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晚年凄惨遭遇,皆是挚友章惇所为,他们为何会反目成仇呢?

乖乖每日更新历史 2024-06-27 05:11:24

公元1609年,苏轼、苏辙兄弟二人,为父亲苏洵守孝三年期满还朝。彼时,他们都正值而立之年,正是施展抱负的大好年华。

但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彻底改变了苏轼后半生的人生轨迹。这一年素有“拗相公”之称的王安石,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

但这场变法却给北宋朝堂,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以王安石为首的激进派,和司马光率领的守旧派,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当苏轼重回东京开封之时,突然发现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包括司马光、欧阳修、韩琦在内的一众守旧派代表,皆被贬谪外任。

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势所趋下,苏轼身为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守旧分子,最终也因妄议新法弊病,而不得不主动提出离开东京,前往杭州担任通判。

当然,苏辙也没有幸免于难,同样被卷入了这场争斗之中。当苏轼被贬谪外调之时,看着弟弟苏辙送别的身影,也只能留下“但见乌帽出复没”的感慨。

自此之后,苏轼的命运犹如一叶扁舟,在宦海中浮浮沉沉、忽高忽低,但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可以停靠的港口。

如果说苏轼的仕途不顺,和王安石密不可分,那么他后半生坎坷曲折的命运,则是曾经的挚友章惇的手笔。

当然,一开始苏轼与章惇,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密友。但他们的关系和命运,一旦和熙宁变法扯上关系,似乎就已经身不由己了。

王安石变法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不小心打开了机关,那么接下来的所有人和事,都将被魔鬼所操控。

苏轼和章惇这对曾相约,纵情于山水之间的老友,却因为“政见不合”四个字,最终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甚至还因此反目成仇。

新旧之争折射出的人性

王安石之所以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力排众议坚决执行变法思想,实则和当时的发展现状密不可分。早在北宋中期时,财政收入就已经入不敷出。

另外,当时的官僚机构冗员过多,外加军队开支过大,以及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继而导致阶级矛盾日渐深化。

宋神宗赵顼继位之后,在王安石的力主之下,决定通过变法的方法缓解社会危机。不可否认的是,这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变法,的确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

但与此同时也衍生出了很多新的问题,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认为变法就是一柄双刃剑,不仅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而且也导致新的社会矛盾频发。

但王安石在赵顼的支持下,以雷霆之势推动变法,继而影响了守旧派的利益,所以才出现了不可调和的新旧党争。

当然,司马光领导的守旧派,也有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因循守旧,他认为只有“守成”方可长治久安。

此外,守旧派还认为,国家没有到必须改革的地步,或者说尚不具备改革的条件,继而对激进派展开了口诛笔伐。

实则,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党争。但当时王安石有宋神宗的支持,所以但凡反对新法的人,都被归类为守旧派。

为了彻底摆脱守旧派动摇改革决心,那些和王安石政见不合之人,纷纷遭到了贬谪或流放。这其中自然包括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

当理想和抱负彻底毁灭之际,留给苏轼的只能是无休止的贬谪和调任。他在杭州通叛任上没干几年,又被调到了密州担任知州,后来又被外放至徐州。

患难见真情

公元1079年,42岁的苏轼再度被调往湖州。期间,他本着例行公事的想法,给宋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

殊不知这封奏表,却给苏轼惹来了大麻烦。当时,在朝廷执掌权柄的激进派,为了让苏轼这个守旧派彻底熄火,居然玩起了文字游戏。

他们本着鸡蛋里挑骨头的想法,终于在这封奏表中挑出了问题。比如,苏轼用来自谦之语:“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以及“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等。

在激进派的一番添油加醋之下,居然变成了莽撞无礼、对宋神宗大不敬。在御史台官员的轮番炮轰之下,苏轼的罪名变得越来越大,甚至有人认为他死有余辜。

一时间,在新党的鼓动之下,朝廷内外一片“倒苏”之声。尤其是时任宰相王珪,他一直对苏轼都没有好印象,所以一直叫嚣诛杀苏轼。

为了达到扳倒或诛杀苏轼的目的,王珪多次在宋神宗面前搬弄是非,甚至还言之凿凿的诬陷苏轼:“他就是一个恃才傲物之人,言语间对官家常有不恭。”

按照王珪的设想,苏轼这次肯定在劫难逃了。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翰林学士章惇却为苏轼仗义执言。

章惇一面反驳王珪的错误观点,一面在宋神宗面前替苏轼求情。要知道当时新旧党争,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他的做法无异于自讨苦吃。

但他却在这个关键时刻,为自己的挚友苏轼挺身而出,哪怕自己会因此丢官或丧命也在所不辞。

最后,在章惇的规劝之下,本无意戕害苏轼的宋神宗,终于说了一句公道话。

“就算苏轼有罪,但罪不至死,朕都能宽恕他,你们为什么不能呢?”但王珪等新党成员却不死心,又翻箱倒柜地找出苏轼的诗词,妄图再度对他进行诬陷。

宋神宗只能无奈地说:“不要再谈论他的诗词了,和朕又有什么关系呢?”实则,这种说法就是在替苏轼开脱。

章惇在知晓宋神宗的心意后,急忙在一旁插语道:“本来就没有这回事,苏轼的罪名皆是虚妄之词。”

在章惇的帮助下,苏轼终于摆脱了“乌台诗案”,以及新党一派对他的诬陷。此后,章惇对王珪的印象一落千丈,出言讥讽:“人之害物,无所忌惮,有如是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其实就是人心之险恶,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说白了就是在讽刺王珪,为了一己之私不惜谋害忠良。

要知道章惇当时可是变法派,他一旦得罪了王珪,先不说以后的仕途是否顺遂,甚至还极有可能被驱离外调。

但他却在苏轼有性命之忧时挺身而出,可以说二人之间已经超越了友谊,章惇就是苏轼的救命恩人。

后来,苏轼被贬谪黄州时,章惇仍不忘以书信的形式,对这位挚友的遭遇表示担忧。而苏轼也在回信中写道:“存问甚厚,忧爱深切,轼顿首再拜子厚(章惇的字)。”

重返朝堂,境遇反转

宋神宗去世之后,仅有9岁的宋哲宗继位,彼时由高太后把持朝政。对于苏轼而言,他仕途上的春天再度降临。

司马光等一众守旧派重新返回朝堂,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苏轼和苏辙二人。但守旧派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翻旧账,说白了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失势了。

在风水轮流转之际,不仅王安石被迫下野,以他为首的激进派自然也纷纷被贬谪,这其中就包括章惇。

谈起章惇其实也有很多传奇经历,当年他和同族的一个侄子同殿考试,但那个族侄却被钦点为状元。

章惇虽然也考上了进士,但名次却落在了族侄之后。为此,他一怒之下放弃了进士功名。之后又二度赶考,最终取得了一甲第五名的好成绩。

足见章惇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比起那些一辈子都无法中举的人而言,他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章惇比苏轼大两岁,并且二人是同榜进士。起初,他们之间并没有交集,后来章惇调任商洛令,而苏轼则在凤翔府担任节度判官。

后来,他们一起参加了在长安举行的解试,这才开启了一段传奇的经历。期间,二人经常相约一起同游南山诸寺。

当他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仙游潭的地方,由于只有一座独木桥,苏轼对此十分恐惧。但章惇却满不在乎,不仅轻松地走过了独木桥,而且还推着苏轼一起过桥。

后来,章惇还用藤蔓卷成的绳索系在腰间,从一棵大树上荡过去,用毛笔在悬崖峭壁上写下了:“章惇苏轼来游”六个大字。

苏轼认为章惇胆识过人,甚至有一点可怕。接下来的一件事,正好验证了苏轼的说法。

当二人在山寺饮酒之后,听说山下常有猛虎出没时,章惇居然不顾危险独自前往查看。

但无论章惇性格如何,最起码在苏轼身陷囹圄之时,他能不顾个人安危舍命相救,就足以看出章惇对苏轼的重视。

但令人失望的是,守旧派重返朝堂之后,章惇被迫外调赴任。苏轼非但没有替章惇求情,甚至还有一点落井下石的意味。

苏辙弹劾章惇之时,苏轼非但没有劝解,反而对此事漠不关心。这让章惇伤透了心,即便苏轼没有参奏章惇,但在他看来苏轼的行为,无异于抱薪救火。

而这也为后来章惇重新还朝,并对苏轼进行的一系列打击,埋下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伏笔。

最终,苏轼在晚年时期,饱受贬谪和颠沛流离之苦,其实这些都是章惇对他的报复。

结语

公元1101年,64岁的苏轼再度接到朝廷调令,命其从荒无人烟的儋州返回常州。年老体衰的苏轼经不起路途劳顿之苦,最终病逝于常州藤花旧馆。

回看苏轼和章惇的人生,不难发现他们之间的情感变化,实则和朝堂风云变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本来就是两个不同阵营的敌人,最终也势必会拔刀相向。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