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银具体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历史资料可以提供佐证。我们仅仅能从个别史料中的只言片语窥见一些关于松江银描述的端倪。例如,在乾隆六年宁寿堂钱庄的《银谱》中对北京流通的银锭就有如下的描述。“—:京都大锭 其银丝细到门者,申三色。若丝粗朗并钩丝者,此银申二色。倘或宽铅丝心中无釉者,元丝也。倘若面底皆嫩宽铅起者,去一二色。再次不等,惟自裁之。二:京都撇子,其曹圆,色白,黑釉,丝稀,高者,元丝。京撇子钱,身分老气宽铅丝者,去一二色。若蜂窝大嫩气者,去三四色。白茶脚去三色。若白青脚起白竖心者,去五六色。”在这两段的描述中,前者“京都大锭",即流行于清代早期的中型马蹄型银,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十足银器型的前身。
这种“京都大锭”,又被称为京鏪,《银谱》中将京鏪分为从头号至五号多个等级,成色依次不定,重量则从三、四两至八两左右不等。而后者这种被称为“京都撇子”的圆型银锭,就是对北京圆锭形制最早的描述。“撇子”这一早期银钱业行业术语,在《银谱》的记录中主要出现在江苏各地及江西,分别是苏砣及江西镜面锭的早期代表。此处描述的“京都撇子”,以其圆槽形的外型以及锭面铸纹较稀少的锭面特征来看,极有可能就是后来被北京当地称之“松江银”的早期雏形。
清代北京五两银锭(京砣) 公博评级AU58
宁寿堂钱庄的《银谱》中的上述这段详细描述,是当时钱庄从业人员在对该种银锭的外型、银色、包浆色泽、铸(丝)纹特点、(以纹银为衡量标准)成色表现、切剪后茬口(验槽横截面)特征等作的辨识记录,也可视为对于此类银锭的辨识口诀。可见北京圆锭的器型早在清初时期即已形成,并在乾隆初年就已和各类中小型马蹄锭一并在北京市面流通。此一时期的实物,绝大多数已在百余年的熔铸循环中不复存在,目前并没有可确定为此时期的实物发现。根据《银谱》中极为有限的描述,这类乾隆初期的早期“松江银”铸品,锭面丝纹分布稀疏,与晚期的松江银锭面状态已有很多相似之处。相比京砣,《银谱》中对各地苏砣的描述仍以丝纹特征为主,而根据现有绝大多数历史遗存的苏砣锭面丝纹表现状态(丝纹稀疏)可以显示出在当时其器型及铸造手法的发展尚未完成最终定型。
清代江苏五两银锭(苏砣) 公博评级MS60
日本学者加藤繁在其《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一书中记录了一件宝历十三年(乾隆二十八年)传入日本的清代苏砣,铭文为“溧阳县/匠王泰”,这是目前已知存世最早的苏砣之一,其锭身与晚期的实物相比较为扁平,锭面带有大量明显的环状丝纹,与《银谱》的描述较为相符,这与多已演化为镜面状态的后期苏砣(多为道光、咸丰时期所铸)在铸工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北方的京砣与南方的苏砣在各自的发展上并无从属关系,却在器型发展的轨迹上具有不少相似之处(相似的外形及锭面丝纹表现等特征,以及锭面均是朝着平整和无纹的方向发展等等),这是二者作为南北不同地域的砣锭代表在制作工艺的长期演变中竟然显现出殊途同归的有趣现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