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人追捧、一药难求到质疑四起、无人问津,连花清瘟胶囊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经历了霄壤之别、冰炭之殊的命运大反转。十几年积累起的声誉毁于一旦,而且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已翻身无望。当初何等的风光,如今便是何等的落寞,这也正印证了那句古语:物极必反。
与连花清瘟胶囊境遇相似的还有清肺排毒汤。
清肺排毒汤也曾被大力宣传,但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清肺排毒汤如同一个大牌明星,在千呼万唤中才扭捏登场,但还未被观众看清脸面,大戏便突然落幕了。
直到如今,清肺排毒汤还未露出真颜。现在只有片仔癀药业有清肺排毒颗粒的批文,但是否已经量产,不得而知。
不过可以大胆猜测,即便清肺排毒颗粒隆重上市,终也会昙花一现、惨淡收场。
连花清瘟胶囊的一地鸡毛,清肺排毒汤的胎死腹中,也折射出了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于以下几点:
一、令人无奈的外行指导内行
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当然需要规划和管理,但规划和管理需要遵循中医药的特殊规律,违背这个规律,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就无从谈起。
连花清瘟胶囊和清肺排毒汤当初被列于指导用药,虽是形势所逼,但无疑严重违背了中医药的基本特点和诊疗规律。
现在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看到,虽然同是新冠病毒,但症状表现却千差万别,患者体质又各不相同,希望用一种或几种中成药便能解决全部问题,无异于痴人说梦。
虽然在很长时间内都有中医药专业人士对连花清瘟胶囊胶囊提出过质疑,但上层专家还是置若罔闻,继续强力推荐。
连花清瘟胶囊之所以能够红极一时,不但体现出中医药管理人士拜服于西医的病毒理论,也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了中医药学界中普遍存在的药指导医,外行指导内行的不良现象。
二、令人堪忧的清热解毒观念
连花清瘟胶囊之所以口碑大降,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其治疗效果不佳,以及诸多的不良反应。
连花清瘟胶囊的每一步发展,几乎都得益于疫情。只不过之前的诸多疫情,范围小,人群少,所以连花清瘟胶囊虽然声名日著,但其实其功效和不良反应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印证。
而其他诸如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药物被普遍应用的原因与连花清瘟胶囊颇为类似。
范围广、人群大的新冠疫情无疑是一块试金石和照妖镜,以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为代表的清热解毒药物的优缺点得以真正的呈现在人们面前。
清热解毒观念的盛行,既与西药病毒理论的盛行有极大关系,也是传统中医没落之使然。
虽然在前段时间清热解毒类药物的缺点暴露无遗,但其滥用的情况并没有得到什么改变,因为普通民众对之尚缺乏了解,而专业医生仍在广泛使用清热解毒类药物。
连花清瘟胶囊的落寞,根本没起到什么警示作用,哀哉怪也!
三、令人心酸的传统中医
当初连花清瘟胶囊和清肺排毒汤被热捧,看似是对中医的支持和信任,其实是对传统中医以及真正中医医生的莫大讽刺。
实践证明,高层所说的温病理论并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所推荐的用药,要么查无此物,要么风马牛不相及,最终还是那些最基础的方剂,如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藿香正气丸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医药的很多所谓创新其实是没有什么现实意义的,很多被大力推荐进而广泛使用的药物其实是滥竽充数的。
比如去年看到某某公司耗费900多万研发了苓桂术甘颗粒,抑或“葛又文仅凭一己之力,便在短短六天之内发明了清肺排毒汤”,但凡是对中医有所了解的人,对此类报道都会啼笑皆非。
传统中医药,是历代先贤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的共同财富,如今稍加装饰便成为却成为了某些人的私人物品,换而言之发明,美其名曰创新,信口开河,以邀名利。
对此,前辈名医又将情何以堪?如今纯粹的中医医生又将命何以托?