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从投入的角度对高校科研实力进行分析。
2024中国大学预算经费
投入自然是为了产出,那么今天准备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来分析高校的科技成果产出。看看各大高校的投入和产出是否相符,谁的转化效率更高。
2023中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金额
根据校友会统计数据,上图统计了2017-2021年之间,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金额前30名。科技成果产出的评价有很多维度,但是从公众角度,最直观的就是看转化产生的社会价值或金额,其他维度的评价因素可能涉及保密等其他原因,数据我们拿不到,也无从评比。
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议,首先声明,由于上述投入和产出的数据统计时段不完全对等,投入是2024年的,产出是统计的2017-2023年的,但是对不同高校我们截取的时间段是完全一致的,这样就有了比较的基础。其次,我们将投入和产出进行横向对比,不做定量分析。
1、前三甲
清华大学:174.54亿
浙江大学:125.99亿
上海交通大学:94.87亿。
科技成果转化金额前三甲,与科研经费投入的前三甲完全一致,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都证明了这3所高校的科研实力。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
科研经费
科技成果转化金额
2、4-6名
东南大学:76.87亿
北京理工大学:70.73
四川大学:67.43亿
东南大学,科研经费预算排第10位,科研成果转化排在第4位。
北京理工大学,科研经费预算排第16位,科研成果转化排在第5位。
四川大学,科研经费预算排第20位,科研成果转化排在第6位。
这三所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排名均远高于科研经费预算排名,转化效率更优,可以称之为“低投入、高产出”。
3、其他高校
重点说几个投入产出差异较大的,或者简单从金额来看,转化效率较低的,姑且称之“高投入、低产出”。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科研经费预算排第4位,科研成果转化排在第11位。连前10都没进,与其top2的地位有点不符。
(2)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经费预算排第5位,科研成果转化排在第12位。哈工大这个“国防七子”中的老大哥,科研成果转化率也不是很理想,可能有人会说,他做的很多是国防保密项目,没法统计金额,但同为国防七子的北理工和北航,也承担了很多国防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比就高很多。
(3)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科研经费预算排第6位,科研成果转化排在第15位。和同城的上海交大比起来,复旦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就逊色很多了。
(4)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科研经费预算排第7位,科研成果转化金额连前30都没进。让人不禁想问一句,钱都投哪儿了?
4.整体趋势
从科研转化成果榜单整体分析,总结如下:
(1)理工科的转化效率整体优于文科和纯理科的院校
这和专业特点有关系,理工科尤其是工科专业,其研究项目更偏向于应用,也更易于产业化。文科和纯理科的研究成果相对更难产业化,或者说难以短时间内见成效。
(2)校办企业的数量和规模
校办企业越多,规模越大,学校的科研成果更容易形成产学研一体化链条,科研成果转化效果会越好。
(3)国家大战略方向相关领域可不关注短期回报
当然对于像国防领域、卡脖子领域等国家大战略方向,可以立足长远,无需关注短期回报。
最后吐槽一下,在科技成果转化金额榜单中,前30名中只有7所学校被标注“世界一流大学”,分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
仔细一看,武大、武二混迹其中,总有一种一堆帅哥中混进了个徐志胜的感觉,夹带私货都这么明目张胆的吗?
一家之言,难免偏狭,权当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