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之战,为什么说不是一场“战争”?

地理爱热叭 2024-06-21 11:46:41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您的认真阅读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感谢您的支持。

来源|地理热叭作者|地理热叭前言:

【全文3700字】

【阅读需10分钟】

俄乌之战都打两年多了,如果到现在还有人认为这是一场俄单方面发起的“侵略”战争,那建议尽快更新一下自己对这场仗的认知,最起码要意识到其中的正义属性,以及不可避免性。为什么说不可避免呢?

因为西方正在用更隐蔽、更高效的掠夺手段,在全世界建立一种新时代的殖民体系!凡是不愿被征服、被剥削的人,终究都会和他们斗上一场。而斯拉夫民族意识到了这点,先奋起反抗,这才是这场仗的本质!那些以为俄罗斯是侵略方的人,连自己被殖民、被掠夺都不知道,还反过来在那里为别人叫好。那么,这个“新殖民体系”到底是怎么回事?西方什么时候开始布局的?为什么是俄罗斯先做出反应?

因为战斗民族就是美西方最大的殖民对象,也是整个新殖民主义最关键的要点。别以为“殖民”这个词,是上个世纪的老古董,比如晚清那帮人才会被殖民,这都21世纪了,殖民时代早就结束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听完就明白了:

话说几十年前,地球村里发生了几场严重的群殴,村里稍微排得上名号的都参战了,家家都打得鼻青脸肿,整个村里也一片狼藉,只有老美家风景独好。

特别是在二战后,他们左手大棒(武力),右手胡萝卜(生产力),召集全村开会,顺理成章就当上了地球村的话事人,还给大家建立起了一套国际循环体系,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全球化格局”。村里各户(国家)在这个体系里的站位,就变成了“国际分工”。

具体怎么分的呢?

老美说了,整个地球村要按三个角色来划分为资源国、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中,资源国负责提供原材料,类似于打工和种田的苦力;生产国负责生产制造和加工出售,类似于商贩和搬运工;消费国负责印刷货币、购买产品,是高高在上的享受者。

在这套体系里,老美就是最大的消费国,处在三元结构里的最顶端,不仅负责印刷美元来供国际流通,还可以输出需求、制度以及技术方面的标准协议。

而典型的资源国,就是像中东、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澳大利亚等,要么提供石油能源、要么提供粮食橡胶,或者其他矿产材料和农作物。典型的生产国,就是中、德、日、韩等工业、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资源国把材料出口给生产国,后者制造出产品之后,由老美进行消费,然后再拿着赚到的美元,去村里的农贸市场买各种必需品,如果兜里还能剩点钱,要么存起来,要么去买美债来储存外汇、保值增值。也就是说,大家转来转去忙了一大圈,美元最后又回到老美家里,完成了整个地球村的循环。

为了能使这个循环长期运转下去,老美从三个维度建立了一套制度:

用联合国来稳住国际秩序,解决地球村的纷争;经济上,构建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货币金融体系,推行美元霸权;贸易流通上,用WTO来促进流通,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这三个部分,以及老美牵头建立的这套国际循环体系,就是今天全球化生产与写作的顶层设计,是当今的地球村的格局,一切的秩序都在此基础上运行。

那这跟“殖民”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这套体系出bug了,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殖民与反抗”。

在这套体系里,老美站在三元结构的最顶端,成了地球村话事人,独占村里7成左右的黄金储备,还囤了不少枪杆子,过上了吃香喝辣的好日子。他们再三和大家强调:村里所有人必须按这套体系做事!不能越界,不能偷懒!谁要是打破平衡、破坏了这套体系,那就是造反!我一定会“惩罚”他!

老美不缺钱粮和枪杆,大家又怕他,又想从他那捞好处,所以一开始,大部人家都愿意跟着老美一起玩。但问题是,人和动物不一样,牲畜干活累了,让它们吃饱就行。而人有七情六欲,除了要生存,还有精神需求,还有野心。

作为消费国,老美是很舒服,但是生产国发展到一定程度,挣的钱多了,也想要像老美那样舒服,而不是继续做辛苦的螺丝钉。比如欧洲的德、法、英,亚洲的日、韩,都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国力都起来之后,也要讲究排面,于是纷纷把那些又脏又累的产业向外转移,只把高附加值的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等中高端产业留下。

第一批接受这些产业转移的,比如亚洲四小龙和我们的沿海港口,也很快发展起来。手里有钱之后,大家追求变高,于是中低端产业再次转移到东南亚或者非洲的发展中国家。

一层层传下去,顶端的消费国越来越多,而资源是有限的,能做人上人的比例,只有那么一点。大家都想要话语权,都想过得更舒服,可是努力之后却发现,累死累活都比不上老美动动手指、点点鼠标来的钱多,因为标准、制度都已经定死了。所以肯定会有人不服:凭什么你们说一桶石油卖60美元就得卖60?我家采出来的石油更好,凭什么不能卖80一桶?你拳头大,就不允许别人挣更多的钱吗?

村里人本来就过得不容易了,老美还越来越贪,印起钞票来没个底线,变本加厉地在村里收“铸币税”,搜刮大家的财富,压榨生产国和资源国的利润空间。印的钞票多了,美元贬值,资源国就被迫提高原材料价格才能赚钱,连带着生产国也陷入了“生产越多,亏得越多”的怪圈。全球几十亿人一起被敲骨吸髓,养活那几亿人上人,这不是殖民是什么?

俄乌之战,战斗民族其实是在反抗新殖民主义?面对不愿被殖民的“刺头”,老美会怎么办?要么出手揍人,要么直接连钱都不付了,把军队开人家家里直接抢,要么就玩技术封锁、经济制裁那套,逼得人家不得不妥协。

对于那些有实力的“刺头”,比如前苏联,现在的俄罗斯,或者是宗教氛围浓厚的伊斯兰反美国家,老美就会采用组合拳,比如舆论泼脏水、军事、打科技战和贸易战,直到对方和全球化体系脱钩,实力变弱才罢休。

这种以军事、金融霸权为基础,通过资本和产业进行掠夺的形式,就是新殖民主义。凡是处在三元结构中低端,被霸权政治、单边主义掠夺和剥削的国家,都是新时代下被殖民的对象。

从苏联到如今的俄罗斯,都是老美心目中最大的“刺头”,所以早在很多年前,比如1991年苏维埃那面旗帜掉下来之后,老美就开始布局了。他们对叶利钦、戈尔巴乔夫,甚至对普京都承诺过“北约不会东扩”,但很明显这种承诺一毛钱都不值,他们不仅东扩了,而且是一种恶性的东扩。

正因为意识到这点,所以普京绝不承认俄乌之战是一场“战争”。在去年10月的“瓦尔代”年会论坛上,普京在他的重磅演讲中就特别强调了这点:“俄乌冲突不是一场由俄国发起的‘战争’。”对这个结论,普京给出了3点理由:

俄罗斯已经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无需谋求新的土地;乌克兰危机只是一场关于世界地缘政治秩序的冲突,俄军的目标是支持克里米亚地区居民的意愿和自由,而不是占领乌克兰;

3. 俄军没有发动所谓的战争,恰恰相反,俄方的目的是“阻止西方已经发动了十年之久的战争”。

普京口中说的“西方发动十年之久的战争”,具体是指什么?其实就是对俄展开的新殖民主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2013年10月份那场波及整个乌克兰的动乱。

从2008年期,乌克兰就想倒向西方,加入北约,但由于德国和法国的强烈反对,这个念头被掐灭了。对于当时的乌克兰来说,想要亲西就只剩下唯一一条路,那就是加入欧盟。这时候,一个叫做“亚努科维奇”的政客出现了。

他出生于顿巴斯,身后站着的是乌东俄族人的利益集团,也就是亲俄派。他出来竞选乌克兰总统的时候,表示一旦上位就会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因此,2010年大选时,亲俄派和亲西派都投了票,于是他很顺利就竞选成功了。

从2010-2013,乌克兰加入欧盟的程序进入了实质性的谈判阶段,就在紧要关头,亲俄派的亚努科维奇突然反水,中止了与欧盟的谈判进程。到了这时,西方扶持的基辅精英们,才反应过来自己被耍了。于是,在亲西势力的操作下,乌克兰内部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运动,亚努科维奇合法政府在动乱中被推翻,他本人也不知去向。

随后,亲西势力掌控了基辅,克里米亚地区不服,于2014年3月爆发了“公投入俄”,普京签署了接纳克里米亚的总统令。到了4月,顿巴斯、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也随即举行公投,宣布脱离乌克兰。到了5月,乌临时总统宣布进入全面戒备状态,克里米亚危机彻底爆发,也为日后的俄乌冲突埋下隐患。

这一切背后,或多或少都有美西方的影子,在他国煽动颜色革命,制造动乱然后趁乱扶持亲西派上台,一向是他们喜欢玩的花样。因此,普京把这次事件,视为西方拉拢乌克兰的“阴谋”是有道理的。他们收下克里米亚,是为了警惕和反对西方霸权,反对新时代下的殖民。而如今的俄乌冲突,是当初克里米亚危机延伸的后患,也是反殖民的延续。

那有人就说了,乌克兰不也是斯拉夫人吗?不也是被殖民的对象吗?对不起,乌克兰民众或许是,但基辅的政客高层们肯定不是,掌权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昂萨或者是可萨的代理人,是西方扶持起来的傀儡。因此,俄对乌采取军事行动,站在西方新殖民蔓延和被殖民者反抗的视角来看,是具有正义属性的。

那具体要怎么反抗呢?

普京的策略就是在战线上拖住对手,磨的不是司机,也不是乌克兰,而是整个北约和老美。老美想通过乌克兰来拖垮战斗民族,普京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在中东事态升级的时候,通过多线作战,也让美国陷入一个非常尴尬和难受的境地。等拖得他们没空捣乱了,就尽快把乌克兰推向谈判桌,通过城下之盟杜绝他们加入北约的可能性,阻止北约恶性东扩,就能在反新殖民主义的道路,拿下这一阶段的胜利。

看到这里,你理解为什么普京拒绝承认俄乌冲突是一场“侵略战争”了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