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风潮引热议!地名更改究竟是“去汉化”,还是去“中国化”?

三月爱纪录 2024-10-27 02:58:29
引言

尊重地域文化?

“乌拉木齐”变“迪化”“呼和浩特”改成“归绥”这些朗朗上口的地名被披上了“去汉化”的外衣,难道仅仅是为了凸显民族特色吗?

别天真了,这背后隐藏的可是“去中国化”的险恶用心。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地名背后的文化

前阵子吉林那个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就因为地名的事,在网上热闹了一把。

60万人口的小城,大家生活得好好的,突然之间发现地图上的地名全变了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就说“大榆树镇”多好记的名字,一下子变成了“乌拉木其日嘎查”,这谁能记得住。

还有那“长山镇”,也改成了“乌兰哈达嘎查”,这念起来舌头都打了好几个转。

走在街上你经常能听到老百姓在那抱怨:“这都改的什么东西,跟密码似的谁记得住。”

“可不是,出门打个车司机都找不着地了,还得先解释半天太麻烦了。”

还有个老大爷站在路口,看着新换的路牌直摇头:“唉,我在这儿生活了大半辈子,现在倒好感觉自己像个外地人了。”

前郭县一共才8.9%的蒙古族同胞,这一下改了地名可是苦了剩下那90%的汉族老百姓了,好不容易才记住的名字,这一改不知道又要记多久了。

而且对于本地土生土长的人来说,改名字也是个挺麻烦的事情。

就拿王老板来说,他开了个小超市,前脚刚印了一批名片,结果地名一改全作废了这上哪说理去。

还有那些做旅游的,本来指望着靠着“大榆树”“长山”这些好名字吸引游客,现在倒要地名一改游客估计都绕道走了。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是没错,但也不能光顾着少数人,不顾大多数人的感受。

这事在网上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吵得可凶了。

前郭县改地名的事也让大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地名“去汉化”还是“去中国化”?

二、“去汉化”还是“去中国化”?

“去汉化”的套路现在可是越来越深了,表面上看是搞文化差异,实际上是想把咱们中华民族的根给挖了。

想想汉字那是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宝贝,每一个字都是故事,每一笔都透着智慧。

可现在倒好,有些地方放着好好的汉字不用,非得整些稀奇古怪的符号,美其名曰“发展民族文化”。

还有更过分的他们居然把咱们的历史教科书也给改了,把那些侵略者说成是“友好使者”,把咱们的英雄人物抹黑成“卖国贼”,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他们这是想让咱们的下一代忘了祖宗,忘了历史,忘了自己是谁。

更可气的是这背后还有外国势力在捣乱。

他们看咱们中国发展得好,心里酸溜溜的,就想方设法地想要搞破坏。

“去汉化”就是他们使的阴招之一,想从文化上瓦解咱们让咱们自己乱起来。

不过咱们可不能让他们得逞,中华文化那可是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就凭他们这些小伎俩就想撼动咱们的根基,简直是痴心妄想。

三、一碗水该怎么端平

不过地名“去汉化”这件事也是让很多人都心里都琢磨一件事,那就是咱们国家这么多民族,文化都不一样,这碗水到底该怎么端平?

就说尊重少数民族文化这当然是应该的。

可问题是这尊重也得有个度,总不能因为少数人想吃辣,就逼着所有人都跟着吃辣。

有人说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那就得让他们在自己地盘上说自己的语言这没毛病。

可仔细一想想在一个地方,大家交流都用同一种语言,办事才方便关系才更融洽。

要是硬要划分个三六九等,这边说蒙古语那边说汉语,时间长了会搞得大家互相不理解,更别提什么民族团结了。

还有人说了发展经济最重要,其他都是虚的。

这话也有道理,但如果为了发展经济把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都丢了,那跟一棵树失去了根,还有什么区别?

所以说改地名的事,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这可不是简单的改几个字的事,它关系到咱们国家未来怎么处理民族关系,怎么传承文化,怎么发展经济这些大问题。

说起来前郭县这次的尝试,就像做了一道实验题,虽然答案不一定正确,但是它提供了一个思路,也给其他地方提了个醒: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要多方考虑,找到一个既能保护文化多样性,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平衡点,这才是长久之计。

说白了制定政策就跟老百姓过日子一样,不能光顾着好听好看,还得实用才行啊。

就拿改地名这事儿来说,可以在保留原有汉语地名的情况下,再加个蒙古语译名。

就好比你给孩子取了个中文名字,觉得不够洋气,想再取个英文名,这完全没问题。

这样一来既尊重了少数民族语言,也方便了大家的生活,这是两全其美。

结语

咱们国家这么多民族,文化又各不相同,这相处起来还真得费点心思。尊重少数民族文化,这当然是必需的。

可问题是这尊重也得有个度,所以制定政策不能光顾着“高大上”,还得接地气,得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考虑,这才符合现实情况。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 地名作为历史名片的经济收益: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

中国经济网 民政部:不随意更改老地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