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1 月 3 日,当我们回首过去几个季度欧盟国家对中国经济的直接投资情况时,会发现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趋势。
在投资数据方面,第二季度欧盟国家对中国经济的直接投资达到了 36 亿欧元,创下了季度记录,这个数字堪称夺目,它是十年来的最高值。荣鼎咨询于 10 月 31 日发布的报告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详细阐述。与过往对比,2022 年平均每季度为 18 亿欧元,2019 至 2021 年每季度则是 12.50 亿欧元,投资增长的态势清晰可见。
从投资国别和企业来看,2024 年上半年,德国公司的投资表现堪称惊艳,其投资占欧盟直接投资的 57%。从 2022 年至 2024 年期间,欧盟最大的五个投资者都是德国公司。其中,多数是汽车制造商在中国与中国企业合资企业的投资。不同年份的领先者各有不同,2022 年宝马一马当先,2023 年巴斯夫化工备受瞩目,2024 年大众汽车制造商成为焦点。荣鼎咨询指出,汽车制造商和其他汽车相关公司正在持续增加投资额,在 2022 至 2024 年,它们占欧盟对中国经济投资的一半。而且,化工行业也占据了 14%的份额。报告显示,这些投资加深了德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然而德国官方批准的国家战略中却有降低与中国相关风险这一项。这里所指的是德国外交部 2023 年 7 月提出的减少对北京依赖的官方战略,北京被定义为伙伴、竞争对手和系统性竞争对手。
荣鼎咨询强调,欧盟资金流入中国是在特殊背景下发生的,即“在地缘政治和经济障碍导致美国和日本撤回投资的背景下”。该报告还指出,欧盟的高投资可能会使布鲁塞尔和华盛顿之间关系紧张,因为“德国公司面临的多元化政治压力比美国和日本公司小”。
在贸易关系上,中国一直对贸易战毫无兴趣,始终将精力放在稳定经济发展上,不想在经济问题上增添不确定性因素。中国向欧洲人表明了在不考虑美国的情况下保持双边关系的重要性,正如中国经济和政治负责人 IMEMO RAS Sergey Lukonin 所提醒的那样。在他看来,欧洲和中国企业起初并不希望发生冲突,只是担忧冲突带来的后果。
与此同时,欧盟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 35.4%的反补贴税,该决定于 10 月底获批,而这一决定在 7 月份形成之时,欧洲投资正创下季度纪录。中国也在 10 月份对白兰地征收关税,并对欧洲肉类和牛奶进行反倾销调查。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当局默认禁止其汽车制造商在投票支持征收关税的欧盟国家投资。事实上,贸易战似乎是布鲁塞尔挑起,卢科宁指出,北京的反应相对温和,更倾向于邀请对话而非让冲突升级。
10 月初,据彭博社报道,27 个欧盟国家中有 10 个公开呼吁征收关税,包括保加利亚、丹麦、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荷兰、波兰、法国、爱沙尼亚。11 个国家弃权,而包括德国在内的五个国家表示反对。
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弗拉季斯拉夫·别洛夫强调,德国和中国的关系与布鲁塞尔和北京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这在双方接触的强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4 月,德国总理舒尔茨访华;3 月,巴伐利亚州总理马库斯举行逾越节家宴;6 月,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和交通部长沃尔克·怀辛访华,且此次访问恰逢欧盟和中国谈判解决电动汽车问题。别洛夫认为,这些努力在降低关税的边际上限中得到了部分体现,他强调德国汽车工业在中国的投资增长并非偶然,而是长期战略的结果。“这里的直接投资决定是在三年内做出的。德国人,他们的公司不会轻易改变战略。”
不过,别洛夫并不认为当前的事态是一场贸易战,虽然双方存在针对彼此的行动,但远不如美国在 2018 - 2019 年唐纳德·特朗普领导下与中国对抗那般激烈。
卢科宁提醒说,德国汽车行业投资的增加可以用中国是一个比欧盟市场更有前途的市场这一事实来解释。德国人认为,与欧洲相比,在中国开发资产仍然是前景广阔且有利可图的。
IMI MGIMO 的研究员阿特姆·索科洛夫则认为,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高投资可以用德国自身的行业困境来解释。在乌克兰冲突的背景下,由于廉价俄罗斯能源运输公司的供应停止,德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结构性问题,再加上人口因素和德国官僚主义移民政策,很难找到低技能和高素质的专家,投资难以流向德国本土。索科洛夫总结道:“德国汽车制造商必须做出回应。他们需要扩大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活动。由于中国的经济规模、国内市场和需求,中国对投资仍具有强大吸引力。对德国汽车制造商来说,这些考虑比美中关系相关的地缘政治风险及其对中国与欧盟、中国和德国关系的预测更重要。”
总而言之,欧盟国家对中国经济的投资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态势,其中德国公司的表现尤为突出。而在贸易关系层面,各方也在不断调整策略,努力寻求平衡与发展。这一系列现象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中欧双方的经济利益,也对全球经济格局有着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