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仅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

高干历史观点 2024-06-21 18:46:05

文|老达子

本文共1884字,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前言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这封信是在秦始皇平定嫪毐之乱后,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之位,并将其遣回洛阳的封地养老之后的两年写给吕不韦的。这位曾经显赫一时的秦王嬴政“仲父”、大秦帝国的相国吕不韦接到这封信以后便饮鸩自尽了,吕不韦究竟读出了什么意思?才会因为这一封信就吓得自杀了呢?

今天老达子就来跟大家聊一聊这位大秦帝国的相国吕不韦~

吕不韦自尽前后

公元前236年,这是吕不韦来到洛阳的第二年,六国的诸侯纷纷派使者前往洛阳拜见吕不韦。为啥吕不韦都被贬了,六国各诸侯还要来拜见呢?

这里有不同的说法,一个说法是因为吕不韦在的声望太大了;另一个说法是说六国别有用心,他们只是把吕不韦当成了一颗棋子。关于这两个说法,咱后面再细聊。

这所有的一切,秦王赢政都看在眼里,他原本以为只要将他贬到封地就万事大吉了。可如今这样的场面,实在让他害怕,如果吕不韦此时若想造反,岂不是一呼百应?所以赢政才给他写了开头的那封信。而聪明的吕不韦一下就读懂了嬴政的心思,便饮鸩自尽了。

吕不韦死后,嬴政也并没有株连他的九族,只是剥夺了爵位,可见嬴政就只是针对吕不韦一个人的。

吕不韦为啥有这么大的声望?

先来说下第一个说法:吕不韦为啥有这么大的声望呢?

这话得从吕不韦掌权以后说起,他继续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地派兵攻打韩赵魏三国。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他就成功攻占了数十座城池,其中包括三晋的上党郡和太原郡。最重要的一次胜利发生在公元前242年,吕不韦派遣大将蒙骜率军攻占了韩魏东部国土,并设立了东郡。

对秦国来说,东郡的设置意义非凡。从地理角度来看,秦国位于西方,齐国在东方,楚国在南方,燕国在东北方,而韩赵魏位于中间。战略上讲,六国容易在南北方向上联合形成对秦国的压制,即所谓的“合纵”。

而东郡的出现相当于将位于中间的韩赵魏切断,不仅阻隔了燕、赵、魏与韩、楚之间的联系,还使得秦国也能和齐国接壤,对赵、魏、韩三国形成了侧翼包围态势。如果秦国能够稳住东郡的阵脚,六国再想合纵攻秦就会更加困难。

于是在公元前241年,韩、赵、魏、楚、燕五国齐心协力又组织了一次合纵,由赵将庞煖指挥合力攻秦。起初趁着秦军在新占领的土地上人心不稳之际,五国联军可以说是节节胜利,直接打到了距离秦都咸阳仅七、八十里的蕞地。然而,秦国迅速调整兵力,是吕不韦率领军队开始反击,最终击溃了五国联军,五国合纵再次以失败告终。

值得注意的是,吕不韦率军击败的这次合纵,也是战国历史上六国组织的最后一次合纵。吕不韦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了他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此外,根据当代著名秦汉历史学家林剑鸣先生的统计,在吕不韦执政的十二年时间里,秦国至少取得了十五个郡以上的土地,他在开疆拓土、攻城略地方面的成就不容忽视。

六国诸侯名为看望,实则是玩的一个大阴谋

再来说下第二个说法:为什么说六国别有用心,他们只是把吕不韦当成了一颗棋子呢?

六国诸侯表面上看是去拜访吕不韦,其实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他们想故意笼络吕不韦,来给嬴政造成一种假象,进而迫使赢政杀掉吕不韦,然后再通过舆论战来孤立赢政,而后再次合纵伐秦。

于是吕不韦居住的洛阳一下成为新一轮风暴的核心,六国使者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迅速向目标奔去。这一招看似寻常,但实际却是蕴藏杀机。

对于六国诸侯来说,如果赢政选择杀掉吕不韦,他们便会趁机联合攻打秦国;如果他不杀吕不韦,他们就会制造谣言,扰乱秦国内部的稳定,使得人心浮动、君臣相疑,引发内部矛盾。总之,对六国来说,有百利无一害。

如何评价吕不韦?

对于吕不韦的后世评价,一向是褒贬不一,但是老达子觉得对他的评价不能用绝对的好坏进行二元评价,因为他是个非常复杂的人。尽管他有许多负面之处,但我们应当将其分为两个方面来看待。

一方面,他是一个在政治道德上存在很多问题、但手腕高明、谋略出众的政治投机者;另一方面,他对历史和文化思想有着巨大的贡献的古代圣贤。这两种形象虽然反差很大,却同样真实地反映了吕不韦这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

老达子说

如果非要整体评价,我的看法是:吕不韦是一个既有政治野心也怀抱政治理想的人。他可以伪装成道貌岸然的君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超群的能力。

同时,他具有个人魅力和良好的政治声望,对人才和文化有着很高的品味。他对秦国的贡献无与伦比,对后世文化思想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总而言之,吕不韦这辈子算是值了,他从一个商人完成了华丽的转身,成功入相并辅佐了2代秦王,能望其项背者真的不多。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