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普济禅寺

评文化的力道 2024-08-28 14:33:04

二十年没来普陀山了,这里又熟悉又陌生。海印池的荷花已经凋谢,只剩下荷叶还在随风摇曳。

今天气温35℃,岛上人潮汹涌,普济寺周边可谓举袖为云,人多过了池中的荷叶。

莲池夜月的海印池

下马碑

以前从上海去普陀山,从浦东芦潮港坐快艇只要不到三个小时就能到达。这些年不知何故芦潮港没有快艇了,因此这次开车到舟山的朱家尖客运中心,再乘船进入,总共花了近五个小时后,终于站在了“文武官员军民人等下马”碑前。

不知道是哪位皇帝的圣旨,总归是为了表示对佛菩萨的尊重吧,不过,我早就下马了,而且把马拴在了岛外。

湖心亭和平安桥

南无阿弥陀佛

普济寺原名“不肯去观音院”,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普陀山三大寺之一,现存建筑以清代为主,保存完好,非常完整。

占地2.6万平方米,沿中轴线主要分别是万寿御碑亭、天王殿、圆通宝殿、藏经楼、方丈殿、内坛、灵鹫楼等。

万寿御碑殿

鼓楼

天王殿

如前所述,普济寺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此名源于日本僧人慧锷在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像归国,途经普陀山时,数次遇狂风险浪阻隔,同时还有铁莲花围船,无法航行。慧锷最终明白这是观音菩萨的意思,于是上岸与本地渔民在“潮阴洞”建院子供奉观音,后扩大为寺庙。慧锷一不小心成了普济寺的“开山祖师”,宋朝先后改名为“五台圆光寺”与“宝陀观音寺”。

此段“不肯去”的故事,我在日本的某个寺庙也看到过介绍。

圆通宝殿

普济寺是在山、海、石、树之中形成的观音菩萨的主要道场,其建筑华丽雄伟庄严神圣、古树参天蔽日、与大海和奇石相伴,同时具备这些特色,真的很难得。

毗卢观音座像

地藏殿

大愿地藏菩萨

众所周知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它们分别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

“普陀”为“普陀洛迦”(Potalaka)的简称,是经文中梵语的音译,汉语意思为“美丽的小白花”, 因此普陀山也有“白华山”之称。

普门殿,千手观音

普济寺香火极盛,据说求姻缘可得。进山门票中含吉祥香一桶,因而游客人手一桶,也是一景。

香太多了,大家不珍惜,有人大把往香炉里扔,势必造成极大的污染和浪费,这其实与佛家的教诲是相悖的。现在有很多寺庙都提倡烧一支香,甚至还有完全禁止烧香、用鲜花来代替的寺庙,清新脱俗又安全,值得推广。

烟雾缭绕中的寺院

不管怎么样吧,求姻缘是这里的主题,既来之,则为天下有情人祈祷吧,人生不易,终成眷属更难。

多宝塔

寺院东南角的多宝塔也称多宝佛塔,高18米,由太湖石砌成。此塔系元代元统三年(1335年)由云游僧慕化得到太子宣让王等筹资修建而成,故又名太子塔。为普陀三宝之一。

多宝塔是现存最古老的元代建筑,四面五层,塔身四面凿壶门,浮雕佛像十分精细且保存得非常好。在夕阳的映照下,通体玲珑剔透,美轮美奂。

普济寺的石牌坊、八角亭以及天王殿因为修缮工事而不得进入,未能看到石牌坊精美的石雕,但并不影响它整体的美。

精美的龙头鸱尾

《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云: “南方有山,名补恒洛迦”。

在这个像盛夏一样的初秋,海天佛国补恒洛迦在这里等着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