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张灵甫的遗孀王玉龄从美国重返台湾,74师的老兵老将们筹备宴席宴请王玉龄,整了整整20桌!仅仅只是长官的遗孀,在长官死后还能得到如此待遇,可见国民党整编第74师的凝聚力还是非常强的。
而越是这样,也就越能说明当初陈毅在处理整编第74师战俘的时候,有多么的明智...
我军战俘工作的变化在1946年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我军和国民党军就已经算是老对手了。国共内战打了近十年,抗日战争期间也多有交手,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我军也和国军打过几场。在数次交手中,我军俘虏的国军那也不止一个两个。
当时我军对国军战俘的政策是非常宽大的,国共内战期间只要是在战场上抓住的战俘,一不打,二不骂,教育后愿意留下的就参加革命,想要回家的就发放路费。之后我们也一直都是照此处理国军战俘,直到1945年前后情况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1945年10月16日党中央发布了《关于战俘处理办法的指示》,其中指出为了将来和国民党交换战俘,所以今后在战斗中俘虏的国民党军人员应当做出特殊处理。精壮士兵应当加以争取,尽可能为我所用。一切军官应当尽可能争取为我所用,如果冥顽不灵则责令其从事生产,看管教育,一律不放回。
老弱病残,经过教育后方可放回。对我军影响尚浅,对我军政策了解较少的部队,可适当放回一两个士兵令其了解我党我军不杀俘虏的政策。1946年11月14日,党中央又发布了《对俘虏工作的指示》,进一步的强调了对国民党的战俘,不应当消极的放走了事,而是要灵活争取。
孟良崮战役后,被我军俘虏的敌整编第74师士兵,就是依照我党的新原则进行处理的典型部队。
争取孟良崮俘虏孟良崮战役之中,我军歼灭了敌整编74师一个师以及敌83师的一个团,共计32680人,其中俘虏19680人。当时正值淮海战役期间,山东地区的我军部队流动性非常高,时不时就要进行上百里的转进。
带着两万多的俘虏,平心而论很麻烦,也很拖累。而且当时的山东解放区,土地贫瘠,人民群众生活也很困难。一下子带上两万俘虏,给养问题之难度,根本就无法想象。这个时候其实指示中的那句“灵活运用”就很重要了,陈毅和粟裕当时其实是可以消极释放战俘的。
因为当时的情况确实不支持我们大规模的供养这些不事生产的战俘,一是补给严重不足,二是管理上确实也很困难。可以陈毅充分考虑到了整编74师的战斗力之强悍,凝聚力之高涨,如果将其消极释放,那么敌人必然将会重新聚集向我开战。
整编74师是蒋介石的“王牌”军,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不同于其他的国民党杂牌部队,蒋介石对整编74师的政治教育非常的重视,向其灌输了大量所谓“忠君爱国”的观念,以及反共反人民的思想。
整编74师的装备在国民党军中也是冠绝全军,全员都是美械装备,大炮,坦克,装甲车什么都有,甚至就连军装都是美军军装。所以整编74师的官兵普遍是有傲气的,被打输了他们也根本不服气,一直都在叫嚣“如果是平原作战,我们摆开了架势接着打!我们打遍天下无敌手!”
整编74师的基层士兵也大多接受过教育,懂得战术。在整编74师他们是兵,但是如果放在其他的部队,至少也是个排长水平。所以如果真的将其全部消极释放,那么对我军的威胁还是非常高的。
所以经过短暂的讨论后,陈毅决定对整编74师的俘虏执行两条特殊政策:
所有战俘包括轻伤员在内,一律不能就地释放!所有整编74师的被俘官兵,待遇就地提升一级。陈毅在华野的团级干部会议上说道:“蒋介石没有干部和士兵,我看他要如何反动?我们费了那么大的力气抓来的俘虏,如何要随便放掉?”
有一个俘虏纵队在未向上级请示的情况下释放了敌人一个团长,陈毅又当众批评:“团级正是精强力壮,反动最有劲,最是嚣张!一日纵敌,累及子孙。你是怕了一时的疲劳,麻烦,但是更大的疲劳和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呢!”
另一方面,当时我军也有着不释放战俘的迫切理由。孟良崮战役和整编74师确实很难打,我军虽然全歼了敌人,但是我们自己也损失了一万两千人,这在解放战争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交换比。如此惨烈的一仗,我军后面肯定是要补充兵员的。
我军当时最大的兵力来源,其实就是解放区的青年农民,但是农民征召的过多会影响生产。这个时候,争取整编74师的战俘,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优待俘虏整编74师的所有俘虏在解放军这里确实也都得到了优待,这一招对于国军战俘可谓是屡试不爽。在国军内,他们吃的都是稀的,被我军俘虏后反倒吃上了干的,很多国军士兵都对此感激涕零。但是对整编74师的战俘来说,就没有那么好使了,因为他们以前吃的是罐头。
哪怕我军再是节衣缩食给战俘们供给干粮,还是不如他们在张灵甫手下的时候吃的好,只能算是平息了他们的怨气罢了。但是对于我军给敌人伤兵治伤的行为,倒是换来了整编74师战俘们的感激。
所以在对官兵的感化上,还是要从心理入手才行。为此我军在整编74师俘虏中搞大辩论,论一论双方谁的战斗力才是更强的,我们也是充分的承认了整编74师的战斗力,承认他们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部队,但是我们华野能够打败这样的部队,难道不是说明我们的指挥艺术高超?
一番辩论下来,整编74师战俘们心里的疙瘩总算是被解开了,其实他们想要的就是别人曾任他们的战斗力。而且整编74师90%的士兵都是被顶替或者抓来的壮丁,剩下10%则是青年学生。前者本身就不想打仗,是熬上来的。后者胸怀理想,但是见到了国民党军中的腐败,也是整日苦闷度日。
我们针对这两种情况进行了控诉大会,使得他们放下了包袱,灵魂上得到了升华。整编74师的大多数战俘,也就这样成为了革命的一员。
参考资料:
江淮文史:张灵甫遗孀王玉龄访
求实篇:孟良崮战役俘虏的教育与转化
峥嵘岁月:孟良崮战役中的俘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