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四家族被起诉,但电诈仍然嚣张,反诈路依然任重道远

斌说bin 2025-01-11 13:09:36

“骗子还能嚣张到什么时候?”1月10日,中国公安部新闻发布会曝光了一场与电信诈骗的拉锯战。尽管警方连根拔除了缅北臭名昭著的“四大家族”犯罪集团,但诈骗窝点并未绝迹,电诈案件仍然高发,诈骗集团甚至披上了“高科技”的外衣,继续割韭菜。网友感叹:“反诈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四大家族”覆灭,但骗子套路全面升级】

自2023年7月专项行动展开以来,公安机关以迅雷之势打击了缅北地区的电诈活动,全国共抓获涉诈嫌疑人5.3万余名,“四大家族”犯罪集团被彻底摧毁。过去,这些犯罪集团控制的电诈园区,堪称电信诈骗的“重工业基地”,以果敢地区为中心,为全国范围的诈骗提供“技术支持”和“剧本输出”。

尽管这些老牌诈骗窝点被铲除,但犯罪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诈骗集团在技术和手法上迅速升级,不断开辟新的“骗术阵地”。从传统的“杀猪盘”到精准推送的“定制骗局”,再到利用区块链和AI技术制造假象,骗子的创新速度快得让人惊叹。公安部发言人张明透露,一些诈骗团伙甚至在境外伪装成所谓的“科技园”和“开发区”,对外宣传高大上的“技术产业”,对内却是地地道道的电诈窝点。网友调侃:“别的园区搞创新,这些园区专搞‘人性研究’。”

【骗子脑洞大,警惕每个“量身定制”的骗局】

电诈的升级不仅体现在技术,更体现在套路和剧本。诈骗集团紧跟社会热点,伪装成“专家”、“客服”甚至“朋友”,用花样百出的方式收割每一个不留神的人。他们甚至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你的职业、兴趣爱好,为你量身定制骗局——

喜欢网购?他们冒充客服给你退款;刷短视频?直接送你“点赞兼职”;想投资赚钱?他们变身“理财导师”给你开课。一位网友无奈调侃:“你以为骗子在骗你,其实是你主动把信息送到了他们手里。”

更离谱的是,这些诈骗窝点已经发展出“流水线”式管理。从编写诈骗剧本到培训话术技巧,每一步都有专人负责。底层诈骗人员若想逃离,还得“缴纳违约金”甚至忍受暴力对待。一些曾被控制在缅北的受害者回忆:“那些窝点就像是黑工厂,只有我们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高科技的“黑手”,让反诈变得更难】

传统的电诈套路逐渐被淘汰,高科技诈骗手段正在成为主流。骗子们用虚拟货币和区块链技术隐藏资金流向,让警方难以追踪;利用AI技术伪造真人语音、视频,让受害者真假难辨;甚至通过自动化筛选目标人群,精准打击“好骗”的受害者。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诈骗窝点冠冕堂皇地打着“科技创新”的旗号,入驻所谓的“高科技园区”。一位网友讽刺:“我以为科技园是搞芯片研发的,没想到专门搞诈骗芯片。”

【公安强势出手,反诈道路仍任重道远】

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新型诈骗手段,中国警方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自专项行动以来,云南、浙江等多地公安机关协同作战,成功打击了大量诈骗窝点,特别是针对缅北地区的集中清理,铲除了长期盘踞的犯罪土壤。随着“四大家族”案件陆续进入诉讼程序,诈骗集团的覆灭已成定局。

然而,反诈的道路注定是持久战。缅北地区的电诈活动虽有所收敛,但其他境外窝点仍在活跃,部分新型诈骗犯罪借助技术手段,将战场转移到了线上。公安部提醒,电诈问题短期内难以完全根治,群众依然需要提高警惕,不给骗子留机会。

【网友热议:反诈能赢吗?】

新闻发布会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评论区堪比段子手大会。一位网友感叹:“科技园都成诈骗窝点了,下次还能不能叫‘高新技术产业’?”另一位网友调侃:“骗子的脑袋用来考公务员,估计全是状元。”还有人幽默总结:“打击诈骗这事就像打地鼠,一窝没了还有一窝。”

当然,也有网友认真分析:“警方确实做了很多努力,但我们每个人也要长点心眼儿。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可能是陷阱。”

【反诈,人人有责】

电诈的盛行不仅仅是法律的漏洞,也反映了社会对新型技术的滥用和监管不足。诈骗集团将“科技”作为工具,而普通人需要将“警惕”作为盾牌。公安部一再强调,遇到陌生电话、短信或链接,千万不要轻信,更不要随意转账汇款。

反诈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但这场战争没有局外人。每一次骗局被识破,每一个诈骗窝点被铲除,反诈的胜利就多一分可能。就像网友总结的那样:“骗子的套路再深,也逃不过咱们多个心眼儿。”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