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贵阳一穿着和服的女子和民众发生冲突,该女子手叼着烟和民众对骂,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原来,贵阳市一小吃街,因为出现了一位身穿和服的女子,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
一位大娘认为这里是中国,不应该穿这样的衣服,并指责其是汉奸行为,要求其脱下和服,双方随即发生争吵,引起路人围观。
一男子气不过,也去指责女子,表示在中国不可以穿和服,喜欢可以去日本。
女子则表示自己只是穿了一件衣服,并没有做错什么。穿什么衣服我的自由,并扬言没当过兵不要和我讲话!
该女子眼中的不屑,咄咄逼人的态度,使得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而面对众人围观和指责,她竟然没有丝毫胆怯。
虽然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女子最终不情愿的脱下了和服,但她没有屈服于指责和压力,而是选择继续和众人发生冲突、谩骂。
对此,网友1表示,中国人对和服非常敏感,该行为突破了道德底线。
网友2表示,这是在中国人的伤口上撒盐。
网友3表示,该行为有损民族团结,希望得到有关部门重视。
网友4表示,应该出台法律管控,对违者判刑。
这并非是孤立的事件,其实近年来,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
比如,2021年,几名中国女大学生身着和服,手持日本小扇,嬉笑地踏入烈士陵园。
几名男子紧随其后,拍照纪念,她们放声大笑,全然不顾周围的人的感受而引起众人不满。
而面对众人的指责,她们反而振振有词,我们喜欢怎么穿就怎么穿,叫嚣穿衣自由,随后还挑衅众人。
这种行为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话:“自由不是无边无际的,它需要以尊重和理解为前提。”
现代社会,被关注就意味着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而且很可能为自己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为此,总有一些人为了吸引关注,另辟蹊径,做出不惜伤害民族情感这种荒唐行为。
作为日本的民族服饰,又被称为“合欢服”或“和合服”。
此种说法源于大和族统一日本后,由于战争导致男性人口数量锐减,为了人口能够快速增长,于是大和皇帝下令制作和服供女性穿着,目的是交配时更方便。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抓去20多万的中国女性被迫当慰安妇,要求她们必须穿和服和日本士兵交配,所以对很多受害者来说是耻辱的象征。
由于以上原因,和服已经不只是一件衣服了,它是一个极具文化性的标签,已经和日本传统文化相捆绑,是日本的特色,它的背后,有我们的屈辱历史。
即使是现在,日本对中国也并不友好,在历史、政治和经济等方面,中日之间仍然存在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和矛盾。
政治上,他们变本加厉地推进反华路线,想尽一切办法侵占我们的领土钓鱼岛等行为。
经济上,配合美国遏制中国,为中国发展制造障碍。
历史上,对侵华历史拒不承认,不道歉,反而篡改历史教材,试图抹去这段不光彩的历史。
加之,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强行将核污水排海等事件,这些都强烈刺激着中国民众的内心,对日本更加不满。
两个世纪以来,日本大和民族对中华民族的伤害非常深,从甲午战争到侵华战争,几十年对华人的血腥屠戮,绝不是今天的一句“中日友好”就能抿去的。
所以,在中华大地上穿着和服,无异于数典忘祖,对民众而言,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和侮辱!
即使如此,社会上还是有人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中国开放的城市里不应该容不下一身和服”。
对此,这些人不妨看看其他国家是如何做的。
如果在韩国穿着和服上街,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不允许韩国人这么做。
而日本人或韩国人随意穿着汉服出现在大街小巷,同样也会面临类似的风险。
日本人和韩国人的观念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使我们对这里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和尊重。
而穿着一个极具文化性的服饰,比如汉服,则是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否定,这种行为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反观我们,由于对类似事件缺少必要的教育和惩戒,使得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为了吸人眼球,频繁挑衅;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欣赏和学习。
虽然从道德和尊重的角度来看,任何人在公共场合都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不论他们穿什么样的服装。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自身的文化根源,对于任何形式的挑衅和侮辱,我们都应该坚决反对。
从民众的反应可以看出,大家是非常关注对中华历史和文化保护的,也非常理性,没有出现什么过激行为。
不过,为了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社会不妨加强对个别人的爱国教育,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同时,对于那些恶意挑衅和伤害民族情感的人,我们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手段给予惩戒,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稳定和谐。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