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漂在拉萨的年轻人,逃回北上广,“诗和远方”带偏了多少人?

棠棣说社会 2024-12-24 13:12:50

近期,“不知道去哪的年轻人,开始藏漂”的话题,又一次冲上热搜。

对于这种逃离大城市,按下暂停键,寻找自由慢生活的选择,网友众说纷纭:

“逃避责任,逃避现实,自欺欺人。”

“心动,身动,已在享受拉萨的日光浴。”

“向往之,只恨自己被工作生活所困,寸步难离。”

......

的确,谁不想逃离格子间,逃离日复一日复制粘贴的生活?

但又被工作、家庭困住,都快忘了我们到底喜欢什么了。

耿冰,一位三返西藏的骑行爱好者,让我们看见了日常之外的可能性。

西藏会给任何一个人重启的机会。

“西藏文旅”有篇文章写道:

“如果你是少年,应该早点来拉萨成长。

大昭寺广场上曾经的少年,一个成了畅销书作家大冰,一个成了民谣歌手赵雷。

西藏会给任何一个人重启的机会!”

如今还有一个爱骑行的耿冰,他是一位资深“藏漂”。

去年六月,耿冰重返拉萨工作,这是他第三次来到藏区。

这次的工作是网络运维,虽然薪酬可观,但和广大程序员一样,要常值夜班,压力山大。

长期黑白颠倒,身体透支严重,他每天都精神不济,连自己最爱的骑行都搁置了。

轮到休息日,他也懒得动,就窝在房间里无所事事,吃吃喝喝。

很快,他的体重暴涨二十多斤,32岁的他有了中年油腻之感。

都说网络运维也是吃青春饭的,也有“35岁魔咒”,他不确定以自己现在这副身体能否熬过去。

还有就是精神上很荒芜,每天过得都像复制粘贴,了无生气。

经过近一年的挣扎与调整,终于,今年夏天耿冰决定重拾骑行。

不同于其他地区,藏区夏季的傍晚并不闷热,清风徐徐,格外舒适。

每天下班后,耿冰便骑上山地车出门,沿着拉萨河,直到达孜区再返回,来回60多公里,用时近4个小时,一场下来他感觉生活的无聊、苦闷都被风吹走了。

这个运动量挺大的,但耿冰却比之前下班后就“躺尸”精神了很多,生命果然在于运动。

重拾骑行,逃离沉闷的生活,此心安处是吾乡,耿冰重启了生活。

2015年3月,耿冰和同学从成都出发,沿着川藏线,骑车到拉萨,这是他第一次入藏。

他遇到了徒步旅行的“小推车大叔”谢建光,第一次迎着风雪登上了海拔4000多米的“康巴第一关”折多山,也第一次体验了高反的滋味。

看着一路上拍的照片,细数着珍贵的记忆碎片,耿冰忘却了被裁员的郁闷,生活的迷茫,心中的雾霾消散,他决定留下来。

次年,耿冰入职一家拉萨本地公司,每到周末,他就和同事一起去骑行,开启了一段梦寐以求的新生活。

唯一不便的就是线下购物渠道匮乏,线上网购运费高昂,比如自行车配件,动辄几十到上百元不等,有的甚至直接标价999,劝退偏远地区用户。

耿冰第一次产生了“同一片土地,却被运费区别对待”的不公平之感。

对此,在藏区项目部工作了五年之久的李建深有同感。

西藏,本就地广人稀,加之项目部比较偏远,水电、日常生活十分不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和同事们一起拼单求配送或分摊运费,是李建周末的“必修课”。

然而,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最令李建不适的是这里的气候条件。

李建未调来西藏之前,一直生活在南方沿海小城,气候湿润,四季如春。

来到西藏不到一年,他就从白净小生变成了潦草大叔。

他每天在项目上风吹日晒,皮肤脱了好几层,尤其是双颊渐渐有了藏民的特色,还带着丝丝刺痛,可他爱上了那一抹高原红。

还有脱发,即使是戴着帽子,头发还是不正常的脱落。

从一开始的焦虑,到如今的释然,他会对新来的“小朋友”说:“脱着脱着就习惯了。”

都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更可以抵夏日烈阳,冬日寒风,就连购物的不便也变得有趣了。

这样不完美的西藏,藏漂的生活更有滋味了。

每一次离开,都是为了回归。

2017年,耿冰离开过一次西藏,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想去看看大城市,他去了深圳。

两年换了三份工作,他始终无法适应快节奏,被束缚在格子间里的日子,也无法忍受没有时间和场地骑行。

耿冰最终确定,繁华的大都市生活并不是他内心想过一生的日子,便再度返回了拉萨。

他计划骑行去藏区更深、更远处,探索自由的边界,像“小推车大叔”一样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余生。

期间,藏漂的人越来越多,他在路上遇到骑行队伍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去年夏天,耿冰突然发现西藏不仅是身体的漂泊地,还是精神的重塑地。

“藏漂”的人多了,也就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人人都可以自由选择。

就像是当下年轻人喜欢的大理旅居一样,不知不觉间,西藏似乎已成为迷茫生活的“解药”。

张文婕,一个高中毕业的广州女孩,父母离异、前途迷茫,她孤身前往西藏。

她知道自己不是去旅行,但不清楚是逃避,还是重启。

然而,当她步入藏区,眼前的迷雾似乎裂开了一条缝,那些压得她无法喘息的现实,在西藏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下,烟消云散。

“拉萨成了我精神上的故乡,让我永远与它难舍难分。”

她在西藏的山山水水间,停停走走,并两次前往墨脱支教。

她找到了一个生命的定点,留在了拉萨,走出了自己的路。

在拉萨:

有人喝着特制奶茶,走走停停,享受自由的风;

有人学着朝圣的人一起转经,虔诚又满足;

也有人只是坐在大昭寺门前,不疾不徐,晒着太阳。

藏漂,究竟是逃避现实,还是重启人生?

或许,只有去过的人,才会知晓。

-END-

参考资料:

《一个重启人生的藏漂青年,回到重新定义的“包邮区”》

《藏漂一族,西藏是身体的漂泊地 ,精神的归宿地》

《逃离北上广!去拉萨吗?年轻人的新型生活解药》

作者:欧阳Q

编辑:柳叶叨叨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