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河南大饥荒真实影像,曾禁播70年,啃树皮吃野草饿死三百万人

万物知识局 2024-11-13 09:01:08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无家可归和饥肠辘辘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来说是很少出现的,即便是偏远地区,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政府的相关福利,也会发放一些资金补助。

并且现代社会还有许多保障,失业险、贫困补助、伤残补助等等,有饭吃、有衣穿已经在极大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但是正因为我们现如今的生活富足,不少浪费的现象频发,就连国家也在积极的呼吁大家不要浪费粮食,我们未曾体验过真实的饥饿,没有感受过吃泥土、啃树皮的凄惨生活,但是这些老一辈人都曾亲身经历,浪费可耻,看完这些饥荒年代的照片你还会觉得生活欢愉十分容易吗?

安逸的生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有无数同胞的生命换来的,经过战争,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开辟崭新的道路;经过天灾,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着重于对于自然的爱护;经过饥荒,我们明白粮食可贵,幸福不易,而这些道路却都是建立在无数死难者身上。

在1942年河南饥荒期间,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每天都会有人被饿死,面对战乱和天灾人们也只能选择绝境求生,照片中就是一位母亲正准备将食物放在石臼里捣碎,而一旁的孩子早已饥肠辘辘,满眼期待的等着母亲将它做成吃食。

而仔细看,她放进石臼中的并不是什么食物,就连野菜都算不上,而是枯树皮,因为饥饿只能靠着枯树皮来充饥,而那些刚剥下来的树皮非常硬,还有刺人的木尖,因此只能碾碎之后才能吃。

虽然树皮很难消化又没有营养,但是却能饱腹,对于那时候的人们来说,能够活下去就已经是万幸了。

这张照片中一名妇女正蹲坐在地上费力的剥着树皮,从她脸上吃力的神色就不难看出,树皮的坚硬,试想要将这样的“食物”吃进嘴里需要多大的决心。

并且在这名女子的身后也是光秃秃的一片,那时候不仅是旱灾,还有持续的蝗灾,地面上除了泥土外,已经没有杂草了,不少草根都已经被挖得干干净净,那时候有的家庭为了找到草根给孩子吃,只能拖着虚弱的身体去城外黄土中不停的挖。

有时运气好能找到几根刚长出来的草根或野菜,不过在回去的途中,也要将这些食物藏好,否则一旦被人发现,饥饿的情况下人性也是经不起推敲和揣摩的,到了后期,树皮都近乎没有的时候就只能吃泥土,也被人俗称为“观音土”。

冬季对于河南地区来说本就十分寒冷,没有暖炉过冬不说,就连食物也是紧缺,蝗虫灾害的到来,使得粮食产量也急剧下降,1942年又正处于中日交战的时期,前线动荡,后方不宁,一场大饥荒也随之而来。

对于不少人来说离开或许才是唯一能够生活下去的方式,因此不少人就开始想办法逃离,有钱人家中可以买票,没钱的人就只能不断地行走或者攀爬在火车上,去到陌生的地方,才能得到吃食。

这张照片就是当时灾民们正在拼尽全力爬上火车的场景,那时候不仅仅是火车上方,就连窗户和中间轨道的衔接处都站满了人,那时候大多逃出去的都是男子和孩童,因为饥荒的到来,不少曾经还会赶人下车的乘警,也大多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身为他们的同胞也深知,能够爬上去到下一个地方或许还会有活下去的机会,那时有不少妇女因为力气不够爬不上去,就只能将自己的孩子交给陌生人,让他们带出去,因此不少家庭也是母子分离。

对于母亲来说,怎么会舍得将自己的孩子抛弃,在那个年代,走出去或许还能活,留下就意味着死亡,照片中这样的景象我们不曾经历过,但是看到这些人不顾生命之危也要攀附在火车上就能够感受到,那时候人们的绝望和苦难。

看到这样的场景不少人都会觉得有些小题大做,几个白馍馍怎么值得用铁笼子装起来,但当你仔细的看这个男孩儿身后的男子和远处小孩子那渴望的目光时就会明白,白馍馍的诱惑对于饿了至极的人来说有多么珍贵。

在河南的饥荒里,即便是曾经无忧无虑的地主也有可能一夜之间沦为乞丐,甚至在当时还有不少地主用自己家里的丫鬟换白馍馍,在影视剧中我们所看到的用自己的女儿去地主家换十几斤米面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因此那时候如果谁家还有白馍馍都是会随身携带的,放在家中保不齐会出现一个饥饿不已的人闯入将吃食一扫而光,并且即便保护起来,一旦饿极了,哪怕豁出性命也要吃上一口。

因此老一辈人才会经常说,人要吃饱饭,就算是死也要做个饱死鬼,因为他们大多数都经历过饥荒年代,明白饥饿的感受,也体会过在饥饿的作用下,人心的邪恶,就像照片中的这名农妇一样,她刚刚割完一篮子的树皮准备回家。

这或许就是她接下来这几天的吃食,面对摄影师的到来,她的神情十分紧张,双眸中也满是戒备,对于她来说,哪怕是树皮,一旦有人接近也会心生防备,毕竟那时候在后期时树皮都是非常珍贵的食物了。

几十年的岁月光景,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真实影像才能被我们所看到,而对于河南的这次饥荒来说,除了天灾以外,还有人祸的因素。

因为战乱,国民党准备炸了堤坝来阻拦日军,没想到的是,日军只因此死了七千人,水灾却导致50万同胞失去了生命。

甚至在后来引发的一系列连锁效应中,河南至少有将近300万人被活活饿死,婴童因为饥饿的哭闹,母亲因为无助的叹息充斥着整个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短暂的有饱腹感,不少人吃下了“观音土”,但是却没有救下自己的命。

反而是因为泥土无法消化并且堵住肠道,减少蠕动,因此有不少人是被“观音土”给硬生生憋死的。

而战乱所带来的残酷,并没有随着饥荒的到来而终结,早已遍地是黄土的地方,却还是被国民党下令缴纳军粮,而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防止日军抢夺粮食。

可对于这些河南遭受饥荒侵蚀的百姓来说,唯一的粮食或许就只剩下自己这一身的血肉了,而在许多老一辈人讲述的故事中,“易子而食”就是最可怕的存在,自己家中的下不了口,就彼此交换,人性的丑恶早已在这场灾难中披露无疑。

国民党的不得民心或许从河南饥荒时期就已经埋下了种子,国民党高官夜夜笙歌,百姓却只能挨饿等死,这样的社会现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悲惨时期,白发人送黑发人在那时也时常发生。

照片中的这位老者就是因为孩子的离世而悲痛不已,可即使自己已经虚弱不堪,却还是拼尽周身力气将亲人推去埋葬。

或许这是比“马革裹尸”更凄惶的存在了,而对于周围的人来说这早已是见怪不怪了,只能留下这名老者独自在冷风中悲痛和困苦。

都说懂事的孩子早当家,可是被迫的懂事就显得更加残酷,在饥荒年间,母亲外出砍树皮时,为了避免孩子在家中走丢,或被其他人抢走发生“食子”的现象就只能带在身边,而这些孩子也因为懂事和心疼母亲,开始蹲在地上帮助母亲捡掉落下来的树皮。

而这名妇女身上的衣物早已是破败不已,孩子的身上也都是穿着补过丁的衣物,原本应该是在学堂上求知求学的年纪,却只能蹲在枯树旁,去拾起这唯一能够给自己带来生活希望的枯树皮。

而这些还有母亲能够保护的孩子也无疑是一种幸运,因为饥荒,在逃难的过程中有许多孩子早已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只能独自流浪,甚至连吃食都会被人抢走,那时候如果没有人收留或者帮助,等待他们的结局也只有死亡。

这张照片是由一名在河南采风的传教士所拍摄的,照片中的女子麻木的带着自己的孩子走在乡间的道路上,饥荒从夏季开始,但却迟迟没有停歇,直到天气变凉都没有转圜,反而是越来越严重。

这位母亲两个孩子,一个刚刚学会走路还踉踉跄跄的,一位还是襁褓中的婴孩,因为没有多余的衣物,她也只能将孩子紧紧的裹在怀中,用一根绳子捆紧,用自己的体温帮助孩子取暖,大一点的孩子脸上满是纯真,或许此时他并不知道自己一家正面临着怎样的绝境。

这张照片拍摄于河南开封,一名女性因为腿部受伤已经无法行走,她的双腿已经瘦得只有一块皮了,伤口也因为没有及时处理,长期暴露在外而发生了感染,她的命运也可想而知,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等待她的不是饿死也会是感染病重而亡。

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都是曾经真实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事件,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能够吃饱一顿饭都是一种奢侈,野草更是美味的食物,对比起我们现在的生活,铺张浪费十分可耻,粮食是来之不易的,并且并不是用之不竭的,学会珍惜才是对我们自己生命的保证。

参考资料:

人民网——发现大饥荒——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1942 2012-12-04

中国新闻网——1942年河南大饥荒:老人小孩被吃 饥民刨坟觅食 2012-12-13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