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建制、反精英、反全球化思潮涌动的背景之下,特朗普正是凭借这股趋势赢得了2016年的大选。那么在本次选举过程中,究竟是哪些具体因素促使特朗普最终成功当选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特朗普赢得本次大选
一、移民问题过去,美国向来被视作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大熔炉。以我们留学生群体为例,本人从一开始便无意留在美国,在出国之际便期望能够早日归国。然而,我绝大多数的同学选择留在美国,彼时我们普遍秉持这样的观点:既然来到了美国,就应当融入其社会,毕竟美国素有大熔炉之称。所谓大熔炉,是指无论个体来自何方,一旦进入这个 “熔炉” 环境,最终都能被塑造成为具备美国特质的人,或者说会接纳美国文化,而美国文化主要体现为盎格鲁 - 撒克逊基督教文化。
然而,随着近年来移民的持续涌入,美国的文化融合态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大熔炉逐渐演变为类似 “涮涮锅” 的情形。当下各国移民往往倾向于保留自身的文化特性,从政治正确的角度而言,这种文化多元性确实应当得到尊重。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一现象致使美国社会逐渐缺失了主流文化的明确界定。
通过对比移民数量众多的加州以及那些被称为 “飞越州”(美国中部诸多州,由于精英阶层大多在东西海岸之间往返飞行,对这些中部州缺乏深入了解,故而如此称呼)的地区,便可清晰洞察其中端倪。
查看选举地图便能发现,特朗普在此次选举中赢得的那些州,其中部地区呈现出一片红色。这些 “飞越州” 尽管接收的移民数量相对较少,但当地民众却对移民涌入持有极为强烈的反对态度。这一现象看似有悖常理,毕竟加州对移民持欢迎态度,其原因在于移民为加州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劳动力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显著,加州当地居民对此有着深切体会。而 “飞越州” 的民众则担忧,即便移民不至于从根本上颠覆美国,但也极有可能会对美国文化造成稀释效应。
选举地图
亨廷顿于2004年出版了其最后一部著作,书名即为《我们是谁?》在该著作中,深入探讨了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携带各自文化来到美国后,美国是否依旧存在主流文化这一关键问题。
由此可以想见,若将亨廷顿在书中所揭示的这一问题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美国民众面前,便不难理解为何特朗普会围绕移民问题大做文章,进而赢得众多底层白人的支持,甚至包括已经在美国取得合法身份的其他移民群体,如我们中国同胞、拉丁裔以及诸多黑人等,原因在于他们均对民主党现行的移民政策持有异议。
二、身份政治与政治正确问题人人皆渴望获得平等的尊重,在过去的集体主义时代,并非所有人都能切实享有平等的尊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为了国家利益做出个人牺牲。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转变,人们普遍不再愿意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权益,转而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作 “民主的胁迫”,一旦民主进程开启,人们便会发出这样的质疑:凭什么自身所享有的权利相较于他人有所欠缺,所获得的尊重也不及他人?毕竟民主的核心要义在于平等,而一旦这种 “民主的胁迫” 态势形成,便难以轻易扭转。
事实上,诸多人士在出国之前便拥有了英文名字,这是由于在上英语课时,外教要求起英文名字,且在抵达美国后仍继续使用。然而现今的留学生在赴美之后,却会特意保留自己的中国名字,是为了保留自身的身份认同。
在美国的身份政治范畴内,LGBT相关议题无疑是最为突出的内容。民主党在处理这一议题时采取了极为激进的政策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性别的明确界限,这一做法令众多美国人难以接受。尽管出于政治正确的考量,许多人不敢公然表达自身的不满情绪,但在私下场合,他们对此政策却深感反感,我们中国同胞对此更是持有明确的不赞同态度。这便是民主党在相关政策制定方面略显激进、有所偏颇的地方,也正因如此,使得特朗普在这一议题上赢得了不少民众的支持。
LGBT群体
三、经济和社会地位的重塑问题美国的政治阵线划分相较于以往发生了极为显著的变化。在过去,民主党主要代表工人阶级、底层阶级群体,而共和党则主要代表优产者群体。然而时过境迁,现今的情况已大不相同。当下的形势主要体现为全球化受益者与全球化受害者或未能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群体之间的差异。
民主党所代表的主要是全球化受益者群体,这些受益者大多分布在东西海岸地区。西海岸地区拥有庞大的贸易额,同时汇聚了诸多高科技企业,其产品投放面向全球市场,自然会倾向于全球化发展态势;东海岸地区亦是如此,尤其是华尔街,需注意的是,切莫以为华尔街的人都支持共和党,实际上华尔街有相当一部分人支持民主党。
通过观察此次特朗普和哈里斯背后的资本大佬阵营便可发现,支持哈里斯的资本大佬数量相对更多一些。而如今共和党所代表的主要是农村地区等群体,由此可见,美国的政治版图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朗普所代表的正是那些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甚少甚至遭受损失、且期望恢复 “美国第一” 理念的群体。
四、通货膨胀问题或许有人会认为,美国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股市大幅上扬,经济增长速度颇为可观,实地考察美国时,会发现商店、饭店等各行各业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照此情形,民主党理应继续执政才是。然而大家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而且这种通胀现象并非是在疫情之后才出现的,早在疫情期间便已产生了通货膨胀率,且存在累积效应。
美国通货膨胀影响下的人民
华尔街的经济学家以及美国央行的相关人员会宣称:
“我们的通胀率已经从之前的7%下降到了2%,这已然是相当不错的情况了吧。”
然而,这种说法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对于普通美国民众而言,他们并非仅仅关注通胀率这一指标,而是会将当下的物价水平与通胀发生之前的物价水平进行对比。例如,以往一打鸡蛋的价格为一块五毛五,而如今却需要五六块钱一打。由此可见,在通货膨胀问题上,责任应当归咎于民主党。
在疫情之后的美国,当与华尔街的精英阶层进行交流时,他们会宣称美国经济状况极佳,堪称几十年来的最佳时期;然而,当与美国的基层老百姓以及共产党人进行交流时,他们却表示美国经济状况糟糕透顶,究其原因,正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
由此不难看出,美国社会底层与精英阶层之间的分裂状况极为严重,而民主党人恰恰代表了当下的精英阶层,他们与底层社会之间几乎不存在实质性的接触,已然严重脱离了实际情况。
试设想一下,在2016年希拉里・克林顿参加竞选之时,她认为威斯康星州是铁定的蓝州,故而未曾前往该地进行竞选活动,最终导致竞选失败,实在是令人惋惜。但综合来看,特朗普此次获胜,是因为他代表了一批意图推翻 60 年代到本世纪头十年美国那种个人化、所谓的国际化、狂飙突进的社会激进政策的群体,他所代表的是这样一种对过往政策进行反思与调整的力量。
希拉里・克林顿
当然,此处所提及的 “反动” 一词为中性表述,其含义是要对过去那 40 年的相关政策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与清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特朗普的胜利在某种程度上具备历史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