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的重建》里有一句话:
人生而破碎,靠修补存活。
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遭遇过某些创伤,谁都无法避免。
然而,无论你是30岁、50岁、或70岁,你都有办法“修补”它。
如果,
你总克制不住地情绪失控,跟爱人发生争执; 你总下意识地讨好别人、委屈自己; 你总害怕跟人分离,即便那个人你并不喜欢; 你总觉得别人不够尊重你,或总有人随意侵犯你的边界……那这些迹象,这些你经常感受到的情绪上的痛楚,都是你的潜意识在提醒你:
亲爱的,你太久没有“修补”自己了。
因小事爆发的背后,有个破碎的自己
“烦死了,我因为一件小事想离婚了。”
前几天和老公孩子刚搬入新房的晓晓,冒出这样一句话。
而昨天她还兴高采烈地说要请大家去新居暖房、吃饭。
本来是美好生活刚刚开始的一家三口,为什么突然闹到要离婚?
“我不是闹着玩的,我最近每天都有离婚的冲动,我每天辛辛苦苦里里外外地收拾屋子,他们不帮忙、不维护就算了,还总搞破坏。”
原来在入住新家后,晓晓让老公、孩子在进厨房、厕所、阳台时都要单独换鞋、保持干净,每个人的衣物玩具都要摆放整齐,不然家里总看起来很脏很乱。
但除了她自己没人能做到,其他人都觉得“没必要”。
晓晓是出了名爱干净,以前老房子小,她打扫起来没这么费劲,可新房子稍微有点脏就看见了,所以她无时无刻不在打扫,这让她非常抓狂,觉得老公孩子太不爱干净了。
“因为这件事,我们吵了好几次,孩子对我越来越不耐烦,老公问我是不是到更年期了。”
“为了这个家,我付出那么多,却讨不到半点好;
当初为了生下女儿,我差点去了半条命,要他们换下鞋而已,竟然这么对我……”
晓晓越说越委屈,她觉得家里条件好了,老公孩子却越来越不尊重她了。
当大家问她,为什么对卫生的要求这么高时,她却很疑惑:“爱干净,不是应该的吗?小时候我衣服乱放都要遭我妈一顿毒打......”
“而且你们也快要来家吃饭了,怎么样都得收拾的干干净净吧。”
不难看出,晓晓的回复,不仅无关她内心的感受与需求,而且还内化了他人的要求和标准。
“爱干净,是应该的。”(如果不干净,就代表我有问题)
“家里来客人,必须提前收拾得干干净净。”(如果让客人发现不干净,就代表我有问题)
为了达到这两个标准,她辛辛苦苦忙前忙后,甚至不惜以吵架、冲突的形式要求老公、孩子达到这个正确的标准。
在发现老公、孩子很难被改变时,她内心抓狂了,甚至想通过“解决”标准达不到的源头:老公和孩子。从而选择离婚。
事情这样一梳理,很多人会感觉奇怪:
为什么晓晓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标准?
为什么对晓晓而言,完成这个标准,这么重要?
一切其实都有迹可循,这都来自于晓晓父母的养育标准。
父母对晓晓的教育,是高要求、高标准的,一句话概括:
——晓晓做任何事情,做不好,不行;做得好,应该;做更好,是以前不努力。
虽然晓晓觉得父母这样的要求,让她难受、委屈,但长大后,她不自觉地内化了父母的这种高要求,甚至也常常这么要求其他人。
因为小时候子女只有“忠诚”于父母,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为了说服自己那就是父母的爱,很多人也就闭着眼睛承袭了父母的养育方式。
这也是心理学经常提到的一种状态:
当我们还未有足够的自我觉察时,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就是父母养育我们的方式,因为这是我们潜意识习得的。
这种能让我们感到“安全”、熟悉的养育方式,也是一种代际传递。
所以才有那句广为流传的话:长大后,为什么我渐渐活成了父母的模样?
正如晓晓,当搬入新家后,由于“新家新状态”刺激,让晓晓进一步激发、拔高了对自己、家人的这种“高要求”,一旦做不到,她也想“毒打”老公、孩子。
这也导致老公、孩子在晓晓过往“高要求”下累积的压力、对抗,在此刻决堤式爆发、反弹。
那我们还能结束这种代际遗传吗?当然可以,觉察就是第一步。
德芬老师曾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写到:
“父母也是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限制。”
“但是你要相信,在过去的每一刻,你的父母都已经尽他们所能地在扮演好他们的角色。
他们也许不是最好的父母,但是他们所知有限,资源也有限。
在诸多限制下,你所得到的已经是他们尽力之后的结果了”。
这份看见,会让我们知道:父母不一定是对的,他们有自己的局限性。这样你才能重新审视生活里的每一个事件,制定属于自己的标准。
虽然我们在释怀、理解父母之余,会感受到某种“无能为力”的悲伤。
但请你允许、接纳这份悲伤的流淌。
只有接纳这份悲伤后,才能滋养出真正的爱、理解和同情,既给父母,也给曾经受伤的自己。
这种以“自我同情”为底色的看见与理解,才能让我们有被爱与被支持的力量,
才能让我们有力量做到看见后的第二步——“修补”。
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觉察的能力,重新养育自己一遍。
人生下半场,重新养育自己
其实这几年,类似“重新养育自己”的话题,在网络上爆火。
很多人都在不断弥补小时候的自己:
买自己小时候想要,但父母不允许买的玩具、漫画;
学自己小时候想学,但父母觉得浪费时间的兴趣爱好;
玩自己小时候想玩,但父母极力阻止的各种童年游戏;
也有很多人在“爱自己”、“对自己好一点”的心态驱动下,花很多钱买各种奢侈用品。
可不少人又在自我满足的瞬间,陷入新的空虚与纠结:
“好像不是这样的?真的对吗?”
“报了成人钢琴课,没学几天就不想去了,好任性啊。”
“花这么多钱买一个用不了几次的包包,感觉有点浪费,舍不得啊…”
因为真正的重新养育自己,不等于花大价钱、把什么“好东西”都塞给自己,而是修补、改变“内在父母”跟我们的关系。
用更温暖、抱持的态度,来关怀自己。
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分享一个德芬老师讲过的她的故事。
那时候她在台北,住父母楼上,常常会去他们家吃饭。
有时候晚上回来晚了她就不过去了,会提前打个电话给父母,说自己今天不回来吃饭了,让他们吃完就休息。
可每当这个时候,德芬老师的父亲就会说:
“那你吃完饭回家坐坐吧。”
“如果不回来坐,你回家后一定要打电话给我,等你回来我才能够睡觉。”
这样的说法,让德芬老师十分抗拒,因为她感受到了背后隐藏的控制和要求:
你睡觉是你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等我回家打电话给你,你才睡觉呢?
如果我今天要很晚,十一二点才回家,那你是不是就要来限制我的行动呢?
在这个情绪下,德芬老师甚至会触发童年的一些创伤经历的回忆。
比如,
在德芬老师的成长过程中,尽管为她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环境,但父母深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严厉的管教与极高的期待,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有次为了惩罚她不听话,父亲把当时还小的德芬老师丢在楼道里,对她说“我不要你了”。这些都给德芬老师带来了非常恐惧的情绪,长大后,每每回顾起这件事,她内心也有满腹的委屈。
如果是以前,德芬老师可能就会在这些情绪的牵缠、影响下,开始跟父亲吵架,或者用很不耐烦地口气跟父亲说话,或逃避、不接父亲的电话。
但走上心理成长之路、开始重新养育自己之后,德芬老师再面对父亲的这种“要求”时,可以很平静地说“我不会打电话给你,你先睡吧,不用等我了。”
这是一个人在重新养育自己后,回到以自己为中心的典型表现
——不因为受到对方的要求而波动自己的情绪和扰乱自己的行为。
这也是需要无数次破碎、修补、再破碎、再修补后才能活出的清醒与自爱。
也正是因为她经历了这么多,体验了这么多,德芬老师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大家,明白每一个人要“重新养育自己”是很难的,更容易走偏路达到相反的效果。
今年,德芬老师62岁了。
每一年,她都比前一年更感恩自己这一生的幸运与得到,也越来越想把这些爱传递出去,分享给更多人,帮助每一位不会爱自己的人活出更幸福的人生。
“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但只有少数人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