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秸秆毁农田的观点是伪善真恶

蒋钦与趣事 2024-10-07 08:49:02
全国各地的秋收基本进入了尾声,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出现在公众面前,并不断地引发热议,那就是烧秸标杆问题。至于说烧秸秆会引发山火和污染大气这个问题,的确存在,但是概率有多大,持续时间有多长,造成的危害有多大,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看到一个明确的数据。 在这场已经持续了数年的争论中,这几年突然间出现了一种看似悲天悯人实则恶毒的观点,那就是烧秸杆毁农田。这类人提出这种观点大多基于两个表面现象,烧秸杆会烧掉农田的有机质和造成农田土壤板结。这种论点看似很有道理,但都基于表面,经不起细究,真正的目的还是用吓人的噱头阻止烧秸秆。 说到烧秸秆会造成土壤板结,这是因为土壤中的水份蒸发而造成的板结,并不是永久的不可逆的板结,一场雪或雨即可以解决的问题,同时这种板结厚度普遍都不大,仅限于地表表面,基本上没有超过5公分的厚度。有些地方在烧秸秆时由于过火时间短,可能不会出现板结现象。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会造成土壤有机质的燃烧,造成农田营养缺乏。这种现象是有,但不会造成危害。在北方玉米种植区,秋收结束后秸秆基本上都会收走用于畜牧业和工业加工,所以直接烧掉的并不多,真正烧掉的大多为麦、稻和农田的杂草。这类物品燃烧值并不很高,燃烧时间短,且由于火的热量向上,既使土壤有机质有所损耗,也仅限于地表,并不会出现大量损毁农田有机质、降低农田质量的现象发生。这和下雨了地表水流过,水土流失差不多,但是却没有下雨造成的损耗多,因为真正能被植物吸收的各类无机盐类并没有因为燃烧而减少,同时植物燃烧的灰烬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可用于还田,所以说这种观点并不成立。 秸秆直接还田这几年已经产生了很严重的危害。由于年复一年的秸杆直接还田,实际上地表已经植物的碎屑所覆盖,且由于植物的碎屑超过一定厚度,底层的已不再分解,已经对农作物的生产造成了危害,比如种子的发芽率低、病害严重、地下害虫失控等。 农作物在生长时期由于秸秆不能为农作物直接提供营养,且厚度过大,植物的根系不能直接从土壤中吸收营养,迫使农民不得不加大化肥的使用量。同时在干旱季节和农作物争抢水份,在雨季又存储了大量的水份,加重了涝害等等,严重地降低了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这些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实际生产的观察和同农户的交流,发现这两年最为突出的就是病害和地下害虫严重失控,特别是地下害虫,已经造成有的地块颗粒无收。而这些现象在以前是可以通过炼荒来轻松解决的,但是现在却要通过大量的农药来解决,又对农产品的质量造成了威胁。 查阅相关资料可以看到,真正由于烧秸杆造成的危害其实只有两点,一是火灾的隐患,二是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火灾的隐患可以通过划定区域等方式避免,而大气污染能不能通过一系列工作,借助各种条件来降低空气污染程度,这是个需要认真研判的事情。就像有的人说春节燃放烟花会造成污染一样。但是从燃放烟花造成的污染来看,也仅限于燃放时间内短时间存在,停止燃放后即可迅速恢复,并未造成持久的不可逆的损害。 两权相害取其轻。对一件事的利弊应当仔细分析,特别是家业生产这类问题,不仅仅是农民的生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岂可因噎废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