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关停搬离前的扶禾,也是常年大门紧闭。新京报资料图
文 | 叶克飞“这里就是个监狱,进得去,出不来。”
9月23日,新京报一篇名为《走出“扶禾”》的报道,引发关注。扶禾是一家封闭式心理教育咨询机构,专门接收并“转化”重度抑郁症患者。但在记者采访中,有学员直言扶禾是一座与外界完全断了联系的“监狱”。
被扶禾工作人员反复强调“转化”成功案例打动的王莎(化名),也将自己重度抑郁的16岁女儿送到了这里。事先对扶禾进行过多方了解的她,一度认为扶禾比之前孩子曾经待过、效果极为糟糕的“军事化学校”更为专业,因此心甘情愿缴纳每月2.5万元的高额费用。
但在半年后,王莎发现女儿更加沉默,自残频率也更高了,甚至尝试过自杀。而且,扶禾承诺的“坚决杜绝侮辱、打骂、体罚孩子”,实际上都未兑现。
报道显示,在全封闭的扶禾机构,学员的活动区域被严格限制,违规学生还会被施以各种体罚,其中最残酷的“吊杠”,是将学员双手绑在单杠上,身体悬空十分钟到半小时不等。
即使孩子情绪极度低落,机构里的老师也态度敷衍,甚至表示“自杀随便你,但是同学知道了会嘲笑你”。这导致孩子们的自残行为更为严重,并且互相模仿。
在新京报的报道中,这个故事有一个相对光明的尾巴:如梦方醒的王莎选择以法律渠道维权,扶禾最终被关停。女儿被接回家,王莎开始与女儿进行真正的心灵交流,对抑郁症已有真正了解的她,也开始真正理解女儿。
王莎和她的女儿幸运地“走出扶禾”,但这个“扶禾”故事涉及的问题并不局限于个案,值得我们社会以及更多家庭、父母甚至每一个人,深入“扶禾”背后,严肃思考。
严加管教治不了抑郁症
实际上,扶禾并非孤例,近年来,类似心理教育机构在全封闭状态下对孩子“为所欲为”的新闻屡有见报。
无论简单粗暴压迫和摧残孩子的所谓“军事化学校”,还是披着“专业”外衣收取高额费用、内核与军事化学校无异的扶禾之类机构,都很大程度迎合了家长的错误心理:抑郁症就是矫情,孩子就是心理脆弱,严加管教、多吃点苦就可以治好。
这当然与社会对抑郁症的整体了解不够和偏见有关。
抑郁症是非常复杂的心理疾病,病因往往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包括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其中的生化因素,是指与大脑神经递质有关的化学物质发生变化,例如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水平发生异常。
如果将抑郁症片面理解为“矫情”“想太多”“钻牛角尖”,就不可能“对症下药”。甚至在很多时候,诸如“别想太多”“不要钻牛角尖”之类的所谓开解,反而会加重抑郁症病情。
有人将儿童与青少年抑郁等同于叛逆,但叛逆更多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抑郁则是深层次的情绪状态,伴随着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和对未来的绝望。二者在表现上偶尔会有相似性,在少数病例中会有关联,但绝不能等同,否则很容易导致错误的对应方式和更激烈的冲突。
还有人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现代病,“以前就没有抑郁症”,这也是误解。抑郁症的“增多”,固然与社会压力有关,但更多是因为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因此更能及时发现问题。而近年数据表明,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患病率已不容忽视。
2021年,一项发表在《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流调报告显示,在中国6-16岁在校学生中,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
2023年10月10日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则显示,40%的中国青少年感到孤独,高中生抑郁检出率为40%,初中生抑郁检出率为50%,大学生轻度焦虑风险达38%。
除了遗传和生化因素之外,课业的繁重、缺少足够的“自由时间”,都是孩子的压力来源。一些学校在对运动、休息等方面的忽视,使得孩子缺少宣泄压力的出口,负面情绪因此被放大,造成精神问题高发。
这种现状恰恰反过来说明,想依靠“军事化学校”“心理教育机构”的严格甚至严苛管教去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完全错误的方向,只会进一步加大压力,带来反效果。
家庭生活别成了刺激源
新京报报道《走出“扶禾”》里的王莎,在经历过一次次将孩子“送出去”的失败后,终于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把孩子“接回来”,而且不仅仅是接回家,还要接到心里去。
对于患上抑郁症的孩子来说,“送出去”往往会有“我被抛弃”的感觉。尤其是很多案例表明,家长将孩子送入那些“军事化学校”和心理教育机构时,往往是用蒙骗的方式。
且不说这些机构自身的不专业和低素质,单单是以欺骗方式将孩子关入封闭空间这一行为,就很残酷,必然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随之而来的不公正待遇甚至是身体摧残,又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抛弃感”,让孩子陷入更大的自我否定。
但仅仅是“接回来”,并不足以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心灵慰藉。事实上,许多父母正是无法在家中与抑郁症孩子相处,才将之送出去。所以,家并不是天然港湾,如果父母不了解抑郁症、不理解孩子,家庭生活反而会成为病情的刺激源。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和责任感都极其深切,但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往往对孩子的心理疾病有着强烈的病耻感。也就是说,他们往往无法接受自己在付出巨大心血的情况下,孩子却抑郁甚至意图自杀。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患者的父母倾向于否认、自我欺骗和回避,意图通过冷处理的方式让孩子“恢复正常”,结果反而失去了沟通和关爱的机会。还有一些父母迫切进行干预,却行为过火,比如将抑郁指斥为脆弱,过多说教反而造成孩子崩溃。
家长这种消极和负面的情绪,会加重孩子的压力和症状,孩子的压力和症状又会反过来刺激家长的情绪,许多家庭就这样陷入恶性循环。所以,“接回来”之后该怎么办,才是对待抑郁症孩子的关键。
一个冰冷的家和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家,当然是不一样的。放下“为人父母”的执念,不去“安排孩子的人生”,是理解孩子的第一步。这一点,无论对健康孩子还是抑郁症孩子都同样适用。
近年来,不少关于抑郁症的说法,都将之与“原生家庭”进行捆绑,认为某些家庭状态最容易养出抑郁的孩子。这一观点,因为刻意强调“原生家庭”这一概念,是狭隘归因的“源头论”,过于简单粗暴,也不符合抑郁症的复杂成因。
但家庭的不同接纳程度,确实是抑郁症孩子能否走出来的关键。将期待放低、平视孩子,会让孩子感受到尊重;以鼓励替代贬低,会唤起孩子的自我认同;既不过火又不错过的关怀,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与抑郁症孩子的连接。
当然,在此过程中,社会的关切也是家庭的重要后盾。让那些戕害孩子的“军事化学校”和假机构现形,让药物和心理治疗进一步规范化,为患者和其父母提供更为专业的指导与帮助,也是社会应有之义。
撰稿 / 叶克飞(专栏作家)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刘越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