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Element系列与MA Player平台的发展与壮大,国内自主品牌矩声音频Matrix Audio在海内外市场收获不少忠实用户,由此也进一步在数码音源领域站稳阵脚。紧接着Element系列完成更新换代的步伐,矩声再于近期推出mini-i系列的第四代产品——mini-i 4 & mini-i Pro 4。
mini-i首代机型早在2009年便已推出,这个入门系列也是矩声品牌阵中的常青树,而此次推出的第五代,在三耳君看来更是最重要的一次更新,强大且成熟的MA Player平台首次下放至mini-i系列当中,使此系列机型的定义从过去的“解码耳放一体机”蜕变为“串流音频解码播放器”。
同系双杰,任君选择
新一代mini-i系列采用全新的设计语言,迷你身材配合隐藏式屏幕和操控区的设计,配合更冷调的配色让整体更显现代感。
矩声旗下机型向来身材紧凑,半尺寸设计的mini-i与Element机型放在一起更可显得小巧玲珑。
新一代mini-i的一大特征是沿用自高端系列的3.46英寸高清彩色触摸屏,显示效果与触控反应良好。本体的显示屏可以便捷地操作设备功能、准确了解设备状态,播放音乐时还可以完整的呈现专辑封面、曲目、艺人、播放时间等讯息。
配合完全体的MA Player系统以及升级的4核CPU,mini-i 4系列机型也获得了与高端系列看齐的遥控和音乐管理体验。用户只需在智能终端上安装矩声专属的MA Remote App,就可以浏览和播放本地音乐,或者连接TIDAL、Qobuz和HIGHRESAUDIO等内容商在mini-i 4系列机型中在线播放高清格式的音频内容,自带的接口当中还内置了丰富的网络广播电台可作为音乐世界的扩充。甚至,用户还可以在App当中看到矩声品牌的最新动向。
如果是更加讲求方便的用户,通过AirPlay2和DLNA、DLNA/UPnP等方式直接推流也相当流畅。与此同时,mini-i 4系列也在Roon Ready认证轮候当中。但以三耳君使用经验来说,除了Roon的音乐版本推介和扩展播放插件等进阶功能更吸引高端玩家以外,MA Player与MA Remote App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日常需求,而且自家平台及App更有着优先级更高、链路更精简直接的优势。
为了使用不同平台串流的用户都可以无难度上手,矩声更在MA Remote App当中集成了为不同平台单独介绍的指引操作功能。
随着品牌在音响市场影响力的提高,近年来也越来越多的串流音乐平台提供API接口直连MA Player系统。就在截稿前,矩声就全新加入了“索尼精选Hi-Res音乐”,不仅为用户增添了丰富发烧和古典厂牌高清音乐资源可选,而且也将该平台优秀的音乐分类系统带到了系统当中,对矩声用户来说无疑是个增值的新功能。
对应习惯无屏幕操控的传统用户,矩声也推出了RM5遥控器,作为mini-i Pro 4标配的mini-i 4选配配件。
功能与接口方面的差异是mini-i 4与mini-i Pro 4主要的差别所在。在耳放的输出方面,mini-i Pro 4提供了6.3mm单端及4.4mm平衡双输出,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以1% THD的33欧姆负载的标准下,这两组输出功率分别达到1600mW和2600mW。
机身背面的接口方面,mini-i 4与mini-i Pro 4并无差异,常用的数字输入和模拟输出接口均有配备。但在网络接入方面,mini-i Pro 4相比mini-i 4除了以太网连接以外,还搭载了支持2.4GHz/5GHz 双频的Wi-Fi模块,使用上更为方便。
另外,针对家庭娱乐的使用场景,mini-i 4 系列新增了HDMI ARC(音频回传通道)输入。用户只需连接具备HDMI ARC功能的电视机、投影仪等显示设备,即可将HDMI信号中分离出来的数字音频信号以超低延迟的状态回输到mini i 4机型,从而带来更高质量的音频信号处理效果。如显示设备支持HDMI CEC(消费电子控制)协议,还可以与mini i 4机型之间实现联动控制。
说到丰富的接插口设置,不得不提给mini-i 4用户的小建议,若用较为重型的发烧线材接驳mini-i 4机型,很容易会出现机身前部翘起的状态,毕竟mini-i 4实属轻巧,这是mini-i 4用户们在附件搭配时需注意的。
平衡、可靠、易搭
在声音方面,主核心DAC采用了来自ESS公司最新的ES9039Q2M D/A芯片,这也是延续了矩声品牌向来在ESS阵营深耕的传统,在mini-i系列上也是继续选用低功耗的旗舰级芯片。
事实上,在产品定(cheng)位(ben)有限的前提下,这款ES9039Q2M更容易在有限的供电和周边设计中达到更接近芯片极限的实际输出,仅用两通道输出的状态下这款芯片的规格也堪称一流。新款芯片也对时下流行的高规格格式有着良好支持,mini-i 4机型可最高对应768kHz PCM、DSD512,MQA编码格式的音频。
主观听音的部分以mini-i Pro 4为基准,首先搭配的是qdc多单元混合高阶耳塞Tiger。以这款揭示能力颇强的耳塞可以清晰听到mini-i Pro 4不俗的体质,能够应付严肃类型音乐题材的聆听。一寸长一寸强,入门级的台式机型始终比耳塞常用的随身听搭配表现全面,用这套组合聆听交响乐或大编制现场录音虽然并非气势盛大雄伟的类型,但动态起伏流畅,声场开扬有序,不论是分离度还是声部层次的反馈都令人满意。
通过与qdc tiger的搭配,三耳君也特别以Diana Krall经典专辑THE BOOK OF LOVE的多个版本感受了mini-i Pro 4回放不同内容格式的音色特性。尽管这张专辑并非对系统考验很高的专辑,但从16Bit 44.1kHz文件以及串流平台的PCM内容,再到DSD128文件,可以明显听出ES9039Q2M在这款机器中能还原不同格式各自的特点,播放DSD128文件的绵密度和信息丰富度比起CD格式显然高出一截,音场也显得更为开阔,立体感更强。不仅于此,mini-i 4系列在同轴输入状态下也能支持最高192kHz的PCM和DSD64格式,对Hi-Res和DSD爱好者更为友好。
与同品牌高端系列X-SABRE和Element音色鲜明不同,mini-i Pro4的声音更为平实,可以灵活搭配音色各异的耳机,例如DITA的十周年纪念旗舰耳塞 PERPETUA (PPT)。
DITA PPT是一条声音高贵典雅的耳塞,同时也对前端搭配也有着较高要求,但正如前文所言,台式机型总是有着更佳的输出能力与控制力,实测证明mini-i Pro4也有着良好的兼容性。mini-i Pro4驱动下的PPT比起用常见随身播放器驱动听来更凝聚,线条更清晰,更能显现暗黑宁静的背景,让更多声音的弱细节得以浮现,实在庆幸mini-i Pro4改用开关电源也没有失去这些该保有的优点。另一方面,PPT对前端的高要求也前端的控制力方面,三耳君试用这套组合聆听John Williams的原声专辑Across the Stars。穆特的小提琴不仅没有显现出让人不适的锋利感,而且弓弦摩擦的细节也有良好反馈,低音弦乐响起时也能听到这颗高素质动圈单元清晰丰满的表现,乐团的规模感得以铺展开来,整体控制力让人满意。
mini-i Pro 4耳塞搭配的表现让三耳君有所惊喜,不由得更期待与头戴耳机搭配能有何般表现。
然而搭配头戴耳机时三耳君似乎就没那么走运了,这款价格般配而且近期人气颇高的Fostex T50RP五十周年纪念版竟成了对mini-i Pro4的一大挑战。与大多数传统设计的平板单元耳机类似,T50RP纪念版更适合电流输出型的耳放,mini-i Pro 4有着较高的功率却未能带来足够舒展的表现。话虽如此,mini-i Pro 4出色的音色兼容性还是保证了耳机的音色特点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不可否认mini-i Pro 4驱动T50RP纪念版的能量绽放是相对保守的,显得形体有所收紧,可并没有过瘦而显得生硬,声音依旧保有着弹性和韧度。在低频方面,升级为T60RP同款的平板振膜也能显现出鼓声和打击乐的敲击质感、扎实,遗憾的是力道有所欠缺。尽管如此,这套搭配依然有着吸引人的一面,声色有着漂亮的光泽感,这并非传统监听耳机的声音,但听到三角铁、铜拨的敲击,还有钢琴鲜明而延绵尾韵真是让人叫好。空间营造也依旧是mini-i Pro 4的特点所在,封闭结构的T50RP被拉出了良好的纵向延伸感,并不宽敞开扬的声场却丝毫不会让人感到局促。
及后三耳君再以mini-i Pro 4搭配过森海塞尔HD600、拜雅DT 900 PRO X等不同类型的中端动圈耳机,均有着更为全面的表现,这显然也与此系列机型自身定位所符合。
除了耳塞、头戴式耳机的搭配以外,mini-i 4系列机型无疑也是不少轻型音箱系统的搭配选择,小巧的身材实现了音源、解码、前级的功能确为便捷。
切换到音箱系统,三耳君首先关心的是坊间惯常对“数码声”的担忧,三耳君以矩声自家的“全数码阵容”mini-i Pro 4与Class D后级Element P2进行搭配,驱动自主品牌精品书架箱唐韹MC5书架音箱出声,不论串流平台内容抑或本地文件播放,均没有显现出不该有的毛躁和生硬感,近年来矩声在数字音频处理的良好口碑在这款入门级机型中也可继承。
线路输出和前级输出的声音特质与耳放部分相近,在干净的声底基础上,整体讲求中规中矩的规整感。唐韹MC5书架音箱在矩声西装驱动下也并无没有过多华丽色彩的声音,整体性格直率坦白,质感上则不流于单调生硬,隐隐带著些许温润质感,耐听度颇佳。亮点在于MC5展现的声音定位感和纵深呈现的清晰度,这既是MC5向来的强项所在,更再次体现了mini-i Pro 4和ESS芯片向来在空间感方面的优势,简单的系统配以5寸书架箱却可展现出实在的空间感构造,结像呈现也有着不俗的密度。再次让人稍感遗憾的还是低频展现的凝聚力和层次感有所欠缺,但考虑到系统的构建成本,实属不该要求再多,若是搭配桌面型音箱超近场聆听,或许此短板更不易被察觉。
入门级消费实现“既要 又要 还要”
多年来,不论在网络上抑或线下的三耳音乐沙龙当中,对于不同类型类型的入门或准入门玩家,大多数情况下三耳君总是优先推荐的都是优先推荐易用性较高的机型。Hi-Fi器材的存在是为欣赏音乐服务,若因为预算有限又倾斜“硬件发烧”而架设过高使用门槛实属不必。随着市场和技术的演变进步,在入门价位段,如今我们已经能看到mini-i 4系列这种功能全面、易用,而且声音具有良好基础的选择。
如果只讲究D/A或者耳放输出,我们不难在同价位找到风格各异的选择,但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或是需要低成本添置all in one音源的朋友来说,mini-i 4系列很可能就是同价位最可让人安心的选择。如果在同系之中mini-i 4和mini-i Pro 4犹豫,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灵活选择即可,Pro版增加的WiFi和耳放功能也完全值回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