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港独”张倩盈叫嚣:听到国歌就想吐,后来是什么下场?

牛辅饭前娱乐 2024-08-29 14:11:12

“每一次听到国歌,我都会想呕”

2018年,香港立法会关于《国歌法》的听证会上,一个女大学生的发言引起了公愤。

她扬言自己听到国歌就想吐。

这样的话,是任何国人听了都要深感愤怒的话。

因此,中国代表立即怒斥了她,也让她赶紧离开现场,并滚出香港。

与此同时,她也不出意外的遭到了网友的口诛笔伐。

那么,她为何要说出这种话呢?这背后又隐藏了些什么呢?

一语成祸

2018年的5月,香港立法会综合大楼内,正在举行着一场听证会。

听证会的主题全程围绕着《国歌法》展开,而会议的初衷,是为了讨论国歌在香港地区的立法事宜。

只是,任谁也没想到,好好的一场听证会,最后“毁”在了一个女大学生手里。

这位女大学生,是香港大学生联合会的秘书长,她叫张倩盈。

原本,作为学生领袖,众人十分期待她能代表香港年轻一代,发出理性而有意义的声音。

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她一开口便让会议陷入了窒息:“每次听到国歌,我都感到恶心想呕”

反应过来她说了什么的众人,一瞬间表情都出现了凝滞,同时,现场也安静了下来。

紧接着,部分议员们皱起了眉头,神情中也带上了震惊和愤怒,其中一个女议员更是直接站了起来。

但她在愤怒之下,还是先给了对方体面,委婉的让张倩盈能注意自己的发言。

不料,这让张倩盈越发觉得自己有理,又说了一系列让人极其不适的话语。

这下,中国代表可不打算忍了,她直接怒怼:“既然你这么讨厌中国,那就请你立刻滚出香港”。

坚定的回击让张倩盈也有瞬间的愣神,但她仍旧没意识到自己的错,反而以更挑衅的态度继续进行了回击。

说到激动之时,她甚至质疑起了国家的政策与立法的合理性。

最后,她彻底引发了众怒,也被安保人员从会议上直接拖了出去。

但这一幕已经通过会议上媒体的镜头,被大家看到了,内地自然也一样。

随后,媒体的报道又加速了舆论的发酵,这让张倩盈很快成为了新闻的焦点人物。

众人轮番开始质疑,她的言论背后是否隐藏着别的动机?

不少人也怀疑,香港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感,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与此同时,内地媒体也时刻关注着这一事件,这进一步加剧了两地之间的舆论。

另外,随着事件的发酵,张倩盈的身份和背景也被大家挖了出来。

“港独”代言人

张倩盈出生在香港,她父母都有着稳定工作,因此,家庭条件还可以。

而小时候的她,一直就是大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上了初中后,张倩盈更加出色了,她成为了学校的学生会主席。

2015年,张倩盈进入了香港浸会大学攻读政治与国际关系学。

正是这个选择,为她的思想转变埋下了伏笔。

大学里的氛围是开放和多元的,这使她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的思想,不过,初入大学时,她的观点还是正常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竟然慢慢的被激进的政治思潮吸引了,并开始频繁参与各种学生活动,特别是有关政治议题的。

活动上,她认识了不少一样想法的人,他们都对中央政府抱有强烈的不信任,甚至是抵抗情绪。

在这些朋友的影响下,张倩盈的观点彻底发生了改变。

她开始频繁讨论西方的政治理论,尤其是那些与自由、民主相关的内容。

后来,随着几次参与政治活动,她的思想又走向了极端。

她开始公开质疑中央政府的政策,并渐渐在一些公开场合,表达对“港独”的支持。

2017年,张倩盈当选为香港专上学生联会秘书长。

这一职位赋予了她更大的影响力,也让她走上了学生运动的核心舞台。

香港专上学生联会,一直以来都是反对中央政府的重要阵地,在这个环境中,张倩盈的政治立场进一步向“港独”倾斜。

她利用这个平台,积极推动学联的各项激进议程,试图在年轻人中传播她的激进思想。

在这个过程中,张倩盈逐渐成为了他们中的核心人物,她的影响力也从校园扩展到了社会的更广层面。

这让她不再满足于学生运动的层级,而是开始以激进的姿态介入香港的政治斗争。

此后,她频繁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公开发表各种激进言论,并在社交媒体上与支持者互动。

她的曝光度与日俱增,而这也进一步助长了她的自信与激进态度。

她认为自己肩负着某种“历史使命”,而这种使命感让她在政治立场上越走越远。

然而,张倩盈的这种蜕变背后,既有个人选择的成分,也有外部环境的推动。

在香港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西方的价值观和文化影响力渗透到了方方面面。

某些境外势力通过各种手段,试图影响香港的年轻一代,动摇他们的国家认同感。

张倩盈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成为了“港独”运动的代言人。

舆论汹涌

总之,张倩盈的“国歌言论”如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反响。

她那句“听到国歌就想吐”的言论,不仅在听证会现场掀起了轩然大波,更通过媒体的报道和社交平台的传播,迅速传遍了整个香港。

几乎一夜之间,张倩盈成为了全城热议的焦点,她的名字登上了各大新闻头条。

大部分市民对于国歌和国家的尊重是根深蒂固的,他们无法接受有人公开侮辱国家的象征。

于是,社交媒体上迅速涌现出大量谴责的声音,#尊重国歌#、#爱国无罪#等话题标签迅速登上了热搜榜。

不止如此,部分市民们还自发组织了集会,他们举着国旗,高唱国歌,以此表达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张倩盈言论的强烈反对。

当然,有人反对就有人同意,在绝大多数人谴责张倩盈的声音中,也有一些声音试图为她解释。

他们认为,言论自由是香港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即使是极端的言论,也应该受到保护。

这些人认为,张倩盈不过是在行使她的言论自由权利,而不应该因此受到过度的指责和攻击。

这种辩护之声尽管相对微弱,却引发了更为激烈的争论。

支持和反对张倩盈的两派在社交媒体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一方强调国家尊严不容侵犯,认为张倩盈的言论已经越过了言论自由的界限;

另一方则坚持言论自由的不可侵犯性,认为即使是错误的言论,也应该有表达的空间。

在这场舆论风暴中,香港特区政府不得不迅速做出回应。

时任特首林郑月娥在公开场合表示,任何不尊重国歌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政府将对此事进行严肃处理。

她的表态得到了大多数市民的支持,他们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与此同时,教育界也开始反思张倩盈言论背后所反映出的教育问题。

许多教育人士指出,香港的年轻一代在国家认同感上存在着明显的缺失,爱国主义教育的不足,导致了部分年轻人对国家缺乏应有的尊重。

因此,教育界加强了爱国教育,也决定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以免再出现类似的事件。

但就算这样,这场风暴还是没有平息,反而在社会各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

人们开始质疑,香港社会中究竟存在着多少像张倩盈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

而在这场舆论热议中,张倩盈的形象也被不断的解构和重塑。

远走他乡

这让张倩盈也意识到,她的言论让她失去了在香港社会的立足之地,她在公众眼中的形象,也从一个充满理想的年轻人,转变为一个激进而危险的象征。

于是,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张倩盈逐渐远离了媒体和公众的视线。

据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来源称,她选择了离开香港,前往国外隐居。

关于她的离去,坊间传言纷纷。

有消息称,她在事件后不久后就开始安排自己着自己离开的事情了。

不过,无论她身处何地,张倩盈的名字显然会一直被大家牢牢记住,而她也注定会被大家一直指责并唾弃。

是以,张倩盈的故事并未因为她的离开而结束。

她的言论和行动,继续在社会上引发深远的思考和讨论。

香港社会在经历了这一事件后,也开始更加重视爱国教育和青年人的思想引导。

教育界和政府更是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试图修补在国家认同教育上的不足。

可以说,张倩盈事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让人们认识到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张倩盈的命运也成为了许多类似事件中的典型案例。

她的故事提醒人们,在言论自由与国家尊严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依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她的离去,虽然带走了她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但未能消除她曾经留下的影响和争议。

多年以后,关于张倩盈的种种传言仍然不绝于耳。

有人说她在国外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也有人认为她在国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激进立场,只是选择了更为隐秘的方式继续表达。

然而,无论她的现状如何,她的名字已经成为了那个动荡时期的一部分,无法被轻易遗忘。

她的远走他乡,既是对她言行后果的承受,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新局面的开启。

她的人生轨迹,成为了后人思考的镜鉴,让更多的年轻人在面对社会与政治问题时,能够更加谨慎地选择自己的立场和表达方式。

张倩盈的故事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它所引发的反思和讨论依然在香港社会中延续。

她的名字也许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记忆,将长久地留存在人们心中。

也会永远提醒着后人,不同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与代价,更会提醒后人,爱国这个立场永远不能变。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2018年5月7日 关于《"港独"闹场称一听国歌就想呕 当场被怼:请离开香港》的报道

央视网 2018年5月7日 关于《“港独”搞事对准国歌 网友:看到港独就想呕!》的报道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