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做餐饮,好吃是关键

餐饮品牌设计 2024-04-13 03:27:38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二上《口部》释“味”为:“滋味也。从口,未声。无沸切。”国学大师张舜徽称:“味之厚者,始称滋味,今语犹然。味当以未为初文。从口之味,乃后增体。”(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卷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页)味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味是指口味,广义的味还包括气味。口味用嘴巴来品尝,气味让鼻子来欣赏。口味包括咸、淡、酸、甘(甜)、苦、辛(辣)、鲜、麻、涩、滑。气味包括香、臭、腥、膻、臊。除口味、气味之外,“味”还有情趣的意思,如趣味、兴味、意味、、津津有味等。“味”还作“体会”“研究”,如体味、耐人寻味。最后,“味”还作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如一味药、两味药。

中国古代以咸、苦、酸、辛、甘为五味,分别对应土、木、火、金、水五行。《尚书·洪范》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通过五行,将五味与五方、五色、五脏等联系起来,从而将五味纳入中国五行哲学体系中。

五味是基本的口味,还有人认为应分为六味或七味的。金朝李杲认为,辛、甘、淡、酸、苦、咸为六味,“味象地,辛、甘、淡者地之阳,酸、苦、咸者地之阴”([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一卷《气味阴阳》,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版,第68~69页)。网上有人认为:“味是指食物进入口腔咀嚼时或者饮用时给人的一种综合感觉。通常将味分为酸、甜、苦、辣、咸、鲜、涩七味。”(https://wenda.so.com/q/1626030063212943)还有学者将口味和气味综合起来,认为基本味有咸、甜、酸、苦、鲜、辣、香,复合味有酸甜味、甜咸味、鲜咸味、辣咸味、香辣味、香咸味(姜习主编:《中国烹饪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584页)。

中国各地方饮食风味中,除了南北方的米、面不同外,最大的、最突出便是味的差异,如四川的麻辣、湖南的香辣、湖北的鲜辣、广西的酸辣、广东的鲜淡、福建的甜香、苏南的甜鲜、浙东的臭咸、陕西的酸辣、山西的酸香、河南的清淡、河北的偏咸等。对于不同地区的人们,味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一个地方的“正常”口味,对于外地人来说,往往是极不正常的,是极端的。四川、湖南人口中的“微辣”,对于江浙、福建人来说可能就是“极辣”。

相对而言,欠发达地区人们的口味普遍偏重,而发达地区人们的口味普遍偏淡。同一地区的人们,社会中下层的口味普遍偏重,社会上层的口味普遍偏淡;青壮年的口味普遍偏重,老年人的口味普遍偏淡;健康人的口味普遍偏重,病人的口味普遍偏淡。

婴儿的味蕾还没有发育,是尝不出什么味道的。有些地方,有让初生的婴儿“尝五味”的习俗,意谓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实际上这是一种陋习。婴儿的肝功能太弱,摄取食盐等过多,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断奶之后的婴儿,也应该保持淡食。上幼儿园的孩子,也不应吃味道过重的食物。

味道之间会相互转化。盐多发苦,咸的极致是苦,“凡鹹太甚,则味苦。故《尔雅》训苦”(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卷二十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96~2897页)。俗话说:“要想甜,放点盐。”说明甜因盐的加入,在与咸的对比下,甜味会更加突出。日本人吃西瓜,会往切开的西瓜上撒盐,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一原理。高明的厨师在烹调时,放盐调味的同时,会加少许的糖,甜味会转变为鲜味。冰糖烧猪头就是甜转为鲜的例子。酸与涩之间,也能转化。国学大师张舜徽称:“酸犹涩也,湖湘间称食物、果味之酸者曰涩口,酸与涩,声义并近”(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卷二十八,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33页)。

伊尹

中国饮食文化以味为核心,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味对于饮食的重要性。商朝初年,伊尹“说汤以至味”(《吕氏春秋·本味》),用谈论美味的方法来劝说商汤听从自己的治国主张。中国人烹调的目的在于将食物做熟,在口味上五味调和,从而实现“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吕氏春秋·本味》);在气味上祛除异味,灭腥去臊除膻,增加香味。人们注意到牛肉、羊肉、鲥鱼、鳗鱼、鳖、蟹等,只宜单独烹饪,不可搭配其他食材。在烹饪中,多设锅灶,才能避免不同食材之间互相串味。

苏轼

高明的厨师,能够彰显食材本身的味道,做出的萝卜有萝卜味,白菜有白菜味。不高明的厨师,做出的萝卜什么味都有,就是没有萝卜味。高明的厨师不常有,知味的食客更不常见。《礼记·中庸》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一个知味的人,如北宋的苏轼,所食的并不一定是大鱼大肉,抑或山珍海错,但擅长于在日常饮食中发现美味。细想起来,其所言的美味,不过是平常的食材烹饪而成,但不失食材的本味、真味而已。

中国人评价一道美食,往往用“色香味形”俱佳来形容。色、香、味、形与食物营养没有太大的关系,但都涉及艺术欣赏。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色、香、味、形四者并非同等重要。对于食物,中国人常问“好吃不好吃”,而不问“好看不好看”。“好看不好看”的评价标准是色、形,“好吃不好吃”的评价标准是味、香。一道中国菜,无论色、形如何上佳,如果味如嚼蜡、恶臭难闻,那就意味着彻底的失败。味(狭义)与香相比,味的重要性是大于香的,成语“口腹之欲”,也说明食物满足肚子和嘴巴即可,根本没有鼻子的什么事。臭豆腐、臭鳜鱼、榴莲等臭不可闻的食物,只要味道鲜美,也可视为美食。

以“好吃”作为食物的评价标准,是模糊的,它不是一个客观标准,而是一个主观色彩浓厚的标准。每个人的“好吃”标准不一,可谓众口难调。北方人吃面条或饺子,必配大蒜。喝酒、吃肉时,也佐以大蒜头,并美其名曰“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据北宋·陶榖《清异录》卷上《蔬门》记载,五代时,宫中呼蒜为麝香草。但在不喜蒜的南方人那里,这种“蒜香”变成了难以忍受“蒜臭”。梁实秋说:“韭菜馅有人说香,有人说臭,天下之口并一定同嗜。”

芫荽,喜欢它的人称之“香菜”,在不喜欢它的人的眼中,是令人讨厌之物。人们常常香、臭不分,有人将臭豆腐称为“油炸千里香”。童子蛋,又称“尿蛋”,是用小男孩的尿液煮出蛋,“煮出来的鸡蛋,糊满一层白白的‘人中白’。吃起来,一股骚味,但是喜欢的不说骚,说清爽”(要云:《臭食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版,第210页)。梁实秋说,南北方的猪肉味道不同,北方的猪有一股骚臭的气味,“不知所谓臊臭,也许正是另一些人所谓的肉香”(梁实秋:《雅舍谈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77~78页)。

以“好吃”为标准,烹饪出来的饮食,味道自然是不同的,它满足了中国人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它将吃喝这种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升华为一种真正的人生享受。在中式菜谱中,经常可以见到“盐少许”“油少许”“葱、姜少许”和某某“适量”的话,让厨师们自主发挥、自由把握,这样烹饪出来的中餐在口味上必定是千差万别的,每位厨师做的菜点口味各不相同。在这一点上,中式菜点和艺术作品一样,是独一无二的。中餐的上菜顺序也考虑到了味道,清代袁枚《随园食单·须知单》称:“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度客食饱由脾固矣,须用辛辣以振动之;虑客酒多则胃疲矣,须用酸甘以提醒之。”

西餐与中餐绝不相同,西餐从原料到烹饪,讲究标准化,烹饪出来的饮食,从炸鸡、牛排,到汉堡、比萨,再到可乐、冰激凌,追求的是味道统一。在中国生产的炸鸡和在美国生产炸鸡,是一个口味的。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出国不到三天,便吃厌了西餐,想念中餐的原因之一。

中国人谈饮食文化的书籍,也喜欢以“味”命名,如唐鲁孙《天下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酸甜苦辣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汪曾祺《五味——汪曾祺谈吃散文32篇》(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叶怡兰《玩味——Yilan的味蕾漫游笔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朱振藩《食随知味》(岳麓书社2006年版)

姚伟钧《鼎调五味——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黎章春《客家味道——客家饮食文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王子辉《品味谈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

崔岱远《京味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京味儿食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张家荣《云南味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陈松叶《舌尖上的汉味》(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赵永强《津味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版),要云《寻味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蔡澜《寻味中国:大食会》(青岛出版社2018年版),王诗客《新滋味——西食东渐与翻译》(经济日报出版社2020年版),叶梓《陇味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版),张欣《五味境界——先秦饮食审美研究》(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白玮《历史的味觉:食物背后的历史光影》(研究出版社2022年版)、《文明的味蕾:华夏饮食文化的根脉》(研究出版社2022年版),等等。

当前方兴未艾的预制菜,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口味上,预制菜一道菜只有一个味。它适合于大多数中国人吃饭的目的——吃饭是为了活着,而非为了享受。可以预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预制菜是可以做大、做强的,其发展前景也是一片光明的。现阶段,众多大众食堂是预制菜推广的对象,因为前来就餐的多是为了解决肚子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预制菜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中高档饭店若广泛采用预制菜的话,无疑是自寻死路。

在中国,中高档饭店的食客群,吃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一顿饭,饭只是人们社会交际的一种媒介和润滑剂而已,口味千篇一律的预制菜是难以满足这样的需求的。中国人在味道上,是讲究品的。“品味”一词,意为仔细体会和细细欣赏。预制菜的口味单一,尝过三五次,便觉厌烦,何须来品?饭店若用预制菜,是没有回头客和熟客的,离关门也不远了。靠预制菜,发挥光大不了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是味,精髓是味,欲发扬光大中国饮食文化,还需从饮食之味做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