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泉集粹——厌胜钱鉴赏(九)

杞棠鉴藏 2024-04-03 16:53:47

新 • 王莽 契刀五百

尺寸74.3mm

著录:张光华著《陇泉集粹》 新 • 王莽 契刀五百(74.3毫米,16.8克),底部有小修 华夏评级 极美(03)

新 • 王莽 契刀五百

尺寸73.5mm

新 • 王莽 契刀五百(73.5毫米,18.0克) 华夏评级 极美85

西汉 日入千半两

尺寸39.4*5.5mm

著录:张光华著《陇泉集粹》 西汉 日入千半两(39.4×5.5毫米,39.0克) 此品下部文字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观点或为“十一”,备一说 华夏评级 极美85 半两,在中国古代钱币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先秦开始由秦国始铸,至西汉四铢半两,数百年间,给当下的钱币收藏爱好者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各种半两实物。先秦半两厚重,文字古拙随意,秦半两开始减重,文字规整,秦晚期私铸横行,重量又减,文字又开始随意,至汉初,国力空虚,所铸半两如榆荚之薄小,与秦半两同行用,吕后以秦钱重难用,改行八铢半两,数年停铸,至汉文帝开铸四铢半两,行至武帝初,半两退出历史舞台。在浩瀚的半两世界里,有一些值得收藏爱好者关注的汉代特殊半两,尺寸大,重量数十克,面上除了半两二字之外,还有吉语文字,很显然,这类半两并非行用钱,而是当时的王公贵族们玩赏的钱币。今天见到的这枚直径39.4毫米,厚5.5毫米,重39克,的大型半两当属此类。面穿上下有日入千三个文字,个人认为是汉吉语:日入千金,之意。这类半两所见皆是孤品,存世极罕,余也非常喜欢。

新 • 王莽 长乐受未央背四弧纹花钱

尺寸29.8*2.2mm

著录:张光华著《陇泉集粹》 新 • 王莽 长乐受未央背四弧纹花钱(29.8×2.2毫米,5.9克) 汉代吉语多见长乐未央,长乐受未央者仅此一见 华夏评级 极美85

十六国 兴铢

尺寸24.6*1.8mm

著录:张光华著《陇泉集粹》 十六国 兴铢(24.6×1.8毫米,3.9克) 有小修,甚罕见 华夏评级 上美(03)

十六国 仇池

尺寸22.0*1.6mm

著录:张光华著《陇泉集粹》 十六国 仇池(22.0×1.6毫米,3.0克),由氐族杨茂搜、杨定建立的氐族地方割据政权所铸的试铸样钱,是甘肃历史上第一种在钱币上有明确国名标记的货币,目前仅见,诸谱未载,珍 华夏评级 极美80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今甘肃西和仇池山为中心的纵横数百里的广袤土地上,曾建立过一个杨氏氏族政权,由于仇池是伏羲诞生之地,以仇池为国号,格外堂皇。西晋文帝时,氏人杨飞龙受西晋封号,以假征西将军名义,率部落“还居略阳”。杨飞龙以外甥令狐茂搜为养子。晋惠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杨茂搜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氏族部众拥戴称王,始建前仇池国。仇池政权在当时出现的十多个政权中建国最早,享国最长,其史籍虽不曾载于崔鸿撰写的《十六国志)与《晋书》。但散见于《三国志》、《宋书》等史籍的零星记载。近代学者张维与现代四川学者李祖恒均编著的《仇池国志》让仇池国于史海苍茫中浮现出来,填补了一段正史的疏忽与空白。杨茂搜建前仇池国,传至杨难敌、杨毅、杨国、杨俊、杨世、杨纂。 东晋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前秦苻坚伐仇池,俘虏杨纂,前仇池亡。从杨茂搜的先辈杨腾为部落大帅算起,前仇池国历时160多年。东晋(公元385年),杨定投奔西燕,与后秦作战败归陇右,徙治历城,自称龙骧将军、平羌校尉、仇池公,称蕃于东晋,东晋割西县、上禄之地给杨定,杨定在仇池重新建国,史称后仇池。传至杨盛、杨弦、杨难当。杨难当公元433年,攻占汉中。公元436年自称大秦王,定年号为“建义”,公元441年,发动侵宋战争,首次将仇池武力伸展到蜀川。公元442年南朝刘宋出兵攻仇池,杨难当兵败投魏,历时58年的后仇池亡。 后仇池亡后,杨茂搜后裔先后又在武都建立了武都国、在陕西略阳建立了武兴国、在文县建立了阴平国。至公元580年,离开仇池山流落在西秦岭南坡的杨氏氏族最后一个政权阴平国被北周所灭之后,这个在群山环绕中存活了300多年之久的少数民族政权,便被日复一日的滚滚尘埃,深深地埋在了时光的残骸之下。仇池国杨难当时疆域最广东至陕西汉中,西至甘肃宕昌,南至四川梓潼,北至今甘肃天水地区。杨氏氏族仇池政权存在358年。而与它前后存在的西晋十六国政权,存在最长的不过77年,最短的仅10年。可见仇池氐族杨氏政权顽强、自信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足以光耀史册。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