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他的回忆录视角独特,包罗万象,横跨东西!

达旦过去 2024-03-13 02:39:40

496 Эренбург Илья Григорьевич ( 1891-1967) ,76岁。

伊里奇.格里高里耶维奇.爱伦堡: 作家,评论家。参加过布尔什维克革命组织工作,1908年曾被捕,1908年12月移居巴黎。诗集《前夜的诗歌》(1916),以令人不愉快的尖锐直刺《正在灭亡的欧洲》及帝国主义的战争。1917年7月,他回到祖国。起初,他没有参加十月革命(诗集《为俄罗斯祈祷》(1918)。1921-1924年他住在伯林,1922年他发表了哲理讽刺性长篇小说《胡里奥.胡列尼塔及其门徒的非凡冒险》,小说描绘了一幅一次世界大战和革命时期欧洲与俄罗斯生活的斑驳图画。

1920年代其作品中有《尼古拉.库尔波夫的生与死》(1923),《珍妮.内伊的爱情》(1924),《十三个烟筒》,《Д.Е公司》(两个写于1923),《俄罗斯诗人们的肖像画》(1922),社会心理小说《唯利是图者》(1925),《在流水巷》(1927)。从1930年代开始他经常住在俄罗斯。在1936-1939年他任《消息报》军事记者;多次作为随笔作家发表文章。(1941年)他写完了长篇小说《巴黎陷落》。

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他的政论作品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其文章经常发表在《真理报》,《消息报》,《红星报》上,1942-1944年汇集为册《战争》1-3卷)。在他最后几年发表了长篇小说《第九波》(1951-1952),中篇小说《解冻》曾引起过激烈的争论(1954-1956;该小说的名称成为斯大林死后时期富有隐喻的代名词),文学批评小品文(《法国练习本》1958;《重读契诃夫》1960)。回忆录《人.岁月.生活》(1-6本,1961-1965)。斯大林奖章获得者(1942,1948)。

伊里奇.格里高里耶维奇.爱伦堡——20世纪俄苏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公关家,战地记者,评论家。

爱伦堡是上世纪重要的文学人物之一。他在国家的危难时期的生活和工作,碰巧经历了两次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又恰恰生活在东西方两个世界中,见识过在欧洲风云涌动中的各色风云人物,这样的经历让他视角下的书写精彩纷呈。

1891年1月14日,爱伦堡出生在沙俄治下乌克兰基辅的一个犹太人小康家庭,父亲是个工程师。5岁时随父母迁居莫斯科。

1905年,在莫斯科第一中学读书时,受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曾看了不少民粹派的小册子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积极参加学生罢课和群众集会;

并于1906年加入社会民主工党的布尔什维克派(即后来的布尔什维克党)。

1908年1月,爱伦堡和第一中学另两位党员被沙皇政府的宪兵逮捕,后经家庭周旋保释出狱,离开莫斯科到了乌克兰的波尔塔瓦。同年12月他只身流亡法国巴黎,脱离了党组织,开始从事文艺活动。

1910年他的诗作出现在彼得堡的杂志上

1915—1917年间,爱伦堡受聘担任莫斯科《俄罗斯晨报》和彼得格勒《市场新闻》驻巴黎的战地采访员,于1916年出版诗集《前夜的歌》;

同时经常到法、德前线进行实地采访,根据大量耳闻目睹的事实材料,写了许多有关西欧战争情况的通讯和报导文章(后来汇编成集于1920年出版,题名《战争的面目》)。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当年7月,爱伦堡随同一批政治流亡者绕道英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回国。

十月革命胜利后,爱伦堡产生“新的希望”,曾在苏维埃政府的社会保障部、学龄前儿童教育处和剧场管理局等部门任职。

1921年春,爱伦堡再度出国,先到比利时,后来又到巴黎和柏林。整个二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他都作为苏联报刊记者,长期住在国外。在此期间,爱伦堡除写过一些关于西欧社会生活风貌的通讯报导外,主要从事文学活动,边研究文艺理论边搞创作。

1921—1923年,他曾在《俄罗斯图书》和《新俄罗斯图书》两杂志发表评述当代俄国艺术的文章,1922年出版了《俄罗斯诗人肖像》和《毕竟仍在圈子里转》两本小册子。

1931年,他周游西班牙、德国、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敏锐地感觉到处在经济危机中的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主义抬头,开始作为一名反法西斯社会活动家奔波在欧洲各国。

伊利亚·爱伦堡与海明威和古斯塔夫雷格勒在一起。1937西班牙

1936年西班牙内战时期,自任西班牙前线特派记者,为苏联的《消息报》派发电讯,并且努力呼吁苏联援助马德里政府。他接连出版《我的口粮》、《我的巴黎》和《西班牙》等几本通讯特写集。

1935年和1937年,他代表苏联作家和新闻工作者先后两次出席国际保卫文化大会。

1939年,爱伦堡在巴黎曾被法国宪兵怀疑同德国希特勒当局有联系而遭逮捕。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法西斯侵略军占领法国的前夕,经苏联政府代表的交涉,他获释回到了莫斯科。

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后,爱伦堡始终和苏联红军一起战斗在反侵略斗争的最前线,他冒着生命的危险,进行采访,编写新闻。

整个战争期间,《真理报》、《消息报》、《红星报》等苏联许多大小报纸及广播电台,几乎每天都发表和广播爱伦堡的反法西斯政论文章或通讯特写,这些文章后来汇集成书,题名《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争结束后,他一方面从事文学创作,写成《巴黎的陷落》、《暴风雨》、《巨浪》三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前两部曾荣获斯大林奖金。

爱伦堡和毕加索1966年在法国穆然

另一方面,他积极从事反法西斯的国际和平事业,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各种活动,当选为第三、四届最高苏维埃代表,并被推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副主席。

1949年2月,所有的报刊突然停止发表爱伦堡的作品,他的名字也被从评论家的文章中删去。斯大林导演了这场猫捉老鼠的闹剧,但爱伦堡最终并未遭受“清洗”。

1960年,开始动笔写作《人·岁月·生活》,作品随即在苏联《新世界》杂志上连载。不久就在苏联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论,到1964年写完,成为苏联“解冻文学”的代表作。

在最后一些年里,作家病得很重。他于 1967 年 8 月 31 日因心肌梗塞在莫斯科去世。

伊万.里戈里耶维奇.爱伦堡的坟墓位于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

画家为爱伦堡画的肖像画

1987年,《星火》杂志发表了《人·岁月·生活》未曾面世的第7卷的新章节。

2005 年,专门介绍伊利亚·爱伦堡传记和作品的纪录片《一条狗的一生》上映。

爱伦堡晚年最重要的著作,是六卷本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书中对许多重要社会事件、生活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流于片面,有的是很错误的。但对于作者而言,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是比较客观的,真实的。书中关于冷战时期的描写极为立体,这是基于作者有在冷战期间在双方国家的生活经历。苏联其他人没有写过这样的回忆录,因为谁也没有他的那种阅历。

在20世纪上半叶中,他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士,其中既有艺术家,作家,例如毕加索,马蒂斯,海明威,阿尼托尔斯泰,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也有很多社会活动家和政治人士,见证了20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的几乎所有关键事件。

爱伦堡的个人生活:

埃伦堡与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施密特

1910年,埃伦堡与翻译叶卡捷琳娜·施密特结婚。一年后,他的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伊琳娜。女儿长大后成为一名法语翻译,并结了婚。

爱伦堡的女儿伊琳娜

战争期间伊琳娜的丈夫死了,为了分散她的注意力,爱伦堡从前线带来了一个女孩法伊娜,她开始住在他们的家里。尽管爱伦堡与叶卡捷琳娜的婚姻只维持了两年,但埃伦堡一直与女儿保持着联系。

爱伦堡的第二个妻子柳博夫·米哈伊洛夫娜·科津佐娃

1919年,他的第二任妻子是导演格里戈里·科津采夫·柳博夫的妹妹。

她是一位艺术家,他们的结合使作家在私人生活中感到幸福。但他们的婚姻没有孩子。

爱伦堡与妻子科津佐娃在一起

爱伦堡与妻子科津佐娃在一起

人物顺序以俄文字母为序;

文中的前小传部分由本人翻译;

文中的人物简历,网上有的,即拿来采用(蓝色字迹);

没有的,则找到其俄文简历,由本人部分翻译(棕色字迹)。

文中所涉及的人物照片和图片均为网上搜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