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孩子从绘本过渡到名著?3个实用建议赶紧收藏!

锐锐说育儿 2024-03-07 08:13:06

大部分孩子都喜欢读绘本。因为绘本字少图多,内容有趣,而且很快就能读完。

可是上小学后,孩子就不能只读绘本了。教育部已经于2022年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整个小学阶段,孩子的最低阅读量是150万字!

这对学业繁忙,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速度又比较慢的孩子来说是很难完成的。

不仅阅读量大大提高了,很多名著也加入了孩子们的书单。

像我们熟悉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童年》《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等都是小学阶段的必读书目。

和绘本比起来,这些名著可不好读呀,又长又难懂。

于是很多家长犯了难:孩子不喜欢读名著怎么办?

今天的文章,小样妈就来给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咱们用3招,让孩子不再讨厌读名著。

01 如何从绘本过渡到名著?

很多孩子不爱读名著,是因为家长漏掉了中间的过渡过程。误以为孩子能识字了,就得让他赶紧读点有用的书——名著。

其实孩子放下绘本后,应该先读另外一类过渡性质的书籍——“桥梁书”。

光听这个名字就能猜到“桥梁书”是一种怎样的书籍:

不管是文字数量、字体大小、图画多少,还是阅读难度、阅读的趣味性,它都介于绘本和名著之间。

简单区分一下这3类书籍。

绘本通常以图为主,每一页都有色彩绚丽、细节丰富的画面,文字量不多。

孩子需要结合文字和图画去理解内容,两者缺一不可。

桥梁书则以文字为主,图画大多作为插图存在,不像绘本每一页都有图。

内容的理解上也是以文字为主。

图画的作用不再是传递信息,更多的是为了提升孩子的兴趣,保持专注度,让孩子读文字读累了的时候,可以看一看图画作为调节。

不过桥梁书的文字量通常不大,内容短小精悍,薄薄一本孩子很快能读完。而且字体会比较大,有些还有拼音注音,大大降低了孩子独立阅读时的难度。

最后一类是章节书,比如经典名著。

这类书和我们大人阅读的书一样,以文字为主,大多是没有图画的。字体较小,文字量大,章节数多,阅读难度通常高于孩子的一般水平。

很多孩子既不喜欢读名著,也读不懂这类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

因此,不太建议直接让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读名著,那样太伤害孩子的阅读积极性了。

咱们可以从桥梁书开始,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扩大孩子的词汇量。

等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阅读速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后,再为他们挑选青少年版本的名著。

02 让孩子参与选书

为了增加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在陪孩子读桥梁书、名著的时候要注意下面3点。

第一,一定要让孩子参与选书。

和广受孩子欢迎的童书、桥梁书、漫画书相比,名著因其篇幅较长、文化背景差异大、内容晦涩难懂、结构复杂等原因,本就不受大多数孩子的喜爱。

如果大人以功利为目的,强行要求孩子读够多少本世界名著,那对孩子来说,阅读就是一件苦上加苦的事,他们是一定会逃避的。

所以选书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孩子一起去书店、图书馆,让他们亲手翻一翻、看一看,在各种版本中选择自己真正想读的作品。

孩子自己选的书,阅读积极性一定比大人选的书要高很多。

03 参考教育部推荐的书单

教育部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能力和兴趣,推荐了一些适龄的名著书目。这就比我们家长盲目选书要来得科学。

比如一二年级推荐的是绘本和童话,三四年级推荐的是寓言故事和科普故事,五六年级推荐的是比较有趣味性的名著、冒险故事等。

我们可以从中让孩子挑选他喜欢的作品,成功率会高很多。

04 要和孩子一起读

对独立阅读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只要孩子能看懂字了,咱们家长就可以退出了,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读书。

这看起来好像很轻松,多年阅读习惯的培养终于能尝到甜头了,但实际上却会让孩子的阅读效果大打折扣。

虽然随着识字量的扩大,孩子的确能自己看懂书上的字了,但凭他的认知能力和经历阅历,还不能完全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

这就需要大人参与共读,向孩子提问,引导他们思考,同时把自己的理解、价值观分享给孩子,帮助他们构建更核心、更深层的东西。

换句话说,阅读更像是一种手段,一座桥梁,帮助我们影响孩子,并提升他们的内在能力。

尤其是对名著这类思想比较深刻的文学作品,孩子自己读,只读了个皮毛,甚至连作品讲的是什么都无法搞懂。

只有家长参与进来,伸出援手,孩子才能汲取其中的养分。而这正是亲子共读的意义。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真正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并因阅读而受益,就请耐心一点,再陪孩子共读几年。

相信我,假以时日,等你看到孩子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样子,你一定会庆幸当初坚持陪他阅读的决定。

我是小样妈,一个爱学习、爱分享的妈妈。欢迎关注我,和我一起高质量带娃。

复旦硕士,早期教育指导师,儿童阅读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育儿书作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