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艺术史论》,李小红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23年7月版。
内容简介该书的对象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评书”,也即北京评书或北方评书,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东北等地以普通话说演的评书,对于以方言说讲的四川评书、湖北评书等以及南方评话均不涉及。
作者力图对评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较深入的理论探讨和概述,期待为艺术院校师生提供较为可靠的、便捷的教材,全书分为八个大的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辨析“说书”“说话”“平话”“评话”“评书”“评词”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本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为评书的渊源、发展、流派和师承研究。探索、追溯评书的历史,回顾评书的发展过程,分析、梳理评书的流派和师承关系。
第三章是本书的重点和核心,旨在探讨评书的艺术特征,包括本质艺术特征和一般艺术特征。文章从“口头文学”“有讲有评”“叙事艺术”“表演艺术”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评书的本质艺术特征,即“评书是一门以口语讲说故事的表演艺术”;并从“以人为主”“通俗幽默”“细腻传神”“灵活多变”等方面论述评书的一般艺术特征。对评书的艺术特征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对其它问题的探究才能深入。
第四章是本书的难点,也是本书的核心。通过对评书与史书、评书与小说、评书与戏曲、评书与相声等姊妹艺术之间关系的比较,加深对评书本质特征的认识,有助于评书发挥自身的优长,增强评书艺术在未来社会继续存在的信心。
第五章为评书书目。详细介绍几部具有代表性的评书,如《三国演义》《岳飞传》《聊斋志异》。
第六章为评书艺人研究。评书艺人很多,而且每一个人都可写一本传记,本书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探讨他们怎样走上评书艺术道路,如何取得卓越成就,总结归纳出共性和规律。
第七章为评书传播研究。任何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作用于评书,都会对评书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章探讨评书的不同传播媒介——明地、书馆、广播、电视、电脑、手机对评书及其受众的影响和作用。
第八章考察评书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目前,刘兰芳、连丽如、田连元等大师级的评书表演艺术家依然活跃在评书第一线,但评书艺术后继乏人的情况比较严重,评书辉煌不再,面临危机。2009年北京评书的四大流派都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就很能说明问题。但这并不等于评书就会马上消亡。只要口语存在,人们听故事的愿望还在,评书就会以各种形式存在。
只是目前要振兴评书,还需要一系列的措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戏曲与曲艺”第一次与“戏剧与影视”并列,拥有了自己的学科地位,就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目 录序言
前言
第一章 评书概念辨析及其研究现状与意义
第一节 评书概念辨析
第二节 2011年前评书研究现状与思考
第三节 2011-2022年评书研究综论
第二章 评书之渊源、发展、流派与师承
第一节 评书溯源
第二节 评书发展
第三节 评书流派
第四节 评书师承
第三章 评书艺术之审美特征
第一节 口头文学
第二节 有讲有评
第三节 叙事艺术
第四节 表演艺术
第五节 以人为主
第六节 通俗幽默
第七节 细腻传神
第八节 灵活多变
第四章 评书与其他姊妹艺术
第一节 评书与史书
第二节 评书与小说
第三节 评书与戏曲
第四节 评书与相声
第五章 评书经典作品论析
第一节 《三国演义》
第二节 《岳飞传》
第三节 《聊斋志异》
第六章 评书艺人之养成
第一节 评书艺人的出身
第二节 评书艺人的学艺方式
第三节 评书艺人的成名之路
第七章 评书传播之方式
第一节 明地评书
第二节 书馆评书
第三节 广播评书
第四节 电视评书
第五节 电脑评书
第六节 手机评书
第八章 评书之现状与未来
第一节 评书的现状
第二节 评书的未来
余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一 晚清民国评书研究主要资料索引
附录二 新中国成立至2010年评书研究主要资料索引
附录三 2011年以来评书研究主要资料索引
后记一
后记二
序 言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发了新版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确立了“曲艺”的学科地位,将之与“戏曲”并列,成为艺术门类中的一个专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
从2023年开始,高校与研究机构既可以培养“戏曲曲艺”的学术性硕士、博士人才,亦可以培养以实践为主的专业硕士、博士人才。这一举措的意义极大,它不仅提高了“曲艺”这一艺术种类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对于曲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会起到无法估量的积极作用。
中国社会自近代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之后,大量西方艺术被移植进来,并渐渐成了主要的艺术形式,就表演艺术来说,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电影、电视,等等,不仅挤占了戏曲、曲艺、皮影戏等民族表演艺术的表现时空,还给人们“高雅”与“高尚”的感觉,以致民族传统的表演艺术日渐式微,并为许多人轻视。
这从青年人不愿投身于戏曲、曲艺行业,而千方百计跻身于影视剧演员队伍的现象就可以看出来。西方的艺术形式无疑也能给人们审美的享受,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这些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但是,如果我们完全放弃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孕育、成长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形式,而要想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无异于缘木求鱼。
《中国曲艺通史》
我们须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因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拥有的生存方式和价值体系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坚定信念,关乎民族精神状态和社会精神风貌,关乎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与活力。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然而,近代以来,随着国力的下降,随着我们在与西方列强交战中的一次次败北,我们的文化自信也逐渐减弱了。今天,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对外民族的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扩大,而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恢复我们的文化自信。一个民族的强盛,需要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理想。
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奋斗发展的历史根基、主体权利和文化理想的坚守。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上,不同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当代社会及其日常生活领域,不论是共识凝聚还是思想引领,说到底在于文化凝聚和文化引领。
总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文化自信的磅礴力量和坚实支撑。而曲艺就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评书则是曲艺中的一种。
评书的历史源远流长,有文献可考的,可上溯至春秋时期。它之所以有着几千年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了中华民族的对叙事艺术的审美要求,即讲好历史与传奇性的故事。
《国语》
先秦时的评书,其主要内容就是这样。《国语·周语》的“史献书”、《国语·楚语》的“史不失书”,其意都是史官向帝王讲述历史故事;《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中的“饰小说”则是讲述传奇性的故事。
我们的民族为何迷恋历史与传奇性的故事,这与我们是农业经济社会有关。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里,个体、集体乃至国家的生活内容不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基本上是周而复始。
一个朝代的政权总是走着建立、兴盛、没落、衰亡的道路,然后由另一个王朝所取代;而统治阶级的社会管理,尽管朝代更迭,其治理的方式,却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家庭的农业生产则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除了少数人离开家乡服兵役、赴徭役和游学、经商、仕宦之外,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家乡生活,每一代人每天、每月、每年的生活基本上大同小异。
这样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便使人们对历史和传奇性的故事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因为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就是过去生活的翻版,于是,过去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就具有了借鉴的意义。
《中国曲艺史》
对朝政来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对于一般人而言,会从以往的历史中了解到当今社会的政治得失和得到为人处世方法的启迪。
由于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囿于方圆二三十里的地方,过着见不到一点涟漪的平静生活,整个人生灰暗无聊,但是,不愿意平平常常过其一生的心理,又让自己经常涌动着人生波澜壮阔、生命绽放出耀眼火花的强烈欲望,而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只得在叙事性文艺作品的审美接受中得到补偿了。
而要将历史和传奇性的故事逼真地再现出来,艺人们就会在“讲”的技艺上下功夫,他们编构出波云诡谲、纡徐曲折的情节,塑造出或大智大勇,或大奸大雄的人物,描绘出与故事的发生发展、人物的活动相一致的非一般的环境,并琢磨接受者的心理,让听众始终兴致盎然、欲罢不能。于是,评书的经典性书目不断地产生,它们和评书的艺人一起构建了中国的评书艺术史。
李小红的这本著作就是对评书艺术发展史和评书艺术的论述和评析。
尽管之前关于中国评书的研究成果不少,但该书有着不同于他人著作的特色,归纳起来,主要的有下列三点。
一是侧重于评书艺术的论析。
评书的历史,前人多有论述,现在很难再挖掘出新的文献资料以推进评书史的研究了,于是,作者仅用一章的篇幅,勾勒评书的发生、发展的轮廓,而详细地介述评书艺术的审美特征、它和姐妹艺术的关系、经典书目的艺术特色、评书艺人的成功道路、评书的传播方式以及评书的传承、发展的方略。
《中国评书艺术论》
这样的“向前看”而不是在内容上以回顾历史为主的论述方法,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对“戏曲曲艺”的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即偏重于实践性。这样的教材,能让该专业的学生把握评书的艺术特征,并在如何学习评书的技艺上得到启发。
二是引述的材料丰富,举例确当。
由该书的内容来看,作者不仅阅读了几乎所有的关于评书的著作与论文,还对大量经典的评书书目作了深入的研究,所以,对评书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方法的总结,不仅吸纳了前人的正确观点,还根据评书作品作出了自己的论断。
而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又随手拈来评书作品中精彩的段落。大量而确当的例子,不仅使学生易于把握要点,还生动有趣。我在阅读这部书稿时,没有一点儿枯燥的感觉,相反,饶有兴趣地一口气读完。
尤其值得赞赏的是,作者写这本教材时,始终秉持着“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如在例举说书人评论《兴唐传》中的王伯当没有是非观念,出于“哥儿们义气”,害人害己的内容后,强调说:什么是真正的“义”,就是锄强扶弱、爱国保民、坚持原则。可谓将思政教育融进教材之中。
《兴唐传》
三是条理清晰,深入浅出。
如在论述说书人在说书时其“评论”的作用,作者归纳出六个作用,分别为:(1)交代背景;(2)加深对人物形象的刻画;(3)制造悬念;(4)解说名物掌故等,向观众介绍知识;(5)评论人情事理、褒贬是非曲直;(6)道德教化。归纳全面准确,论述清清楚楚,没有丝毫的错乱,加之每一点都有确当的例证和平白化的语言论述,学生理解时定会非常容易。
当然,该书的特色不止这三点,但仅有这三点,也就可谓是优秀的教材了。
该书的基础是李小红在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出站报告,原来只有二十二万字,现在竟有三十多万字,可见她在近十多年间一直在这个课题上下功夫。
在艺术学学科新的目录颁布之后,该书作为教材出版,无疑会助力“曲艺学”学科的建设。当然,普通的读者阅读它,也会增加有关评书的知识,更深入地了解评书的艺术。
上海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美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朱恒夫
2023年5月6日
后记一出生在几乎是文化沙漠的农村,童年的我,除了连环画,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教科书以外的读物。
凤凰出版社整理本《三侠五义》
小学时代我唯一见过的长篇读物就是父亲从矿区带回来的《三侠五义》,一读之下废寝忘食,爱不释手。也因为没有其他书可读,《三侠五义》中的人物故事便烂熟于心了,我对文学的爱好可能就产生在那个时候。
初中时期接触的课外书多了,但依然是《伍子胥演义》《赵匡胤演义》《呼家将》《杨家将》《岳飞传》等。我对“三国”的片段了解,来源于河南的戏曲,尤其是申凤梅的越调《诸葛亮吊孝》《收姜维》《七擒孟获》等,对三国故事的系统了解则是来自广播里袁阔成播讲的评书,高中时代才有机会接触到小说《三国演义》,而读《三国志》则是硕士、博士的时候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了解,不是来自史书、小说、诗歌等,而是来自戏曲和曲艺。硕士、博士时期以戏曲为研究对象,博士后以曲艺中的评书为题,也算是命运的巧合吧。
有这样的巧合要感谢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朱恒夫教授。我进站的第一周朱老师就告诉我他正在策划一套民间文化丛书,希望我挑选一个曲艺曲种作为研究课题。
我来自河南,首先想到的是河南坠子,河南坠子在民国时期闻名全国,尤其是坠子皇后乔清秀在曲艺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然而不懂音乐是自己最大的遗憾,我只能放弃所有唱的曲种,选择徒口说演的曲艺曲种。
《河南曲艺史》
朱老师告诉我要选择影响比较大的、目前还活着的曲种才有意义。最符合要求的就是相声和评书了。相声,研究的人已经很多;评书,学界很少有人关注,即使有也多是擦边球。我对评书其实也只有遥远的一点感性认识,理论的研究,照样陌生。
所以出站报告从选题、定题、开题,到写作、定稿朱老师都及时作出耐心的指导、给出宝贵的意见,和出站报告有关的单篇文章的发表朱老师也给以高度关注。朱老师对我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生活上的理解和宽容,思想上的关心和支持,都令我铭记在心。
感谢邵炳军教授、张寅彭教授、孙小力教授、赵山林教授等,他们在我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完成论文有很大的帮助。邵老师还在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关心我的成长,也令我感激不尽。
感谢王志芳、宋健、甄洪永、王永超、杜绣琳等博士后,他们在生活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照顾。感谢许军、任荣、夏明宇、刘欣等同门,任荣经常帮我下载文章、核对出处,许军多次为我排除电脑故障、润色论文,夏明宇、刘欣为我提供很多信息,他们都为我节省了时间、提供了便利。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长期跟在我的身边照顾我的孩子,并负担了全部的家务,正是他们无条件的付出和辛苦劳作,才保证了我平静的心绪和充裕的时间。感谢我的爱人、兄嫂和弟弟、妹妹,他们多方面的让步和理解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不可能完成报告的写作。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永远充满阳光……
《中国评书(评话)研究》
后记二本书虽是在博士后研究报告基础上修订而成,但报告撰写之初就有写成一本教材的意识。因为选择此题的时候,学术界对评书的关注少之又少,而呼吁曲艺进入本科教学的呼声一直存在,那么假如曲艺进入课堂,学生想要了解评书,岂不是首先面临没有教材可用的困境?
本人不揣浅陋,愿意尝试,于是有了本书的初稿。既然是博士后报告,就需要掌握研究前沿、学术动态,更要有一定理论深度,因此本书在梳理、综述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把评书与史书、小说、戏曲、相声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对比作为重点章节,在对比中揭示评书的一般艺术特征和本质艺术特征,从而分析其独特存在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那么,作为教材,可能就要面面俱到,因此本书既有评书的概念辨析、源流演变、艺术特征、文本分析以及艺人成名之路的归纳、评书传播方式的介绍,更有对评书生存现状的关注、对评书未来的展望,以期同学们可以通过此书对评书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鼎峙春秋〉研究》
2013年进入中国戏曲学院以来,由于工作岗位变化,笔者主要从事《梅兰芳全集》的编纂及梅兰芳相关研究,期间也修改了博士论文《<鼎峙春秋>研究》,主持了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鼎峙春秋>与京剧三国戏》,本书的出版则暂时搁置了。
2016年8月八卷本《梅兰芳全集》出版,2016年10月《<鼎峙春秋>研究》出版(此书2019年获得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0年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三等奖),2020年12月《<鼎峙春秋>与京剧三国戏》完成结项。
2021年1月本书提上修改日程,回望十年来的评书研究,民族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先后于2013、2014、2015年出版了杨旭东的《当代北京评书书场研究》、金开诚的《评书》、梁彦的《北京评书》等相关著作,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与辽宁科技大学合作出版了系列曲艺教材,其中就有田连元先生与其女儿田洁合作的《评书表演艺术》。
珠玉在前,尤其是田先生一生从事评书艺术,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可谓真正的行家里手,他们编写的教材已然面世,我的教材还有出版的必要吗?仔细阅读各位的大作,发现侧重点各不相同,请教了相关专家,认为本人著作依然有出版的意义和价值,譬如《中国文学史》《中国戏剧史》《中国批评史》等均有诸多版本。本书的出版,权作给学生们更多的参考吧。
《评书表演艺术》
由于发表曲艺类文章的刊物较少,使得相关文章发表较为困难,因此特别感谢《艺术百家》《曲艺》《文史知识》《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剧作家》《中华瑰宝》等刊物发表了本书的部分章节。也特别感谢中国戏剧出版社可以出版此书,感谢责编的辛苦编校。
更要感谢中国戏曲学院资助本书以教材的形式出版。2022年初曲艺正式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可见曲艺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中央戏剧学院成为首个设有曲艺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
中国戏曲学院为加快提升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逐步实现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的“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戏曲艺术大学”建设目标,在广泛征集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制定了《中国戏曲学院“十四五”时期科研课题指南》,其中就有“曲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戏曲与曲艺关系研究”等课题,说明中国戏曲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曲艺人才培养及其相关研究已经受到学院高度重视。
因此希望本书的出版可以为国戏曲艺研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更希望为曲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评书与戏曲》
感谢朱恒夫师百忙之中拨冗赐序。没有朱老师的点拨,我可能不大会选择曲艺,老师的学术眼光和学术前瞻性本来可以让本书成为评书领域较早的学术著作,只是因为我时间和精力有限,使得本书面世晚于初稿十二年,至为歉疚。
感谢国戏研究生房昕媛、本科生李佳哲,他们通读了全书,为书稿减少了数处错误。
评书作为俗文学历史悠久,但学术史较短,高质量的、学理性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可供参考的文献不多,更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期待读者批评指正。
2023年4月16日于中国戏曲学院
个人简介作者近照
李小红,兰州大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上海大学博士后,中国戏曲学院科研处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戏曲、曲艺理论研究。在《文艺研究》《戏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C刊2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完成文化部课题“《<鼎峙春秋>与京剧三国戏》”,参与课题“梅兰芳生前文献搜集、整理暨《梅兰芳全集》的编纂”、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戏曲”栏目建设、“国家艺术基金促进戏曲发展成效评估研究”等10余项。《<鼎峙春秋>研究》一书先后获2015年北京社科联出版资助、2019年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0年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