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折腾的嘉靖:大礼仪之争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在太庙踢人?

梨评历史 2024-08-26 16:27:22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距离吵的不可开交的“大礼议”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了,嘉靖生父朱祐杬的神位也已经放入太庙了,算是风平浪静了。

但没想到到了这一年,又因太庙神主问题掀起了波澜。

起因就是嘉靖要在太庙里移走一位先帝神位,祧进祧庙里。

此前嘉靖就移走了德祖朱百六,为父亲朱祐杬袝庙挪了一次位置。

嘉靖帝画像

如今大明太庙里依次住着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睿宗朱祐杬、武宗朱厚照九位先帝了,已经凑成了天子九庙的格局,没必要在大动干戈了。

但嘉靖却坚持要移走一位先帝,又和大臣们扯皮了。

结果扯皮了三年,群臣无奈之下,只能商量移走谁,选来选去,就选择了明仁宗朱高炽。

毕竟太祖和成祖两位先帝不能动,剩下的也就朱高炽和嘉靖关系最远,加上在位只有十个月,移走他,群臣也没怎么反对。

就这样,在太庙待了一百多年的仁宗朱高炽,正式祧进祧庙里,其他列祖列宗集中进行供奉。

有人问了,大明太庙真的这么小吗?连一个小小的神位都放不下,还有明明睿宗朱祐杬已经进入太庙了,为何嘉靖还要费尽心思移其他先帝神位?

说实话,嘉靖真的为了生父操碎了心,生前要保证生父入太庙,死后也要保证生父长久在太庙,可以说嘉靖之举,就是防止睿宗朱祐杬的神位日后被挪走。

这又回到之前的问题,大明太庙真的这么小吗?连一个小小的神位都放不下?

明清太庙

说实话太庙挺大的,但的确放不下这么多先帝神位啊。

毕竟太庙可不是大通铺,所有先帝神位都在一个庙宇里祭祀,更不是影视剧里码一排就完事的,而是每一位先帝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和庙宇,这一系列的庙宇建筑合起来叫宗庙。

宗庙祭祀起源于商朝,而且每一代先王都有庙宇,加上商朝一年四季都要祭祀先王,甚至还要祭祀先王的兄弟,且祭祀的礼仪又相当繁琐,前面几代君王还好,要说传了十几代,怕是祭祀一次,就要重复十几二十几次繁琐的礼仪。

太庙平面图

而且祭祀只能是君王,毕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相当重要的,只是连续祭祀,怕不是要累死。

因而到了周朝时期,周公为了避免此后君王磕头磕晕过去,制作礼乐的时候规定,即天子七庙、诸侯五庙,也就是宗庙里顶多放七位先王的神位,而后世也延续了这个宗庙制度。

一般情况下,太庙寝殿神牌中,开国之君居中,然后按照昭穆制度,左昭右穆,父为昭,子为穆,三昭三穆,加上开国之君神位,一共供奉七位先帝。

天子七庙

但如果一个朝代的皇位传承超过了七位怎么办呢?就会祧进祧庙,集中进行供奉,只是祧庙的祭祀无论是规模还是档次上,都远不如太庙寝殿,不过在祫祭(一般三年一次)的时候,祧庙中的神牌会取出放到享殿中,举办隆重的仪式祭祀,祭祀结束后又奉回祧庙里。

当然,开国之君是“万世不祧”,其他君主只能按照“亲尽则祧”原则,将与在位皇帝关系最远的先帝神牌移出寝殿。

天子七庙制一直平稳运行了上千年,但元朝时期蒙古人才不管几庙,只要是先帝,统统放进寝殿庙室,以至于到最后,太庙不断扩建到十一室。

当然,毕竟是异族入住中原,虽然离谱,但也说的过去。

但到了明朝,天子七庙改为九庙,之所以改九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朱元璋登基后,一口气追封了四代考妣,即德祖玄皇帝朱百六、懿祖恒皇帝朱四九、熙祖裕皇帝朱初一、仁祖淳皇帝朱五四,打破了以往追封两代的规矩。

太庙草图

这么一来,如果按照天子七庙制,算上朱元璋这个太祖万世不祧,剩下的两位皇帝,很快就要被祧进祧庙,过于迅速了。

所以在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改建太庙的时候,改了规制,即前殿后寝、设东西配殿,然后将七庙改为九庙,这样一来,后世子孙可以多享受两代单人间了。

只是随着皇位传承了越多,宗庙也就满的越快,到了明宪宗时期,太庙就已经满员了(朱允炆和朱祁钰不为承认)。

所以到了明孝宗继位的时候,开始考虑挑谁进入祧庙了。

当然,对于当时朝臣来说,不是问题,只要将关系最远的祧出去就好了,随着明宪宗、明孝宗和明武宗的驾崩,懿祖恒皇帝朱四九、熙祖裕皇帝朱初一、仁祖淳皇帝朱五四这三位没坐皇位的先祖被祧了出去。

至于祧庙,则在太庙寝殿后面,虽然隔得不远,但大家住的都是大通铺了,享受不了单人间了。

如果不出意外,下次踢人要等到嘉靖驾崩。

但嘉靖显然等不及要踢人了,这次踢人,纯粹是为了安放自己老爸朱祐杬。

毕竟大礼仪已经搞了,朱祐杬也被追封了献皇帝,也该将他的神位放到太庙了,流程得做全了,不然有名无实。

所以嘉靖十年(1531年)的时候,嘉靖就和大臣商量这件事,打算将德祖朱百六祧出去,给老爹腾个位置。

嘉靖十年(1531年)的太庙格局,德祖祧了出去

满朝文武脑子又开始嗡嗡的了,之前认谁为父,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甚至追封为帝,大家也捏着鼻子认了,事情本该结束了,没想到嘉靖这位道君皇帝还不满足,还要将朱祐杬抬进太庙。

一帮大臣不断上书反对,但嘉靖才不管,他要做的事情,谁也阻挡不了。

一直拖到嘉靖十七年(1538年),嘉靖如愿以偿,群臣同意了。

既然要袝庙,自然得上庙号,经过一番讨论,给朱祐杬上了一个“睿宗”的庙号。

然而,这个时候嘉靖又要搞事了,除了给老爹上庙号之外,还要改朱棣的庙号。

此前朱棣的庙号为“太宗”,算是祖之下顶级庙号了。

为啥要动“太宗”庙号呢?实际上还是嘉靖的小心思,他想要恢复“堂祭”。

嘉靖还要改建太庙(左边是现有格局,右边是改建方案)

按照礼制,祭天要分为“郊祀”和“堂祭”,看名字就知道了,一个是在郊外祭祀,一个是在室内祭祀,但不管怎么祭祀,都需要先帝神位配祀的,其中“郊祀”规格高于“堂祭”。

而大明立国开始,只有“郊祀”,而配祭的只能是开国之君太祖爷了。

而嘉靖恢复“堂祭”,并不是有多少孝心,纯粹是想朱祐杬也能配祭,只是不管如何,“郊祀”只配太祖爷,哪怕恢复“堂祭”,也只配朱棣。

那如何绕过朱棣,让朱祐杬得到配祭呢?只能升朱棣为“祖”,和太祖爷一起“郊祀”,这样就没人说了吧。

朱棣原先庙号是太宗

所以,嘉靖要把朱祐杬袝庙的同时,还要让他享受“堂祭”,只能选个折中的办法,让朱棣升“祖”,这就是嘉靖为何改朱棣庙号的原因。

既然要升祖,那得升什么祖呢?

此前正统王朝的,祖的高规格庙号为太祖、高祖、世祖三个,目前朱元璋是太祖,很显然不能给朱棣,剩下的高祖和世祖,根据庙号使用规则,也不能给朱棣。

毕竟要注意始受封和始受命的问题,所谓始受封就是一个王朝里第一个受爵位的人,王朝因他而兴起,而始受命则是王朝第一个当皇帝的人,即开国皇帝。

即开国皇帝可以是始受封和始受命,他们的庙号可以是高祖或者世祖,但始受封的庙号只能是太祖。

比如曹魏,始受封的是曹操,曹操庙号是魏太祖,始受命的是曹丕,庙号是魏世祖。

比如唐朝,始受封是李虎,李虎庙号是唐太祖,始受命的是李渊,庙号是唐高祖。

至于朱元璋,既是始受封和始受命,他的庙号可以是太祖也可以是高祖,但太祖格局要高于高祖,就用了太祖。

朱元璋,既是始受封和始受命

所以,嘉靖如果将剩下的高祖或者世祖给朱棣,岂不是直接告诉天下人,朱棣另开一个王朝了,而此前的王朝又是朱元璋开创的,岂不是“夺”了太祖朱元璋的天下,万万不能用。

所以高祖和世祖排除在外,只能另外想一个了,想来想去,就想了“成”,有“传世成功”之意,也就是“成祖”,大明两祖,皆万世不祧了。

可惜朱棣一辈子努力,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朱元璋的合法继承者,但没想到嘉靖一改,让他的努力一切都白费了。

尽管“祖”高于“宗”,但对于朱棣来说,宁愿要“太宗”,也不要“成祖”。

睿宗进入太庙后的格局

按照大臣所想,嘉靖闹这么一圈,到这里,事情就该结束了。

但嘉靖偏偏还要搞事情,还要踢人,就回到了开头的那一幕。

明明朱祐杬已经进太庙了,嘉靖为啥还要踢人呢?

其根本原因就是嘉靖怕自己驾崩后,老爹朱祐杬被跟着踢出太庙,毕竟自己和大臣早已闹的不愉快,自己驾崩后,百分百要搞事。

况且此前被踢出太庙的四位神位都是德祖玄皇帝朱百六、懿祖恒皇帝朱四九、熙祖裕皇帝朱初一、仁祖淳皇帝朱五四这四位没有当皇帝的。

按照这个规律,很明显,等嘉靖驾崩后,太庙位置不够的情况下,满朝文武第一个要踢的就是朱祐杬这位没有当皇帝的神位。

这么一来,嘉靖不当皇帝,朱祐杬没能进太庙,嘉靖当了皇帝之后,朱祐杬最后又要被祧出去,那嘉靖这么多年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所以,他要踢人,毕竟如果他现在将一位当过皇帝的祖宗给祧出去,那么到下一任皇帝需要祧神位的时候,就不一定会把朱祐杬给祧出去,毕竟嘉靖开了祧一位实际皇帝的祖宗先例,打破了大家的固定规律,更给下一任皇帝不祧朱祐杬留下解释的余地。

朱祐杬画像,嘉靖还贴心给老爸补了画像

这就是嘉靖的根本目的。

只是自己还没死,就平白无故踢人,毕竟这件事应该由他儿子做,这么做,相当于提前“替”儿子干活,有些说不过去,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因而嘉靖只能等,这么一等就等了几年,终于等到了。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嘉靖的皇后方皇后去世了,给了嘉靖一个机会。

一般来说,皇后先去世的情况下,先将皇后入土为安,然后将皇后牌位放到家庙里祭祀,等皇帝驾崩后,在和皇帝神位一起请进太庙里。

但嘉靖说不行,自己最爱方皇后,是自己的白月光,加上方皇后在壬寅宫变里救了自己的命,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岂能放在家庙里祭祀?现在必须就让皇后牌位进太庙。

对于大臣来说,还没有皇后先进太庙的先例,于礼法不合,但嘉靖是什么人?他才不管,就这样嘉靖和大臣们又来了一次扯皮,足足扯了三年,到了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的时候,大臣们表示退让,同意让方皇后进太庙,嘉靖如愿以偿。

那么接下来就要踢人了,既然要祧,那祧谁呢?只能根据亲疏远近了。

如今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已经万世不祧了,那么往后就是仁宗朱高炽了。

相对于此前的事情,将仁宗神位祧出去已经不算什么了,毕竟迟早也要祧出去的,现在只不过提前了而已,就这样仁宗的神位轻松被祧了出去。

事实上也是如嘉靖所料,嘉靖驾崩后,尽管有人想要将朱祐杬踢出太庙,但有了嘉靖之前的先例,加上朱祐杬隆庆帝的亲爷爷,朱祐杬又得以继续待在太庙里。

万历时期,太庙格局

只是待久了,也迟早踢出去的。

好巧不巧,就在朱祐杬要被踢出去的那会,大明亡了。

毕竟崇祯时期,太庙里住着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武宗朱厚照、睿宗朱祐杬、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垕、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

如果崇祯正常驾崩,按照传统,就得祧睿宗朱祐杬了,毕竟这时候的朱祐杬已经和崇祯关系很远了,只能祧他。

只是没想到随着崇祯的自缢而亡,大明居然亡了,北京的太庙后来成为清朝的太庙了,自然全部清理出去。

南京太庙

有人说不是还有南京太庙吗?事实上嘉靖年间南京太庙失火后,就没有重建,因而到了南明弘光时期,南京是没有太庙的。

本打算在弘光元年(1645年)二月份,科都李维樾上书建太庙,只是还没修,弘光朝就覆灭了。

尽管会在奉先殿祭祀,但本质上并没有太庙,弘光朝都这样了,后面的隆武、永历等人,更无庙制,也没有所谓的祧迁了。

所以啊,嘉靖的愿望实现了,老爸朱祐杬并没有祧出,只是这个时候大明却亡了。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