些体育记者在文章中质疑她,一次次流下眼泪。袁伟民鼓励她:我相信你一定能打出来!不要辩解,不要难过,用成绩说话!

郎平感谢袁伟民的知遇之恩,训练格外刻苦。袁伟民每天都要给郎平开小灶,其他队员下课后,袁伟民还要让郎平多练半个小时。

袁伟民要求郎平2号位、4号位都能进攻,后来还要求郎平像副攻一样在3号位进攻。

因此郎平在3号位时,能够短平快进攻。如此一来,郎平在场上各个位置都能发动进攻。

(郎平(后右)与郑美珠)

据郎平回忆,那时她练习扣球,每天要挥臂上千次,训练结束手臂都麻木、僵硬了,吃饭连筷子都拿不稳。

郎平的一传、防守,袁伟民也抠得很细。他和邓若曾教练站在凳子上,将一个个排球扣向郎平,郎平在地上翻滚垫球、救球。

郎平练得筋疲力尽时,袁伟民不让她休息,继续将球砸向她,郎平一边救球一边流泪。

在袁伟民的“魔鬼式训练”下,郎平技术突飞猛进。1978年12月,18岁的郎平随中国女排出征曼谷亚运会,顶替杨希打主力。

(赛场上的郎平)

这是郎平参加的第一次世界大赛,发挥有起伏。在与日本队的冠军争夺战中,郎平高点强攻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和队友的配合也不默契。

中国女排比分一直落后,袁伟民不得不将郎平换下。最终中国女排以0:3不敌日本队,获得亚运会银牌。

04

当时日本队的主帅叫山田重雄,他带领日本女排获得1974年世锦赛冠军、1976年奥运会冠军、1977年世界杯冠军,日本女排是一支“三连冠”的队伍。

央视转播了中国女排与日本队的决赛,很多球迷将中国女排输球的责任推给郎平,写信攻击她,说她拖了中国女排的后腿,要求她回到北京队去。

(袁伟民与郎平)

还有很多球迷给袁伟民打电话、写信,要求他舍弃郎平,重新让杨希打主力。他们的理由是,郎平没有培养价值。

郎平的心情很不好,患得患失。袁伟民给她做工作:你还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好好练,让球迷没有话说。

国家体委相关领导给袁伟民施压,袁伟民回应:要培养新人,交点学费是应该的。

郎平知耻而后勇,此后训练特别刻苦。练习蹲杠铃时,她面部表情龇牙咧嘴,痛苦不堪。

(1981年11月首次赢得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合影)

经过3年的打磨,1981年中国女排参加第3届日本世界杯,以3:2战胜日本队夺冠。这是我国三大球取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举国欢腾。

郎平在这届赛会上威风八面,成了中国女排的进攻核心。

1982年,郎平帮助中国女排夺得秘鲁世锦赛冠军。

1984年,郎平帮助中国女排夺得洛杉矶奥运会冠军。

1985年,郎平帮助中国女排夺得日本世界杯冠军。

(郎平)

上世纪80年代,郎平是中国女排的一面旗帜,“铁榔头”的威名享誉海内外。

如果没有袁伟民大刀阔斧的培养,郎平也不可能有今天。

因此,一个有眼光有魄力的教练,能够成全运动员,同时也成就自己。

-END-

首发作品,抄袭必究!

0 阅读:48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